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与线西医路线的数学思考


点与线----西医路线的数学思考

本文是由中西医之争,以及对西医向更深更细的方向发展所引发的思考。

万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随着认识到的事物增多,我们的认知相对客观现实越来越苍白。

老农想用数学方法来论述我的想法和观点。

我们不妨来思考一下,如果把事物的构成部分抽象成点P,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抽象成线L,我们考察的对象的整体就抽象成点的P和线L的集合。

对这个事物认知也就抽象成了一个集合K,包含P和L。即,K=P∪L或者K=P+L。

再用k、p、l分别表示K、P、L的数量,这样,我们就能对我们对该事物的未知/待认知进行量化了。于是,我们对该事物的未知/待认知量k=p+l,其中,l=C(p,2)。所以k=p+C(p,2)

=(p+1)*p/2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随着我们把事物划分的越细,p就越大,我们的未认知/待认知量应该如何变化。

p=2,k=3;

p=10,k=55;

p=11,k=66;

p=100,k=5050;

p=101,k=5151;

p=1000,k=500500;

p=1001,k=501501

p=10000,k=50005000;

p=10001,k=50015001

……

p=1000000,k=500000500000

待认知的量爆炸了!

回到这个式子

k=p+C(p,2)=(p+1)*p/2

两边求个导,

k'=p+1/2

学过导数的朋友应该明白这是意思。当p很大的时候,p增大一个单位,k就暴增p倍。

当我们从已知的点顺着某条线有了新的发现时,我们需要及时理清这个点的所有联线,这时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不知道这时候的p值值多少。即使我们自以为知道这个p值,我们目前的所知也仅仅是1/p而已!何况我们根本不知道实际的p是多大。记住一点,我们自以为知道的多(p值大),实际上我们知道的就越是少得可怜:1/p。

不能再展开了,如果再展开,这里面的P、K、L就都该换成向量了,那样的话,p值不知道会爆炸成什么样。

所以,我们应用新的发现时,需要保持千倍万倍的敬畏之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西医   老农   式子   导数   向量   中西医   现时   敬畏   美文   所知   论述   抽象   认知   万物   苍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