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大鼓艺人)之曲坛女杰一一赵凤兰(4)


七 精益求精

(乐亭大鼓艺人)之曲坛女杰一一赵凤兰(4)

赵凤兰从艺几十年,唱过的曲目有五十余段儿,每个唱段都经过精雕细刻。认真打磨,然后才与观众见面。在多年的演出实践中,她不断摸索探讨,根据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又不断创新发挥,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赵风兰嗓音甜美,口齿灵巧,吐字清脆,行腔流畅,表演大方,唱表配合得当,协调自如,恰到好处,给观众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如《双锁山》里边,“刘金定勒马擎刀仔细看”一句,她先把鼓键向上一挑,往后一背,同时左脚向前错半步,就成了勒马的架势,随着唱词再将右臂高举,左臂护于胸前,上身向右倾斜,变成擎刀的姿势,然后左臂上翻,右臂下放,同时上身又向左倾斜,左手停在脸侧,两眼向前上下打量,又变成了仔细看的神态。这三组动作一气呵成,既连贯又清楚,仅在一句四平调中边唱边做,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把刘金定观看高君保的神态完全展现在观众眼前。这一句唱表,往往就博得满堂彩。又如《双锁山》里“怪不得说话带着个山东味儿,侉了不唧儿的那么好听”当中的“侉”字,赵凤兰是带着笑声唱出来的,仅这一个字的处理,就把刘金定无比喜爱高君保的心情刻画出来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有些唱段,仅用老腔老调,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也不能充分准确地表达所唱内容,因此,在唱腔设计上,赵凤兰总是认真研究,仔细揣摩,不断吸收新腔,借鉴其他姊妹艺术的精华,增强乐亭大鼓的表现力。如《杜十娘》中“杜十娘独坐船舱,好不凄凉,好不悲伤,好不叫人痛断肝肠”几句,在演唱过程中,总感觉杜十娘那种无比悲伤、痛断肝肠的心境,表达得不够准确,观众反响也不太好。有一天,她偶然听到了一段江南小调,茅塞顿开,就把这些小调借了过来,再加以提炼,融入其中,使其协调自然,毫无痕迹,把杜十娘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演出,观众反响强烈,连连叫绝。

又如:孙富问,昨夜赏雪不知歌者是何人也,

李甲说:此乃是贱妾杜十娘。

孙富说:呃,我经商各地烟花游遍,

听歌调她是一个勾栏娘。

李甲他脸色一红说:正是。

杜十娘随我从良回故乡·......

这段唱开始演唱是按乐亭大鼓的普通唱法,显得非常平淡无味,也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经过仔细研究,反复推敲, 最后赵凤兰采用了半说半唱的手法。

虽然乐亭大鼓里有很多人用半说半唱,但赵凤兰的唱法则不同,比如“孙富问,昨夜赏雪不知歌者是何人也”一句,基本上是在说,但仔细听每个字都在调上,又像说又像唱,显得自然流畅,“何人也”三个字突然渐撤放慢,形成散板唱法,接下句“李甲说此乃是贱妾杜十娘”,又恢复原速。这样一来,就把孙富的阴险狡诈,歪心邪意非常生动地刻画出来了。还有“孙富说,呃,我经商各地烟花游遍”里的“经商各地”四个字借鉴了京韵大鼓的腔调,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八度。“烟花游遍”的“遍”字又回到了乐亭大鼓腔。这句唱充分揭示了孙富自认为是见多识广,实属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恶劣形径。

这些新腔的融入,既不失乐亭大鼓的风味,又感觉新颖,同时又能充分表达唱段内容。通过实践,深受观众的欢迎,效果极佳。

八 培养新人

(乐亭大鼓艺人)之曲坛女杰一一赵凤兰(4)

1999年,赵凤兰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虽然退休了,但她一直没闲着。她还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艺术委员会委员,靳派乐亭大鼓第二代传人。看着乐亭大鼓一天比一天不景气,唱大鼓的一天比一天少,尤其没有年轻人,她心里特别着急。常常想,“如果有人肯学大鼓,我宁可管他吃管他住,把我平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他。”从此,她开始物色人选。

唐山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每周一、周三活动一次,有票友爱好者,也有退下来的老同事,基本都是老年人。除有特殊情况,赵凤兰每次必到,唱唱大鼓,给爱好者指导指导,也经常到各单位、社区去义务演出。主要是弘扬传统艺术,活跃文化生活。

在参加活动的同时,她一直在为培养新人努力,寻找合适人选,可就是没人学。

后来,她就动员十一岁的小孙女贾伯华,当时她正上小学五年级,嗓音甜美,形象也不错。跟她一说竟然同意了。赵凤兰很高兴,就利用业余时间教她唱段。后来,在贾伯华的影响下,她的同学陈欣妍竟然也对大鼓产生了兴趣,对伯华说:“跟你奶奶说说,我也想学大鼓,行吗?”伯华回家后一说,赵风兰赶忙说:“行啊,明天你把她带来,我看一看。”

第二天果真来了,小女孩长得很灵气,试了试嗓音,也还可以。赵凤兰问她:“你愿学大鼓吗?”“愿意。”“你父母同意吗?”“跟我父母说了,他们都同意。”“好,从明天开始放学后和伯华一起到我家,我一块教你们唱大鼓。”从此每天放学后,她教她俩唱段。开始给她俩排了个对唱《赞唐山》,后来又学了《白蛇传》等小段。唐山电视台还采访她们,录制播放了大鼓唱段。

2010年,路南区燕京小学找到赵风兰,想办一个乐亭大鼓班,让孩子们学学传统艺术。这可把赵风兰乐坏了,终于有发挥余热的机会了。大鼓班有三十多个学生,安排每周一、周三上课。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她都准时到校。她讲乐亭大鼓的基础知识,教一些简单唱段。如唐诗《静夜思》,毛主席诗词《红军不怕远征难》等。孩子们接受能力都很强,学得很快,逐渐对乐亭大鼓产生了兴趣。罗君生还专门为孩予们创作了一段《京杭大运河》,赵风兰给装好腔,经过排练,演出效果很好。后来这些节目参加中小学生文艺会演,都获了奖。

2011年,为弘扬传统艺术,培养后继人才,在市政府政策扶持下,唐山市艺术学校开设乐亭大鼓专业班,学制四年,由政府承担学费。特聘请赵凤兰和贾幼然、王金良到校任教。她听到这个消息后,真是高兴得不得了,国家这么重视,作为一名唱大鼓的艺人,又是传承人,培养艺术人才,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一定要把所学所会全部传授给他们。9月1日正式开课后,这些老艺术家们每天往返七八十里地到学校为学生们上课。赵凤兰坐公交车,老伴儿贾幼然骑摩托车,风雨无阻。虽然都是古稀之人,有些辛苦,但心里是快乐的。

大鼓班共有表演及三弦专业学员十二名,其中最小的十二岁。开始孩子们对乐亭大鼓并不感兴趣,赵凤兰就给他们讲乐亭大鼓的由来、历史,做示范表演,不断引导他们。赵凤兰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国家培养的第一批乐亭大鼓接班人,不仅给你们免了学费,还请了我们儿名大鼓传承人给你们授课,国家对你们多重视啊!你们一定要好好学!”孩子们都很懂事,对乐亭大鼓有了认识,并产生了兴趣。后来他们学的都很认真刻苦,你追我赶,进步很快。经过一年的学习,每人都学会七八个唱段,在河北省少儿曲艺大赛中获两个优秀奖和一个三等奖。学生鲁宗瑶获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入围奖。2015年,任一丹、郝妍、吴牧云在京津冀鼓曲大赛中均获优秀表演奖。

在这四年学习期间,孩子们演唱的多个曲目被中央、省、市电视台录播,参加了石家庄、山东等地举办的交流演出,多次参加唐山市举办的各类大型演出活动,为唐山曲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5年6月,孩子们以优异成绩从唐山艺校毕业,将升入河北省艺校大专班继续深造。赵凤兰默默地为他们祝福,愿孩子们学业更上一层楼,成为乐亭大鼓优秀接班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乐亭   大鼓   曲坛   唐山市   贱妾   唐山   唱段   肝肠   河北省   女杰   艺校   唱法   曲艺   美文   嗓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