女儿20岁认回生母,15万换生母一套房,养母:补偿我200万

作家王春鸣曾说:“在我的印象里,母亲从没有年轻的样子,因为自我出生起,母亲便已是母亲。”

母亲,对孩子甘于付出,也从不奢求回报,只要孩子过得好,就是母亲的心愿。

但56岁的黄女士,却向女儿提出一个要求:“你要补偿我200万,以后我们不再相认。”

女儿20岁认回生母,15万换生母一套房,养母:补偿我200万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这个母亲有什么难言之隐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01.抱养的女儿长到20岁,跟亲生母亲相认

黄女士和丈夫结婚好几年,一直没有生养孩子。

看到别人家孩子欢笑,他们也想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就决定领养一个,为了让孩子跟自己家庭感情融洽,他们特意找了一个很远的地方,领养了一个女孩。

在领养的时候,黄女士跟对方家庭说好,女儿以后跟生母不再来往,对方也答应了。

女儿20岁认回生母,15万换生母一套房,养母:补偿我200万

黄女士把女儿当亲生的抚养,给她好的教育,在女儿结婚后,又帮女儿抚养两个孩子到幼儿园。

她以为,自己付出可以得到女儿的爱,但没想到,女儿在20岁那年,认识了自己的亲生姐姐,随后亲生姐姐带着妈妈一起前来认亲,让黄女士感到不安,担心女儿会跟对方感情更近。

事情也如她预料,跟亲生母亲相认后,女儿和姐姐越走越近,一起上班一起吃火锅,回家还经常抱着手机聊天。

感觉到女儿的生疏,黄女士哭了,说:“你有了亲生母亲和姐姐,我就苦了,以后孤单一人。”

这原本是对女儿的提醒,希望女儿能注意一下自己的分寸,多回家跟自己说说话,但女儿无所谓的态度令她心寒。

女儿20岁认回生母,15万换生母一套房,养母:补偿我200万

02.15万换生母一套房,养母心里倍感失落

跟母亲相认几年后,得知母亲家房子拆迁分了几套房,还没有房子的女儿,跟自己姐姐一样,给亲生母亲15万换了一套房。

要说这些钱是肯定买不到房子的,但母亲对女儿心里有亏欠,这其中也有补偿的成分。

对于女儿换房子这件事,黄女士心中是不赞同的,有了这套房子以后,女儿就会跟亲生母亲走得更近,旁边就是姐姐和母亲家,自己在中间就显得像个外人。

女儿20岁认回生母,15万换生母一套房,养母:补偿我200万

事情也跟她想象得一样,自从搬进了房子,每个周末,女儿都会回娘家和姐妹一起吃饭、说话,回到自己家却什么也不说。

有次黄女士跟女儿一起去,走到门口,女婿还说了一句:“来这么多人干什么?”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话深深地伤害了黄女士,从那以后她就不大愿意跟女儿一起去吃饭。

一天中午,亲戚群里很热闹,照片一张张地往里传,黄女士看了一下,原来是自己女儿穿着红衣服,回到亲生母亲老家参加一个活动,条幅上写着“欢迎胡氏出嫁女儿回娘家。”

黄女士很生气,女儿养这么大,明明姓“万”,怎么就姓“胡”了,再说参加这样一个有认亲意义的活动,为什么不跟自己商量?

在亲戚群里,黄女士发了脾气,还说这个女儿既然要认亲生母亲,我也不要了,但我抚养到20岁,再加上抚养外孙和外孙女11年,还有我给你们价值80万的房,你补偿我200万,从此以后不再来往。

女儿20岁认回生母,15万换生母一套房,养母:补偿我200万

03.养育之情不是交易,理解母爱的本质,唤起失落的情感

在调解节目现场,黄女士几度哽咽,眼泪直流,但坐在一旁的女儿面无表情,看上去很冷漠,这也让我们感到情感的凉薄。

黄女士提出要补偿,难道真的想要一笔钱吗?为什么是200万,而不是别的数字?

其实,她要的不是钱,而是安全感和存在感,这笔钱是女儿能拿出来的范围,又会有些压力,她只是想通过这个要求,让女儿明白自己在家里是有价值的。

养母和亲生母亲之间,亲情没有办法画等号,一段抚养之情也没有办法画句号。

要想缓解母女之间的矛盾,需要女儿作出一些改变。

1、多与母亲沟通,安抚母亲心中的焦虑

母亲年纪大了,女儿一家成为了自己的整个世界。

但女儿却跟亲生母亲越走越近,让黄女士心中感到焦虑,她并不是介意女儿认亲,而是担心女儿跟自己越走越远。

如果女儿能明白母亲的担忧,下班回家坐在母亲身边,跟她说:“不管到什么时候,你都是我最爱的人。”

想来母亲心中也就有了情感的寄托,心情也会平顺很多。

女儿20岁认回生母,15万换生母一套房,养母:补偿我200万

2、多陪伴母亲,让母亲心中有安全感

言语的承诺会显得单薄,陪伴则可以让母亲有安全感。

女儿周末可以跟母亲一起逛街买菜,一起做饭聊天,让母亲感受到被理解和关怀,心里就会感到快乐。

母亲想要的并不多,但如果女儿对自己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就会让母亲觉得自己很孤独,这也是缺爱的感受。

美国心理学家鲍尔比曾提出“依恋理论”,意思是人人都需要有依附的对象,这个对象可以让自己产生信任,并给自己提供支持和保护的人,对孩子来说,依附的通常是父母,对于年迈的父母来说,依附的通常是自己的孩子。

父母都有老去的那一天,他们只是想要一份安全感,为人子女,对父母多一点陪伴,比买什么礼物都强。

女儿20岁认回生母,15万换生母一套房,养母:补偿我200万

3、接纳母亲的不完美,明白母亲只是一个普通人

在我们年幼时,觉得父母无所不能,可以完成我们想要的心愿。

随着父母年迈,我们发现他们变得唠叨,还有点儿计较,有时会发脾气,有时会很固执。

我们要明白,生活没有完美,父母也只是普通人,她们的唠叨和计较,其实都是希望唤醒子女的注意,让自己在家里有存在感。

就如黄女士,提出让女儿给自己补偿200万,她真正想要的是女儿能够回到自己身边,知冷知热,让家庭充满温馨和幸福。

在节目的最后,女儿跟黄女士说了一声“对不起,妈妈”,黄女士立刻抱紧女儿说:“我不想你离开我。”

一声妈妈,唤回了黄女士的母爱,她什么都不要,只要女儿。

母爱,真的是这世间最伟大的爱,付出不图回报,让我们都能理解母亲的爱,对母亲多一点关怀,让母亲笑容常在。

今日话题:你觉得黄女士向女儿要200万过分吗?你认为生母亲还是养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养母   生母   套房   女儿   年迈   母爱   美文   安全感   女士   姐姐   母亲   父母   心中   房子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