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澧县,不去兰江闸看看,你就亏大了!

夜游澧县兰江闸

文/胡敏

8月2日,吃罢晚饭,在女儿提议下,我们一家人坐车前往澧县兰江闸游玩。

澧县兰江闸位于澧县临江路与解放路交汇处,是为防御澧水泛滥,确保澧县城中居民安全而修建。因闸上建有澧县49大古迹之一的兰江阁而得名。澧县兰江阁夜景清丽,棱角分明,是小城夜色的一大亮点。站在阁楼内,放眼北望,可饱览县城夜景,南眺,则可看到夜色中的澧水两岸绮丽风光,杨柳拂风,花果飘香,好不惬意。也可邀上三五好友于阁楼内品茶聊人生,"一帘夏欲暮,茶烟细杨落花香”岂不快哉?所以每年到了夏天,这里就成了人们消暑避夏,赏玩健身的最佳去处。

还未至闸口,街道两边早已停满了各种车辆。此时,我看了一下时间,18:20,看来,市民们为了抢车位,很早就来了。

置身于兰江阁楼下,这里早已人流如织,两边除了车辆,还摆满了各种做小生意的。有卖衣服鞋袜的,旁边立着一块"清仓"的牌子,有几个中老年妇女正在挑选;有卖冰甜洒、冰凉粉、绿豆沙的,弄个喇叭在那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也不知怎地,一听到这个"冰"字,顿时就觉得身上晾爽了很多;也有卖烧烤的,支个碳火架子在那里弄得烟熏火燎的,可就有那么一些人就好这口,还连声说"好吃,过瘾",反正这里五花八门,卖什么的都有。叫卖声混杂着车辆喇叭声,还有孩子的喧闹声,好不热闹!

仰望兰江阁,共三层,皆木质结构,翘角飞檐,屋顶上的琉璃瓦在夕阳的照射下散发出金色的光芒,中间"兰江阁"三个大字笔力遒劲,虽饱经风雨却格外醒目。整座阁楼古色古香中透着雄浑苍劲,巍峨壮观又不失俊秀典雅!心中顿生敬慕之情!

沿着略显古老的青石板楼梯拾阶而上,便来到了与阁楼并肩而立的河堤之上。刚上来,便看到一群小年轻在那里跳街舞,在动感的音乐中,他们或扭或跳,或翻或腾,充满活力,尽显阳刚之美。我不禁感叹:时光荏苒,流年似水,属于我们的青春岁月已经远去了。当年意气风发、年少轻狂的我们,早已被岁月染上了风华,多了几分沧桑。但不管怎样,生活还得继续,逝去的年华,不管悲与喜、苦与乐,都权当是走过看过的一处处风景吧。此去经年,良辰好景依旧,相信自己一定会有美好的明天!

阁楼左右两边,各修建了一座凉亭。整座凉亭呈长方形,朱红的颜色,显得古朴而典雅,宽大的亭盖下立着几根粗壮的柱子,长条形的凳子还设计了靠背,非常的人性化。行人若是走累了,可以在此休息片刻,若遇骄阳和暴风雨,也可进亭避之。

大堤之上,

天高云淡,

凉风习习,

以阁楼为镜,

用澧水当框,

我们拍下一张全家福,

祝福我们全家平平安安!健康幸福!

堤下面原来规划作停车场的空地建成了游乐场,成了小朋友的乐园,他们在此可尽情地享受自己快乐的童年。到太阳下山时人就特别多啦!有时,一些喜欢热闹的成年人也会跑来耍上一阵子,或许也是想回味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吧。站在堤上,看着堤下灯火通明、喧嚣不已的游乐场,我忽然明白:这不就是以前街心花园的一个翻版吗?只不过换了个地方而已。

站在堤上,可以饱览素有“澧阳八景”之一美誉的"兰江绣水"的美丽风光。极目远眺,看落日余晖洒在缓缓东流的澧水之上,泛起点点金光,几只水鸟突然从水草中冲天飞起,旋即消失在视野中,好一幅"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美景图啊!明朝宗室,华阳王府宗亲廓然子也有诗为证:

.兰江绣水

百折朝宗东去茫,吞流合派势洋洋。

晓溪送绿鸭头嫩,秋波曳素龙鳞光。

练影静时梅月泠,罗纹蹙处兰风香。

宾兴嘉兆从兹卜,范老芳名岂易忘。

现在,大堤上除了栽有一些风景花木外,还栽种了一批果树,如桃树、橘树、柚子树、石榴树等,人行走其间,一边是青碧的澧水,一边是累累的果树,香气袭人的花儿,就像在画中穿行一般。橘树已经开始结果,枝繁叶茂的橘树上挂满了一个个圆圆的深绿色的小橘果。这时,如有嘴馋的人摘上一个来(实际禁止采摘),用手剥开橘皮,橘子皮的汁水会溅到他眼睛里,辣得他睁也睁不开,直掉眼泪。石榴树上的石榴花已经落了,变成了一个个小小的"绿灯笼",在风儿的吹拂下,左右摇摆,好像在向行人打招呼呢!

此时,早已是华灯初上,来此游玩的人愈来愈多了。以兰江闸为中心,顺着堤上的风光带向东或向西步行,一路可以看到许多爱惜生命的人,或三五成群,或孑身一人,挥洒着汗水,愉快地走着。有牵着宠物狗,塞着耳机的时髦女士;有甩着膀子,迈着大步,一路急走的壮男;有拄着拐杖,缓缓而行的老者;也有时跑时走,一路欢声笑语的小孩儿。无论哪种人,总之,他们都在自己的生命征途中一路向前,永不回头。

下得堤来,耳边传来阵阵叫卖沙高粱的声音。循声望去,看见一对上了年纪的老人推着一辆小三轮,里面放着一大捆或长或短的沙高粱,正在那儿兜售呢!两个带着小孩的年轻朋友正在那儿询问:“沙高粱是什么东西?好吃吗?"老人说:"跟甘蔗差不多,蛮好吃,清甜的。"

那么,到底何谓沙高粱?稍微上了年纪的人应该都知道。早些年,在甘蔗还没来洞庭湖畔之前,确有一种高粱功能似乎与甘蔗差不多,人们种植它,并不指望能收多少高粱米,而是要吃它的茎杆,这就是沙高粱。沙高粱的茎杆虽没甘蔗那般粗壮、结实,甜度上也逊色不少,但那时糖属奢侈品,要凭指标,于是,沙高粱就满足了人们对甜的向往。直到后来甘蔗普遍栽种后,沙高粱才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淡出人们的视野。

在这里,我要真心为两位老人点个大大的赞,不为別的,就为他们的勤劳,在崇尚劳动至上,劳动光荣的当下,他们虽一把年纪,但不等不靠、自食其力,这无疑是值得称赞的。

时间越来越晚了,我们也无心再玩 ,我们在兰江闸边的一个摊上买了两瓶水,吃了一点宵夜,便准备打道回府了。此时,闸边的广场上,小孩子们玩得正酣,妇女们的广场舞正进入高潮……兰江闸愈来愈热闹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澧县   橘树   大堤   凉亭   高粱   甘蔗   粗壮   果树   阁楼   游乐场   愈来愈   美文   年纪   热闹   风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