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嗣立藏书考略

顾嗣立藏书考略顾嗣立藏书考略

顾嗣立(1665-1722),字侠君,号秀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史列传》称其“性嗜书,尤耽吟咏”,①康熙三十八年中举,五十一年会试,特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逾年散馆,改补中书舍人,后改归班知县,以疾告归。一生著述鸿富,有《昌黎先生诗集注》、《温飞卿集笺注》、《闾邱诗集》、《元诗选》、《顾侠君手批古诗源诗录》、《诗林韶濩》、《寒厅诗话》、《闾丘辨囿》等20余种。还参与编修《宋金元明四代诗选》、《皇舆全览》、《鸟兽虫鱼广义》诸书。

顾嗣立藏书考略

顾嗣立不仅是著名的学者、诗人,还是苏州有名的藏书家。少与四明周斯盛,同郡金侃游。周固甬上宿儒,金乃茂苑才子,又均为藏书旧家,遇有宋元名集,辄借传抄。凡经藏弁之书,无不手自校勘,或详其来历,或加以雌黄,卷首钤以秀野草堂印章及名号小章。其藏书处有二,在苏州为秀野草堂,朱彝尊为之撰《秀野堂记》云“长洲顾侠君筑堂于宅之北,闾丘坊之南。……于是插架以储书,叉竿以立画,置酒以娱宾客,极朋友昆弟之乐”,②黄玢、王原祁为作《秀野草堂图》;在京师为小秀野园,禹之鼎为之绘图,自题绝句四首,诗传辇下,一时和者百余人。顾氏在《四十生日自述诗》有云“爱客常储千日酒,读书曾破万黄金”、又曰“一弓秀野喧南北,号我书淫赠醉侯”③者,盖为实录。

顾嗣立藏书考略

顾嗣立藏书当时并未编目,身后散佚,无从考见。兹从各藏书家目录,辑存一二,以见崖略。他日续有所得,当随时补入。顾氏藏书存世及经前人收藏的有76种,今选取其中30种条列于下,供研究者参考。

1﹒白乐天文集三十六卷,唐白居易撰,版本不详。半叶九行,行二十字,末卷为年谱,赵字,三鱼尾,白口。前有宋德佑元年序,不著名,后亦挖除,有“万卷楼图籍”、“璜川吴氏收藏图籍”。第一卷第二行有浙东观察使元稹微之篆集一行,次行挖除,有“顾嗣立印”“侠君”二印。见罗振常《善本书所见录》卷四。

2﹒庄定山集十卷,明庄昶撰,顾侠君藏钞本,后为傅增湘所藏。见清邵懿辰《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卷第十八。

3﹒乌台诗案,清康熙马寒中刻本。有“秀埜草堂顾氏藏书印”“顾印嗣立”“侠君”三印,尾叶失去两叶,经后人修补。曾经苏州文学山房主人江杏溪收藏,见潘景郑《着砚楼读书记》“马刻乌台诗案”条。

4﹒宋历科状元录八卷,明朱希召撰,明刊本。见王欣夫《蛾术轩箧存善本书録》卷二十六。

5﹒金山卫志六卷,明张奎修,夏有文等纂,明正德十二年刊本。原为顾氏秀野草堂所藏,后归铁琴铜剑楼,今藏国家图书馆。见陈光贻着《中国方志学史》p117。

6﹒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唐韩愈撰,明徐时泰东雅堂刻本。清朱骏声《传经室文集》卷六“书东雅堂昌黎集后”一文云:“余藏明季徐时泰东雅堂《昌黎诗集》,有本朝顾嗣立印章,……至东雅堂徐氏翻刻廖氏本,而顾君复校定之为秀野草堂本,重刻于康熙已卯之春,此东雅堂殆其所藏原本欤?”朱骏声所藏东雅堂刻《昌黎诗集》或即顾嗣立刻《昌黎先生诗集注》时所依底本,惜后不知流落何处。

7﹒宁极斋槁一卷附慎独叟遗槁一卷,宋陈深、陈植父子撰,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卷首有顾嗣立名字二印,盖即元百家诗选之所据卷。见清永瑢等撰《四库总目提要》卷一百六十五。

8﹒草堂雅集十三卷,元顾瑛编,元刊本。顾嗣立所藏首册久阙,后朱彝尊从琴川毛氏得抄本一册,始据以补全。见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三十五。

9﹒吴越春秋十卷,后汉赵晔撰,元刊本。有“秀野草堂顾氏藏书印”、“顾嗣立印”“侠君”“臣葵澹如”诸印。见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十。

10﹒元包经传五卷附元包数总义二卷,后周卫元嵩述,唐苏源明传,唐李江注。明覆宋蜀大字本。有“秀野草堂顾氏藏书印”“简庄艺文”两印,盖又为陈仲鱼藏也。见丁《志》卷十七。

11﹒汲古石屏诗集八卷附东野诗一卷,宋戴复古撰,明刊本。有“顾嗣立印”“侠君”“秀野草堂顾氏藏书印”“汪鱼亭藏阅书”诸印。见丁《志》卷三十。

12﹒滹南集四卷诗话三卷,金王若虚撰,清钞本,半叶十行,行二十字。顾侠君、陈仲鱼藏书。清宋宾王校,并跋:“此秀野草堂藏本,雍正五年四月二十又一日借较文瑞楼藏本于桃花岛。”乃娄东宋宾王手笔也。有“顾嗣立印”“侠君”“陈鳣收藏”“二槎藏本”“马氏收藏经籍之记”诸印。见丁《志》卷三十三。现藏南京图书馆。

13﹒澹居稿二卷,元释至仁撰,元至正刊本。有“秀野草堂顾氏藏书印”、“顾嗣立印”、“侠君”三印,盖选元诗时作底本者,别有“汪鱼亭藏阅书”一印。见丁《志》卷三十四。现藏南京图书馆。

14﹒边华泉集八卷,明边贡撰,嘉靖刊本。叶石君、顾侠君藏书。丁丙跋云:“此本前有大名魏允孚撰序云……此本惟诗八卷,文集六卷阙,……岂是诗于未续刻,文集时先为印行欤!有‘叶氏藏书印’,当是石君图记。更有‘顾嗣立印’‘侠君’‘秀野草堂顾氏藏书印’‘李伯雨印’诸图记。”见丁《志》卷三十六。

15﹒荆南倡和诗一卷,元周砥、马治同撰,明刊本。王莲泾、顾秀野藏书。有“莲泾”“太原叔子藏书记”“顾嗣立印”“侠君”“汪士钟藏”五印。见丁《志》卷三十九。

16﹒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集五卷,宋罗公升撰,旧钞本。顾氏手跋曰:“沧洲翁名公升,字时翁,吉之永丰人。大父开礼宋咸淳间由胄监登第,授袁州教授,寻改武冈。德佑丙子,文丞相开督府于闽广,号召天下勤王,辟开礼知县事,授安抚使。后兵败被执,不食死节,即辰翁序中所云水心翁也。沧洲少有才略,以军功授本邑教。伤大父死节,倾资北游燕赵,与宋宗室赵孟荣诸公图复宋祚,知势不可为,回经钱塘江,作吊胥涛以自寓,今载集中,余亦多感愤语。《永丰志》云尚有《石初集》,则未见也。沧洲有弟,宋亡亦不仕元。父死于寇,庐墓号泣,不御酒食肉者七年,盖孝义萃于一堂于乎。于以见宋之能养士也。癸亥长至日书于京邸,吴门顾侠君。”见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卷九十二。17﹒小亨集六卷,元杨弘道撰,旧钞本。见陆《志》卷九十六。

18﹒汉泉曹文贞公诗集五卷,元曹伯启撰,元版。见陆《志》九十八。

19﹒翰林杨仲宏诗集八卷,元杨载撰,旧钞本。见陆《志》卷一百。

20﹒权文公诗集十卷(残),唐权德舆撰,宋刻本,存九卷,自第二卷至第十卷。三册。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板心鱼尾下刻书名、卷数、叶数。《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六载是书,十卷。一函,四册。前有杨嗣复序,又云“按序,称其集五十卷,此本只诗、赋两类十卷。今所行明刘大谟镌本,称杨慎得之云南。然此本亦无各体文,或慎之前已有单行本矣”。又载卷首有朱文“宋本”“侠君”二印,白文“顾印嗣立”一印,谓为长洲顾氏藏本。今首册已佚,无可考矣。见上海图书馆编《历史文献:第六辑》“沈阳图书馆藏长春伪宫残存宋元珍本目录考略”一文。

21﹒山林清气集一卷续集一卷,元释德净撰,钞本。前有“顾嗣立印”“侠君”二印。见《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集部·元别集类》。

22﹒续复古编(残),元曹本撰,黑格旧钞本。秀野草堂藏书,后又经鲍渌饮、何梦华递藏,今仅存卷一。解放前黄裳见之于上海的旧书店,见黄裳《黄裳自述·书的故事》。

23﹒怀古堂诗选十二卷,清杨明远撰,康熙写刻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扉叶大书书名,上下题何配瞻先生鉴定,怀古堂藏板。有怀古堂朱文方印。收藏有“顾印嗣立”“侠君”“秀野草堂顾氏藏书印”。见黄裳《来燕榭书跋》“怀古堂诗选”条。

24﹒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注,宋刻本,二函十一册。见清彭元瑞等撰《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五。

25﹒桂林风土记一卷,唐莫休符撰,旧钞校本。黄尧圃跋云:“右从顾秀野草堂藏本校一过并録竹垞跋。” 此本即顾藏朱校本。见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记》卷二。

26﹒江淮异人録不分卷,宋吴淑撰,钞本。黄尧圃跋云:“乙亥春,从李氏获见顾秀野草堂本,校于鲍校伍本上,兹复誊于吴枚庵手钞本云。” 见黄《记》卷四。

27﹒珩璜新论一卷,宋孔平仲撰,旧钞本。秀野草堂旧藏。黄尧圃跋云:“去冬于坊间见插架有寄卖之书,偶检三四种与易家刻书,岁暮议成,雨窗无事,因取七桧山房钞本经立斋相国手校者手校,此册原本载毛汲古珍藏秘本书目,此册出顾秀野藏,故与毛本相近云。甲申春正月十有八日老荛记。”见《士礼居藏书题跋》卷四,《皕宋楼藏书志》卷五十七亦载。

28﹒乐志园集八卷,题元吕诚着,旧钞本。黄荛圃题云:“此册为兔床山人藏本并手校者,介髯翁示余,余取旧藏顾秀野钞本勘之,大段略同而词句互有得失,至命名则有异,此云乐志园诗集一至八卷,余本则分题各为一集,一云来鹤草堂稿,二云既白轩稿,三云竹洲归田稿,郑文康后记外又有鹤亭唱和一卷,又有十叶亦敬夫诗,无集名,未知云何,此皆脱之矣。”见黄《记》卷五。清吴寿旸《拜经楼藏书题跋记》卷五云:“旧钞本乐志园集八卷,后附补遗。先君子校阅,复经黄荛圃先生以家藏秀野堂钞本互勘,手书补正脱误。”

29﹒周此山诗集四卷,元周权撰,校旧钞本。黄尧圃跋云:“秀野本每叶二十行,二十八字,前有‘海宁查声山名升印’,又有‘顾印嗣立’‘侠君’二图记,末有‘闾丘小圃’‘秀野草堂顾氏藏书印’两章并记。”后又题诗:“緑艾黄梅正及时,一编细味此山诗。收罗未得从人借,合补亡篇却是奇。精选元诗秀野堂,完书端赖侠君藏。县桥漫说闾丘近,三偏使迁流属简香。”见黄《记》卷六。

30﹒元和郡县图志四十二卷,唐李吉甫撰,旧钞本。旧有图,宋时已失。原阙第十九二十卷、二十三二十四卷、三十六卷,其第十八卷阙其半,二十五卷阙二叶。是本旧为顾侠君藏书,元和戈小莲襄以朱笔参校,卷末有顾千里题记云:“新刻不如此钞本远甚,惜乏暇日审正之。”卷首有“秀野草堂顾氏藏书印”朱记。见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卷十一。

从诸目来看,顾氏藏书除了少数世所罕见的宋元精椠,如《权文公诗集》、《汉泉曹文贞公诗集》外,钞本占了很大数量,且多为宋、元别集,这是顾氏藏书的特点,也与他的学问兴趣和文学活动有关。看其著述名目,主要是诗集或对前人诗集的编选笺释,可知其主要兴趣在诗歌与诗学方面。其中以《元诗选》一书,尤为其一生精力所萃,影响深远,而《元诗选》的编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所藏书,《昌黎先生诗集注》亦是以自藏《昌黎集》为底本编注的。顾嗣立还性喜刻书,所刻书写刻精美,不亚于当时的“林佶四写”,为时辈与后人所喜爱珍藏,上述二书即秀野草堂刻书的代表作。包括《南窗纪谈》、《牛羊日历》在内的《《闾丘辨囿》五种,也是利用藏书编刻的。由此可见,顾嗣立的藏书在其文学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是日常玩赏、研究的对象,又是著书立说的材料和依据。

关于顾嗣立藏书的下落,征之文献,未见记载。但从《闾丘先生自订年谱》及诸友人诗文描述中可知,顾氏晚年生活困顿,所编《元诗选癸集》即无力付梓,至其它著述或散轶无存,或毁弃箧笥,藏书难守也就是自然的结局了。顾嗣立藏书在身前或已散出,考诸藏书家目录,多为当时江浙各大藏书家及故旧先后所得,如璜川吴氏、文瑞楼金氏、陈仲鱼、汪鱼亭、何元锡、王文远、黄丕烈等皆曾藏其书,至于后来又流落到上海、广西、云南等地,可见以上的七十六种仅是笔者所知见的顾嗣立藏书传世的一部分,当然也只是顾氏藏书的极小一部分,更加深入的调查,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注释:

①台湾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清史列传》卷七十一《文苑二》“顾嗣立传”,台湾中华书局1983年,第32页。

②[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六十六,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18册,第391页。

③[清]顾嗣立:《闾丘诗集》卷二十《梧语轩诗集卷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66册,第307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清史   藏书   善本书   白口   刊本   图记   底本   刻本   宋元   诗选   苏州   诗集   野草   美文   收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