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我有我的闲适


在成都,我有我的闲适

公司正式复工后,我又过上了早出晚归的生活。这一场突发事件的到来,让我们深刻认知到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而在陆续恢复这种向往一月已久的日子后,我们除了感叹和珍惜,放在我们眼前的还是日常琐碎和朝往生存方向的前行。

都说成都是一个闲散的城市,但对于一个每天要跨越大半个城市在南北方向往返的普通打工仔来说,成都的闲散总让我觉得那不过是被旅游业催生出的痛点口号,或许对于闲散,这只是部分人能够享受到的、也深以为然吧。

闲散不闲散什么的,总归是每个人因为生活方式不同而有着不同的体验。对于我们生活的大多数,总要完成一日的工作生活内容后,才能在剩下的时间里寻到自己的闲散时刻。


在成都,我有我的闲适

成都的地铁也有北上广式的拥挤


“没有挤过北京早高峰的地铁,不足以谈北漂”。这句话当你亲身体会过成都早高峰的地铁一号线,就算没去过北京,也会顿然对其产生一些抗拒和恐惧。

每天早上去到省体育馆换乘一号线时,是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的事。如果能够早到几分钟,那是值得庆幸的,因为那也许可以顺利赶上一趟车,不用耗时排队。而再晚点,可能会等好几趟地铁才能挤得上。这虽不比北上广的程度,但当你挤上那趟满满当当的车厢后,之后的感受体验就都是一样的了。

人挤着人,哪管你是男女,只要能够顺利挤上去,尴尬怨念什么的都被全数吞进肚子里了。(当然也不排除那些偶尔有着起床气的人,将其倾泄到口头肢体上了。)

然后,接下来是几乎每两分钟的停留,一波人下车,紧接着的是另一波人将空间填满。上上下下,你被推搡着,要见缝留意着落脚处。

香水味、汗气味,或许还有点肉包子味,在这时你尽管会有一丝的嫌弃感,但注意力还是得集中在脚下的空间,又得注意车门口的情况,做好下车的准备。

我坐过的最拥挤的一趟地铁,是我因为没有在车门开启的那几十秒的时间里顺利挤下车,又被挤上来的人给推进了人群里面,生生快坐到了终点站才下了车,然后又急忙着上了反向列车坐回去。

我在这些拥挤的早晨遇到的有趣事,是到了那个上下交替匆忙的换站时刻,总有人被挤着差点出不去,然后保安叔叔伸出了援手,一句“把手给我”,然后将那人给一用力拉了出去。

在这些有点无奈又人烟气很重的环境下,我也累积了点经验,企图让自己更舒适的面对那些糟糕的时刻,懂得了未雨绸缪。

比如,我尽量能够早起床,就不赖床,毕竟人挤人真的对于轻微洁癖患者来说有点难受。比如,我一上车会去占据左边车门的角落,因为车门在那边开启,角落里不容易被挤走,我也容易下车。

你可能会说,在成都哪有这么夸张。但这对于一个刚毕业出来,为了节约生活成本只能租房在成都周边的人来说,地铁是我们能够选择的很好的出行方式。而地铁的挤,是它承载了这样的我们,形成的一个满档集合。

在成都,我有我的闲适

为什么要让自己这么累?

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更好的方式?


“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他有美食、有美景、有闲适。而对于像我这种为生计奔波的普通蓉漂人士来说,却鲜少能够对这句话产生共鸣。

在这里,你要生活。

“你一定很累吧?地铁上的拥挤嘈杂不说,你每天往返在路上的时间就有三个来小时,还不加上你的吃饭闲杂时间,每天早早出门,晚上收拾好又没多少时间了。”

和朋友谈起每天的作息生活,她为我的生活感叹。朋友在山东某城市上班,每天过得很规律。在她那里几百块钱就能租到很好的房子,不用为每日的交通烦恼,有空余时间娱乐学习。和我比对起来,拿着差不多的工资,但我们的生活却很不同。

这就是选择不一样啊。我尽量不让丧丧的情绪流露,回她“其实我这样在成都属于很正常的事情啦,我们公司某某某,比我住得远多了”。

“其实,你可以尽量住近点啊,你算算,你把那花在交通上的时间用来睡够觉,用来学习,把时间花在提升自己身上,性价比更高啊。你不是说你要考证学习吗?总要给自己留多点时间的。”

“那是因为你不知道高新区租房子有多贵,你也不知道和别人一起合租会有排斥感的。”

朋友的意思我懂,每天困难的起床时刻我不是没有对此犹豫过,但想起自己薄弱的工资,在公司附近租房根本就是太过理想。

如果选择和别人合租,我不是没有尝试过,但很难找到气味相投的室友,成年人敏感的小心思小情绪真的不太适合共同生活在那个封闭空间里。

“没关系啊,在哪里学习都是一样的。房子虽然租的远,每天挤地铁是有点难受,但我在这里有自己的一个闲适空间啊,房租也不贵,回来可以给自己做点好吃的。时间被压缩了,但我强迫自己的作息,也更加自律了。”

每一个选择都有他优劣的地方。这样一一列举我现有的收获,倒还是有理由说服我为了节约开销而选择的这种生活方式的。毕竟我工作是为了挣钱,这样存到了钱,虽然不多,也是好的。

但要是按照朋友的那种方式,我指不定会因为骨子里的拖延症、懒惰嗜睡这些坏习惯给把自己给颓废了。住的近总要觉得时间相对还多,会有“可以再偷懒一点,可以不慌忙一点”这样的想法。

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更好的方式?

这可能是现有条件下的最好方式了。不是说要给不如意生活找到合理的存在理由,不是说要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而是我只能这样抓住现有,来憧憬以后。

如果,我能提高拥有条件,那一定会随之而有所改变。

因为你要生活。

我们对此不谈鸡汤的理由,是因为我们亲身体验过,才知道该怎么过,下一个落脚点在何方。


在成都,我有我的闲适


在成都,我有我自己的闲适


尽管会自嘲成都的好、成都的闲适都是你们的,但好多都是为自己的得不到、享受不到而吃味儿。其实,眼光所及的地方,也有属于自己的一点闲适。

刚毕业的时候,是最容易体会到这样的闲散的,也是最无顾忌的。离开学校,因为身上也有点自己的钱了,可以不受约束了,可以自在的选择自己的作息方式,迫切的想要去体验外面的生活。

于是下班后,可以约着朋友一起吃饭逛街。那个时候,涌入几乎都是年轻人占据的街道场所,美食可以是我们的,小风景也是我们的。工资虽不多,但相比于以前靠着父母给的生活费,我们总算能够有点自己的花钱自由。

不用考虑生活费,不用为稍贵点的食物、电影、门票而在心里打下算盘,我们可以从一部分工资里,拿出一部分用来慰藉这工作的忙碌。毕竟,生活娱乐也要有。

周末节假日时,我们去一些小众地方玩耍,我们也可以利用空余时刻学习。

进入社会,因为考虑到工作能力上的局限,几个朋友会有想要提升自己能力的想法。考证的,学习软件技能的,想考在职的……我们会约着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学习。

在那个需要提前早起去占座,人人埋头学习的氛围环境里,我们也沾染到了一些刻苦向上的体面。读书是一个需要静心也让人静心和净心的时刻,每每那个时候,我总能感受到一丝舒适。


在成都,我有我的闲适

在成都,有我的梦想。

也有我的闲适。


那一天地铁上,在拥挤的空间里,挤上来一个10岁左右的小朋友,他背着厚重的一个书包,拿着把雨伞,没有大人陪同。

他会像我们一样在人挤人的环境里,关注着空余地方,然后适时的眼疾手快,用雨伞试图拨开比他高一大截的大人,成功占领有利位置。我看着他中途变换了好几个地方,然后终于换到了两节车厢间的小角落,那也是我喜欢选择的位置。

他一个小朋友,很快引起了车厢大家的注意。有人也好奇这么小一个家伙,大清早的一个人来挤地铁,找他唠嗑。小朋友声音脆脆的,不怕生,语气有孩子的天真和向上乐观。他说他要去上学,自己一个人坐地铁也不怕,每天早上7点左右起床,学校8:30就要上课。

我看着那个小小的身影,心里有些触动。

想想以前我们不也是这样吗?早早的起床去上学,甚至这些小孩会比我们这些上班的大人还早,晚上还有很多作业,也有小孩子的压力感。而我们现在再聊起自己的早出晚归总是少了小孩子的那般天真直接,而总要在那些语气里添加一些无奈和委屈。

是因为大人总有更多焦虑的事情,大人们心里承受的压力更多吗?是的,但也不完全。

我们想要的很多,要去顾虑的也很多,但很难坦然去接受该面对的了。会在做一件事前少了主动接受的单纯,而多了利益衡量后的矛盾、排斥。我们总是犹豫焦虑,会觉得累。而原本的属于我们的单纯乐观向上呢?

我想起那个小男孩,总不自觉在心里自嘲自己一句,“别抱怨了,你看看小孩子都比你起得早,小孩子都比你会坐地铁……”

现实如此,你也不要给自己设限啊。现在的你,还不够能力,还来不及去欣赏这个城市的魅力,但抓住现有,争取未来,这是能够做的有效有力之事了。

你要生活,你也有梦想。

闲适,也总会有的。


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闲适   闲散   空余   成都   车门   美文   拥挤   地铁   大人   工资   时刻   方式   时间   地方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