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凯恩》观影感|这部开创电影革命的艺术级影片

《公民凯恩》观影感|这部开创电影革命的艺术级影片


《公民凯恩》观影感|这部开创电影革命的艺术级影片


说起《公民凯恩》,可能真正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不太多,原因无他,时间的流逝以及现代人观影的喜好,这都是黑白影像拍摄的《公民凯恩》没有太多的优势。但是有一样,还是老电影好看和值得推敲。


纵览网上的评价,无一不是对这部影片的褒奖和赞美。


而赢得口碑的,不仅是影片的剧情,更多的是它开创了电影历史的革命。拍摄的手法和镜头,以及处理手段,为今后电影的革新以及创新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应该说《公民凯恩》是一场摄影革命,影片中大部分灯光、镜头设计都是威尔斯本人设计的,它开创了电影浮夸摄影的先河,光线的光源往往出人意料,常常会有不协调、抽象的图形。


光线的明暗对比和人物性格相辅相成,早期高调,当他年纪越来越大时,光线越来越暗,“天堂庄园“似乎永远在一片黑暗中。


还有场面调度和夸张的景深镜头。比如苏珊自杀的戏份,镜头从床头柜角度,前景是一个玻璃杯,占了四分之一的画幅比例,玻璃杯边上一个药瓶。但是还是不能直接表现出苏珊在自杀,一直到凯恩敲门,苏珊的呼吸声和敲门声混杂,观众才知道苏珊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自杀。


再然后凯恩撞门,一个小小的人影出现在画框里。这一幕的调度无法在任何电影里找到相似。

深焦距、低调光、前后景的动态对比、升降镜头等等,威尔斯对镜头的成熟的运用被看作现在电影语言革新的重要标志。


上面有个答案提到了“玫瑰花蕾“,凯恩咽气的时候说了这个词。一个水晶球的特写镜头,加上这句话,串联起了整部影片的悬念,这个被其他人忽略的临终话语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于是他不停地问凯恩生前的熟人,玫瑰花蕾到底是什么意思。从叙事角度来说,线索串联起剧情的推进,一般是一个有实际意义的线索,会最终揭开谜底。这种叙事方式在现代电影中已经很常见,然而却是《公民凯恩》开创的典范。

《公民凯恩》放在今天看,也是一部剧情节奏快速,抓人眼球,有着毫不过时的镜头语言和用光,商业和艺术结合得非常好的类型大片。

在1941年,那时有声电影也就发展了十多年,逐渐替代无声电影,《公民凯恩》的问世,基本算是有声电影初代发展经验的结晶,并从中突破了很多传统电影史上的束缚,从而成为现代电影代表的新标杆。

不知道是谁发明的电影,它填补了人们精神的空白,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拓展了人们的意识形态。一个人不可能经历所有的热闹,但是可以通过看电影来观看和体会别人发生的热闹。这感觉很棒,相当于过了别人的生活一样。而这部影片的意义在于,开创了现代电影的先河,是一种革新,是一种开始,也是一种发展。

有机会的话,一睹为快吧。《公民凯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调光   威尔斯   公民   后景   影片   电影   花蕾   先河   玻璃杯   美文   光线   线索   热闹   角度   剧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