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嘉庆皇帝的事

乾隆、嘉庆皇帝的事

乾隆在位60年时间,一共立过3个太子。第一个是富察皇后生的皇二子永琏,乾隆认为这个孩子和自己很像,既聪明又英武,很早就写下传位诏书,放置在“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然而,永琏9岁时病死,乾隆选择皇七子永琮为太子,但是这个孩子2岁时出痘而死。富察皇后确实命苦,她的两个儿子先后被立为太子,却都年少早夭,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乾隆没有再选择立太子。

乾隆、嘉庆皇帝的事


直到乾隆38年,乾隆皇帝经过慎重考虑,认为皇十五子永琰才德兼备,秘密立为皇储。乾隆60年,35岁的永琰被正式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接受乾隆皇帝的禅位,正式登基为帝,也就是嘉庆皇帝。在此后的3年多时间里,乾隆依然牢牢掌握着最高权力,嘉庆并没有完全亲政。直到嘉庆4年正月,乾隆皇帝无疾而终,嘉庆才真正成为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乾隆执政早期,康雍两代留下来的遗产比较丰富,清王朝的综合国力稳步上升,经济总量十分庞大。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乾隆在处理社会矛盾时表现出了极端的固执和保守,导致清朝错过了进行全方面改革的时机,国力逐渐下降。而且,康乾盛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盛,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始终不高,人均寿命在历代大一统王朝里最低,所谓的盛世只是徒有虚名。

特别是从乾隆晚期开始,清朝财政严重困难,军备废弛、吏治腐败,各地义军一波接一波,白莲教就是在当时迅速传播开来。嘉庆执掌大权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维护统治地位,他为了表示自己整顿吏治、广开言路的决心,立即逮捕并诛杀和珅。其实,早在嘉庆做皇子的时候,就对和珅的所作所为颇感不满。

乾隆、嘉庆皇帝的事


嘉庆被秘密立为皇储之后,和珅不知道从哪得到消息,就在乾隆宣布嘉庆为皇太子的前一天,给永琰送上了一柄价值连城的玉如意,暗示自己拥立有功,希望以后多多关照。嘉庆表面上很高兴,其实心里恨得咬牙切齿,自己还没登基,和珅就跑来邀功,将来自己登基为帝,和珅肯定就是下一个“曹操”。

嘉庆那时就打定主意,将来一定要把和珅碎尸万段,但乾隆皇帝健在,他很宠信和珅。而且,和珅掌握军政大权多年,在朝中形成了庞大的势力,为人也奸诈阴险,想要扳倒他很不容易。于是,嘉庆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密切关注和珅的一举一动,有人弹劾和珅,嘉庆反而会为其说好话,还把很多军国大事交给和珅决断,以此让对方放松警惕。

乾隆正月初三去世,嘉庆第二天就剥夺了和珅的军政大权,命令他全天为乾隆皇帝守灵,一步不准离开。正月初八,王念孙等官员联合上疏弹劾和珅,嘉庆立即下令解除和珅的全部职务,将他关在刑部大牢,然后命令两位亲王出动,带兵到和珅的家里抄没家产。紧接着,嘉庆命令各省督抚和在京官员表态,到底该怎么处理和珅。

直隶总督胡季堂率先表态,认为和珅目无君上、丧心病狂,应该将他“凌迟处死”。其实,嘉庆非常同意胡季堂的看法,但是为了“公平起见”,命令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参与讨论,然后把处理意见通告各省,让他们必须表示同意或者反对。皇帝都这样说了,当官的也不傻,纷纷出面弹劾和珅。

从和珅被抓到案件审理完毕,总共只花了15天时间,嘉庆当众宣布了和珅的20条大罪,文武百官奏请将他千刀万剐。嘉庆表示,和珅罪大恶极,怎么处置都不过分,但是为了朝廷体面,还是给他一个“人性化”的结局,于是下诏赏赐了一条白绫。就这样,一代权臣,被称为“二皇帝”的和珅上吊自尽。

嘉庆处理和珅手段凶狠、动作迅速、干净利索、处置合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成功,这可能是连他本人也没有想到的结果。和珅死后,有大臣建议追究他的同党,嘉庆没有这样做,只是处分了几个和珅的亲信,然后迅速收兵,对那些依附和珅的人既往不咎。这样一来,朝廷局面迅速稳定,嘉庆人生中第一次出手,就收获巨大成功,不过也是他政治生涯唯一的杰作。

乾隆、嘉庆皇帝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嘉庆   乾隆   皇帝   皇储   吏治   皇太子   军政   大权   朝廷   清朝   美文   太子   盛世   皇后   官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