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不是万能的:你所谓的风口,其实是个造出来的伪需求

2018年,我在网上写了一篇关于共享巴士的预测文章,当时共享出行概念是风华正茂,大额风投满天飞。只恨自己没加入这样的公司,入职还是一个地推人员,试用期一过就成了部门经理带团队,几十上百万的签单权限,说给就给了。这样的机会,不在风口上不会有。

但是,作为一个用户,不管概念有多么美好,用户没有任何理由听你讲故事,根本不在意你的情怀,也无所谓你的愿景。如果你是“生造”出来的“风口”,那对不起,最终是落回地上的猪。

互联网不是万能的:你所谓的风口,其实是个造出来的伪需求

共享公交一哥:嗒嗒巴士曾经的辉煌


本人2015年开始担任嗒嗒巴士的巴士长,从上线的免费拉客,到天天爆满,再到2018的线路取消。与嗒嗒可谓一路走来。

在近三年的时间里,看到嗒嗒巴士做了很多的努力。比如乘车送礼品,送早餐之类以及在APP上内置广告,看到了嗒嗒巴士力一直在做加法——嗒嗒巴士希望能打造一个上班路上的社交圈子,比如上个月上过一个斗地主的游戏广告,广告语是上班路上欢乐斗地主。

然而现实是,乘客对所谓的社交并不感冒,他们希望的只是准点发车,准点到达,在车上安安静静地睡上一会。一开始,嗒嗒巴士有微信群,在微信群上会发布一些票务信息,有些人有活泛了,开始在上面闲聊,搞得微信群叮叮咚咚响个不停,然后大家就把微信群屏蔽了,还叫我别在上面发通知,因为他们不看。作为巴士长,接到的最多的投诉咨询当然是关于没看到车子或者迟到的投诉,然后就是一些乘客私信我,叫我管一管那些放外音的,聊天的乘客,希望他们关上音乐,闭嘴。个人感觉,上下班车上真不是一个适合搞气氛的场景,

2016年,几乎天天爆满,票价在6元左右,比地铁略贵,但因为有座位吸引还是很多人支持。2017年开始,票价突然提价到9元,然后就是上座率不到一成了。今天,线路正式停运。停运的原因,司机说是嗒嗒巴士不租他们的车了,大巴50座,一天收费500元,以前还得给司机50元的补贴。按票价6元计算,需80人坐车才能支付得起大巴的租赁费用。早班坐满50人在6元票价下没有问题,但晚班上座率一半都难以达到,原因是你不知道你几点能下班。加班,聚餐,活动,太多因素影响晚班的上座率。也正因如此,基本上都是靠早班来收回成本。当票价涨到9元的时候,理论上能回收成本,只是乘客不愿意了。

运营的人想得很多,在互联网+思维下,又是打造社交,流量经济。但对于乘客来说,他只需要一个准时到达的能睡觉的座位,一个地铁与公交的替代品。


再见嗒嗒巴士,感谢曾经给我们这线路提供的服务。

万物皆可运营——除了“伪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风口   安安   活泛   巴士   上座率   早班   嗒嗒   晚班   大巴   美文   票价   社交   乘客   座位   地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