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有三个明显的漏洞

关羽千里走单骑是名著《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之一,千百年来可以说是耳熟能详。罗贯中的书中,关羽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其间故事可谓是精彩至极,以至于后世之人常用“过五关、斩六将”形容某人勇不可当或克服重重困难达成目的。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有三个明显的漏洞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前后用了四回详细描写这一段故事,可以说是着墨颇多:

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第二十八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故事大意是:衣带诏之事暴露后,曹操大为恼怒,亲率大军讨伐占据徐州的刘备,刘备大败后流亡投奔袁绍,而关羽则有条件地投降了曹操。官渡之战期间,关羽收到刘备书信,令其前往河北相会。关羽获悉刘备近况后,遂保护刘备的两位夫人,千里迢迢前往河北,期间过五关、斩六将,历经艰难终于与刘备、张飞在古城相会。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有三个明显的漏洞

这一段故事可以说是传神地塑造出了关羽义薄云天、不为富贵所动、恪守礼仪、勇猛善战的完美形象,让读书之人无不为之叹服。

然而,事实上,这个故事是罗贯中虚构的,历史上并不存在,抛开史实本身,这个故事也是漏洞极为明显:

1、关羽的行进路线“太傻太天真”

按照《三国演义》书中描写,关羽出许昌之后,第一站是奔洛阳而去,途中在东岭关斩了孔秀,而后在洛阳斩了韩福和孟坦,在汜水关斩了卞喜,在荥阳斩了王植,在滑州斩了秦琪,过了黄河寻刘备而去,正好有人告知刘备已经去了汝南,关羽就又调转方向去了汝南。

这一段描写中的几个地名,其地理位置如下图所示: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有三个明显的漏洞

从地图可以看出,如果关羽去河北的话,其从许昌出发直接往北走,到了黄河边渡过黄河就是河北地界了,路程并不遥远;然而罗贯中的书中,关羽却是谜一样的行进路线,从许昌出发后往西北方向的洛阳而去,到了洛阳后又往东走,如果把许昌、洛阳、滑州三点连成一个三角形的话,关羽可以说是走了一条“很傻很天真”的路线,除非关羽是个路(白)痴才会如此走法。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有三个明显的漏洞

2、“滑州”穿越近400年

罗贯中的书中,关羽是在滑州地界度过黄河:

行至滑州界,有人报与刘延......延曰:“今黄河渡口关隘,夏侯惇部将秦琪据守,恐不容将军过渡。”......关公请二嫂上船渡河。渡过黄河......

滑州这个地名历史上是存在的,即现在的滑县,但是其出现于隋朝开皇十六年即公元596年,而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时间是公元200年,此时不可能有“滑州”,如果罗贯中改称东郡的话就没有问题了,此时的滑县境内为东郡白马县。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有三个明显的漏洞

3、“六将”皆不存在

罗贯中书中关羽斩杀的六个将领分别为: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虽然此六人出现的地名均实际存在,但此六人正史中均无任何记载,即全部为罗贯中虚构而来,只是为了突出关羽的英勇和无畏。

因此,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固然精彩,但这是罗贯中杜撰出来的,只是为了塑造关羽的伟大形象而已。根据正史记载,关羽的确是在官渡之战期间离开曹操的,《三国志》中《关羽传》记载为:

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关羽传》上记载:“乃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由此可见,关羽虽有千里寻刘备之事,但由于曹操成其之志,并未派兵追赶或设卡拦阻。此行可谓路途坦荡、一帆风顺,所以“千里走单骑”是真,但“过五关斩六将”不过是《三国演义》中的杜撰罢了。

——引用自头条百科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有三个明显的漏洞

从《三国志》的记载可以看出,关羽离开曹操后,曹操的确是非常大度且有情怀的一个人,并没有派人去追赶关羽,正史中相关人物如曹操、刘备等人的传中,也没有任何记录关羽有杀戮行为的文字,因此关羽是和平回到刘备身边的,并未像小说中那样历经艰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开皇   汉寿   滑县   汝南   许昌   各为其主   黄河   洛阳   正史   地界   河北   地名   演义   美文   漏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