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都是积少成多,然后才能突破瓶颈有所成就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累积的过程。

没有人天生什么都会,没有人生来就富有。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淬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格拉德威尔把这个条件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这并非是魔咒,却是任何一个人无法绕开的铁律。

一万小时的反复训练,是最低限度的磨合,时间不到,就不可能成熟。

古语说,十年磨一剑。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一个人每天工作学习8小时,5年就是一万小时,每天3、4个小时,则需要十年才能磨练出精湛技艺。

人生都是积少成多,然后才能突破瓶颈有所成就


01

每个成功的人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

有些人“志高存当远。”却不屑于做好眼前的一点一滴。这不免就是自欺欺人罢了。

其实,任何成就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点点滴滴积累而来。

老子的道德经里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总是幻想着将来有一天怎么样怎么样。那么,这只能是幻想了。

不要瞧不起芝麻小事,高楼大厦都是一砖一瓦垒砌起来。千里之路,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人不怕起点低,就怕失去前进的动力。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古代有一个愚公,门前挡了一座大山,他立志将大山移走,有人笑话他,如此大山,他到死也不可能搬走,他说,如果我搬不走它,我还有儿子,儿子之后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总有一天可以将它夷为平地。

我们干事情,就该有愚公这种精神,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人生都是积少成多,然后才能突破瓶颈有所成就


02

从小培养一个人的本领,是最早成功的关键

比尔盖茨被人们公认的电脑天才,比尔盖茨13岁就有机会接触世界上最早一批电脑终端机,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上高中的时候,盖茨就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开发了一款市内交通量的软件,并在竞赛当中取胜,签订了一份数额不小的合同。多年以后,他创建了微软公司,这之中,前后他已经练习实践了7年的程序设计。

他的探索过程已经超过了一万小时。

有人问比尔盖茨:“如果你现在离开微软,你能再造一个微软吗?”

盖茨说:“能。只要让我带走我们公司里的一百个人。”

可见,盖茨的的底气十足,是他对行业的精通与自信。

知识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古人不懂得一万小时定律,但他们同样知道,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大书法家王羲之就给立志于书法事业的小儿子王献之中肯的告诫,将他准备好的十八缸墨水写完,字自然就写好了。别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人生都是积少成多,然后才能突破瓶颈有所成就


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需要的是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不断练习,反复淬炼,才会有所成就。

达芬奇在开始绘画的时候,他从师傅那里学到画鸡蛋开始的,变换着不同角度,光线,最枯燥的重复中,他掌握了达到最高境界的艺术途径。这才使他突破局限,创作出了《蒙娜丽莎》这样惊世之作。

人生都是积少成多,然后才能有所突破,有所成就,谁也不能例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愚公   王羲之   道德经   蒙娜丽莎   微软公司   达芬奇   交通量   功到自然成   盖茨   成就   积少成多   微软   美文   定律   瓶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