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此心安处是吾乡


刘晓林:此心安处是吾乡

一般意义上的故乡不用争辩,出生地便是。心安处在哪里?绝大多数的人们劳其一生的追寻也未必能得到。

生若浮萍,你我在飘泊中寄居。终如草芥,你我在悲凉中告别。尽最大可能的安心,这实在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必修。幸运者,四海皆可安心。不幸者,即使生在故乡也是魂无可系的惶恐。

元丰元年,王巩受苏轼“乌台诗案”的牵连而被贬谪到蛮夷荒僻的广西宾阳。家人仆从无法随行,却有一个叫柔奴(寓娘)的歌姬不离不弃。五年后,王巩北归,途中经过黄州时与苏轼相遇了。

宴席间,苏轼见王巩一别五年不仅浑无颓废之态,反而气足神满。苏轼知道王巩在初到广西时,家中孩儿夭折,令他几欲病死异乡。今日一见,苏轼惊叹不已。遂问柔奴:“广西风土,是否没有家乡的好?”柔奴微微一笑,回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苏轼为二人不戚于怀、安之若素的生活态度所打动,有感而发,流传千古的《定风波》问世了:“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道隐稊稗,寻常藏着峰峦。身为歌姬的柔奴一席话,把大学者苏轼震撼了。千年后的我们睹此,又何尝不是!

我心即宇宙,如果不能安心又有何用?我们在筚路蓝缕中达到所谓的成功,尔后则陷入昼夜难眠的泥潭。纠结抑郁,心虽在,却没有了安落之处。

人生的价值取向千差万别,有的以长寿为目标,有的以财富为终极,有的以平淡为唯一……这系列价值取向的背后都指向了安心。只有安心,才有实现长久的可能。只有安心,才有物我同春的可能。只有安心,才有去嗔断痴的可能。只有安心,才有了脱生死的可能。

风雨如铸,悲欣如常。吞泪,何惧沧溟激荡。寂寥八荒,自发千古光茫。且听吟唱,“此心安处是吾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心安   宾阳   筚路蓝缕   荒僻   长寿   皓齿   蛮夷   安之若素   仆从   草芥   广西   美文   千古   故乡   安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