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基金入不敷出怎么办?专家们提出三个建议,来看看可行吗?

从去年养老金上涨工作开始以后,退休人员就都在关注今年养老金上涨的事儿,按照往年,人社部一般会在当年的三、四月份公布养老金具体的调整方案,于是退休人员盼呀盼,终于盼到了2021年,也终于盼到了一直期待的三四月份,盼来了好消息。

养老基金入不敷出怎么办?专家们提出三个建议,来看看可行吗?

前一段时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意见明确表示要提高养老金,这无疑是给退休人员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养老金连年上涨显然是好事儿,这说明咱们广大退休人员钱袋子更鼓,生活更好了,然而,关于养老金,很多人都是有远虑的,大家在忧虑什么呢?就是养老金迟早有一天会入不敷出。据数据统计,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82年为4.9%,而 2014年已增至10.1%,预计到2025年,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将达到百分之13.7%,接近了深度老龄化社会。与老年人口逐年增多相对应的是,有劳动力的年轻人不断减少,即缴纳养老保险的人口在减少,而领钱的人却在不断增多,所以未来养老金所面临的压力那是非常大的。

养老基金入不敷出怎么办?专家们提出三个建议,来看看可行吗?

老年人越来越多,可年轻人却越来越少,新生儿出生率持续走低,即使开放了二胎、三胎政策也是很难恢复,这意味着年轻人口供养老人的能力将越来越弱。所以说若干年后养老金出现大缺口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面对这个担忧,网友们没少展开讨论,各路专家们更是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养老基金入不敷出怎么办?专家们提出三个建议,来看看可行吗?

目前讨论最多的方案,是把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分离,统筹基金作为第一支柱,依然由财政兜底,刚性缴纳,以保证制度的公平性。个人账户、企业年金等作为第二支柱,明晰产权,交由市场运营,盈亏自负、保证效率。将个人账户变成自愿性的制度安排,可以减少损失,降低费用,并建立完善多体系的养老金制度。不过,当前养老保险制度财务状况堪忧,仅靠统账分离是不够的,必须多管齐下来保障制度的长期可持续性。需要推动养老基金由储蓄型转变为投资型,实现收益正循环。当前,国内养老模式仍是缴费储蓄型养老,而发达国家的养老金储备更倚重投资增值部分。

养老基金入不敷出怎么办?专家们提出三个建议,来看看可行吗?

还有专家建议为养老金设置一个上限,比如说上限为5000块钱,也就是说无论你之前按照什么比例交费,交了多少年,在领取养老金的时候都不能超过5000元,因为5000元是上限,要我说,这个建议也是万万行不通的,首先这明显违背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而且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不一样,物价水平不同,怎么能够这样一刀切呢?明显不公平。

养老基金入不敷出怎么办?专家们提出三个建议,来看看可行吗?

专家们还有一种建议,就是为社保的缴纳设置三个档次,也就是说60%、80%和100%,其实这么做的意义我觉得不大,因为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会愿意多缴费长缴费,为将来自己的老年生活积累一个更好的保障的。目前,企业单位职工是个人与单位,按各自比例缴纳养老金,而自由职业者的养老基金全部由自己来缴,收入越高,交得越多,根本无需再设置什么档次来进行调节。

养老基金入不敷出怎么办?专家们提出三个建议,来看看可行吗?

对于专家们的建议,不知道您有没有什么看法呢。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下期再见喽,拜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建议   基金   专家   入不敷出   养老金   上限   美文   老年人   支柱   档次   事儿   个人账户   老年   人口   比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