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读书,清净如山

#疫期在家读好书 战疫必胜#


因病毒肆虐而蛰居,除了巧思能够发挥出各种美食,就是在书籍里拥抱窗外的旖旎风光了。


宅家读书,清净如山

读一本书,可以让人浮躁的心沉稳下来。我读的是名家云集的《清净如山》,一本美文集,让人遐思悠远,在高山展翅,在草原驰骋,更在逶迤连绵的崇山峻岭之上流连忘返......


我愿做梁衡老师笔下的一株红柳,虽然生长在严酷的环境下,但极耐干旱、风沙和盐碱,不求闻达,极少数当地人才能叫出她的名字,“她那深红的树干,遒劲的老枝,浑身鼓着拳头大的筋结,像是铁水或者岩浆冷却后的凝聚,我知道这是烈日、严霜、风沙、干旱九蒸九晒、千难万磨的结果。”那红柳却能在如此境遇之下,“在筋结旁生出一簇簇柔嫩的新枝,开出紫色的小花,劲如钢丝,灿若云霞。”


宅家读书,清净如山


以物喻人,是美文最简便且是最精简的写法。


我们人人可做红柳,在山石间攀援而上,能够在万里长城的秦关汉月、漠风塞雪中一展自己的风姿,也不枉做一回这世间的精灵!


我想把红柳赠予奔赴一线的白衣战士,他们不惧危险,与病魔争分夺秒,不敢多喝水,怕耽误了时间,甚而例假来了也没功夫收拾,任血浸湿衣裤......更有高速路口,机场,车站,公交,社区等等,那些穿梭在人群中间的干部和志愿者,虽然默默无闻,但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和真善美!


凡真理都最朴素,让沉睡的人听到智慧的呼唤,却又不至中断世俗的美梦——这是我在集子里另一篇文章里读到的,核心就是大道至简。


朋友圈的人都在抱怨,宅家里就快憋疯了,他不知道的是,你呆不住的家,是无数一线防疫人员回不去的“家”!如果实在无聊,不防来唱一首歌,想象着一坦平川,四周如屏的山峰苍然而立,地表澄澈,天色湛蓝——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是水中天。

一泓收尽万山秋,

退步原来是向前。

......

所以,你宅家也是配合战斗,将病毒“闷死”,多一份自觉担当,就少一份痛苦蔓延,让书籍伴你度过疫期,静待春暖花开。


我们可以做一棵古树,静静地躺着,看苍穹之上的云卷云舒,日升月落,风雨变幻;倾听清风吹过山峦,惊动枝头的春意缠绵;感受季节的更替与嬗变......让树来叙述历史,展示生命的内涵与感悟。“古树高低屋,斜阳近远山。”古树是诗意的栖居,是文化的传承。


古人以树叶记录历史,我相信在若干年后的历史课本里,也有更多的现代人刻印在书中,让历史在风烟中复活!


己亥年末,庚子初春,突遇一场来势汹汹的疫病,导致人心难定,我想我们需要一杆旗帜,就像定海神针一般,能够稳住心神,让春住在心里,宅着,依旧能点亮生活的光芒!


宅家读书,清净如山


张桂柏的一篇《旗海》,让那一片片的红,那时隐时现的金色五角星,不仅印在了西南边陲,也印在了我们那颗飘忽不定的心上,我为眼前这片由旗帜汇成的壮丽海洋而震撼!


拨开云雾见光明,视野会越来越宽阔,一卷色彩柔和的水彩画,远不及那“彩旌蔽日,旗旈翳天”之感,在这段不见硝烟的战争里,只有看到国旗,就有了向前进的无限力量,如果再联合家人,伴着激昂的国歌,即便不能出门,也会在脑海里出现护旗卫队飒爽的英姿,利落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我们就会昂首挺胸,听着前方的号角,安静地感受着春天的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般渗进肌肤,深入骨髓!


亲爱的,原谅我慢慢细读的过程。因为好书如美食,需要细嚼慢咽,才能吸收精华,“红梅应开思念起,”二月早春,你会在宅家的过程中,看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慢慢删繁就简,收获到生命中最安静、最能治愈的一段时光。


宅家读书,清净如山


万籁俱寂中,不防捧一卷书,为自己和家人泡一壶茶,听鸟雀在鸣啭在枝头,风扫枯叶之絮语,光影浮动是如此精美,内心感受到的是无以言说的平静。


夕暮里,在键盘上敲下读书后的心得,希望这些鲜活的点点滴滴,能够为大家带去一点力量,相信你不是独自一人,希望和爱就在你身边,寒夜即将过去,我们会在伸向窗户的枝桠上接到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万里长城   手把   护旗   白衣战士   删繁就简   不求闻达   严霜   旖旎风光   红柳   干旱   风沙   清净   枝头   美文   旗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