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逆反期来了,未尝不是好事,拒绝当“巨婴”“啃老族”

孩子到了逆反期,代表完成社会化的加速期,离独立成人、闯世界更近了一步。经常看到一些“巨婴”症的人,就是没有完成社会化的结果,或者本人拒绝社会化、呆在舒适圈。

孩子逆反期来了,未尝不是好事,拒绝当“巨婴”“啃老族”

1、最不想看到乖乖孩。孩子迅速变化,由懵懂无知,快速的向具有独立个性的成人跨越。有些父母会让孩子受控,那么,他的成长之路很可能被扭曲,反叛、不耐烦、对抗就会成为生活中日常场景。控制给父母带来的是安心,却给孩子带来的很可能是伤害。最糟的是,对一些变化“佛系”或无感的孩子才是让人恐怖的,谁按下了“暂停键”?谁偷走了孩子的成长?


2、孩子的教育要打提前量。可以参看本人前面写过的,在孩子逆反期前,趁其懵懂之际将大多的教育理念灌输给孩子,逆反期到了就晚了,这意味着什么事都得商量着来。比起10岁前,教育难度成倍增加,对抗式教育效果还不如孩子自己担责、自由生长,总比围堵式教育好。

孩子逆反期来了,未尝不是好事,拒绝当“巨婴”“啃老族”

3、最考验父母成色的时候。逆反期的到来,孩子会经常眼高手低。尽管他会做出很多幼稚的事,出错不断,与其在旁边嘲讽,还不如全力帮助。因为这种时候,反倒是孩子整个生命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阶段,是试错带来的必然代价。父母,最忌讳的就是啰嗦,身教大于言教。在孩子东撞西突的时候,做好保护者的角色,避免孩子受到超出他承受的伤害。父母的角色合不合格,关键就在这一时段的表现。


利用逆反思维来看,逆反是好事,孩子拼命脱离父母的管束,总比乖乖孩长大变成了“啃老族”、“巨婴”要好。

积极点看,越逆反越好,说明他在保持个性与社会驯服之间搏斗有多努力,“管的少就是管的多”,仔细思考这话。小时候把大部分的错误都犯过,总比大了再犯错,代价要小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提前量   孩子   保护者   眼高手低   什么事   成色   懵懂   美文   时段   不耐烦   成人   好事   代价   角色   独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