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端午情思

(原创散文)

端午情思

今天是端午小长假的第一天,前两天,烟台的二儿子在视频时邀我去烟台,与在那里照料小孙女的妻子团聚。因为天气太热,又加上气象预报说,这两天全省有小到中雨,就将思念忍在心里,打消了去烟台的念想。在青岛的大儿子也盛情相邀,并执意要买机票,让我飞青一次,也被我强行止住。

说心里话,真想与妻儿们在这个五月的特别的日子里,与他们欢聚在碧海蓝天之下,共享这难得的天伦之乐。

但我心里也有我的牵挂,在乡下的老爹,老娘已经有个把月未曾探望,这个假日我决计将这份亲情系挂给二老,与八十有余的父亲,母亲享受这难得的团圆时光。

父亲退休已近30年,前些年体力壮实,家里的几亩土地都是他和母亲操持。春种秋收,地里产下的五谷杂粮,大多成为我们兄妹家里的土特产。金黄的小米,新磨的玉米糁,还有精心挑选下来的黄豆,绿豆,红豆以及地瓜和时令菜蔬,隔三差五,总会让人捎来一些,让我们换换口味儿。每次我和兄妹劝他们到城里居住生活,父母总是用城里空气差,车辆多,没熟人,不方便等等一些理由来拒绝,我知道,虽然年迈但依然能够自理的父母,不愿给儿女添麻烦。

端午时节,正是老家抢收抢种的大忙季节,这几年因为怕父母劳累,我把家里的土地全部承包了出去。可父亲,母亲也不愿在家里闲着,每到收麦时节,父亲和母亲总会骑上一辆三轮车到田野里去捡拾小麦。有一年他们俩一季下来,竟然捡拾了四,五百斤麦子,还专门淘洗干净,找人磨了白面,分别送给我们。

我无法想象在毒辣辣的太阳下,父亲和母亲一次次弯下腰来,一穗穗捡拾遗漏在田垄地头的麦穗时,他们心里只想着让儿女们能够吃上几顿干净的白面,这份情愫唯有至亲父母才能做到啊!

在鲁西南过端午节,远不如南方那么隆重,父母自有他们的节庆方式。每次过端午时,母亲最拿手的是炸面泡了,(一种类似于油条的油炸食品),将新磨的面粉用温水,鸡蛋和盐掺和均匀,双手用力的摔打几阵儿,醒上多半个小时,就能放入油锅中炸制了。这时,父亲也总会主动地坐在灶前,把火候烧得恰到好处。母亲一双灵巧的手,将醒好的面团一只只丢在油锅中,不一会功夫,一个个圆鼓鼓的面泡,冒着浓浓的油香味出锅了。从院子的小菜园摘下几根水灵灵的黄瓜,再顺手掐上一把鲜嫩的荆芥,用大蒜香醋凉拌以后,和面泡同食,那是记忆中端午节最香浓的食品了。

家里土法蒸煮的粽子,和南方用竹叶包成的不同。头天晚上,母亲用淘洗干净的金黄色的小米,掺入晾干切片的大枣,在家里的地锅中闷煮上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儿,一锅香喷喷,甜丝丝的小米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我们兄妹每人用刀切上一大块儿,小米的软糯,与红枣的香甜,顿时在舌尖上弥漫开来。

乡间土生土长的艾草最为金贵。这些仲夏时节茂盛的植物,大多生长在田野的坟头边,很有灵性和灵气。端午时节,父母在一个清晨太阳没有出来的时候,用剪刀剪下几束来,用红丝线捆好,挂在门楣或床头,能够驱邪气,避凶煞,晾干后的艾草用来洗脚,点燃后夏日驱赶蚊虫,是很灵验的药用植物。

年年端阳,今又端阳,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起了远方的老家,想起了土灶前香喷喷的面泡,想起了铁锅中软糯糯的粽子,想起了用红丝线捆起的一束束艾草,更想起了翘首盼儿归的年迈的爹娘……

为端午节而作。

2021年6月12日16时于菏泽家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端午   端阳   烟台   白面   情思   丝线   粽子   端午节   小米   兄妹   美文   时节   散文   干净   家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