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在干嘛

在干嘛”


我能想到的最能表现亲近关系的就是这句不带问号的问话。


直接了当,随意又干脆,半点客气都没有,只有理所当然的无话找话。


人无聊时,就想着去“打扰”人,若有亲近且可随时查看微信并回复的人,这意思就是:我想跟你聊天。


人寂寞时,就想被人“打扰”,别人一句“在干嘛”正好打破寂寞,切入聊天模式。


越来越多的人在感叹,翻开微信通信录,想找一个能发“在干嘛”的人都难。


或孤僻成性连聊天的人都没有,或曾经亲近无所不聊的关系现在连说一句“在干嘛”都找不到借口,或问了怕得不到回复,或回复得明显在应付。


“在干嘛”只三个字,却不能、不敢、不想轻易发出去,是真的能体会到那份无奈。


人身入心的好关系,不用你问“在干嘛”,人家哪怕忙得饭都顾不了吃,也会主动问你“在干嘛、有没好好吃饭”。


只入身不入心的关系,你主动先问一句“在干嘛”,才能“顺势”进入聊天模式,不然,隔几个甚至十几个“三秋”,你都得不到别人问你一句“在干嘛”。


人未走茶已凉的关系,如某友所说:我发一句在干嘛、忙吗,人家几天才回“很忙”。能“日理万机”到如此地步,真的,就别让人惦念了,自个把凉透的茶倒了算了。连顺手人情都做不到,还能指望什么?


不管生性孤僻还是热闹,人终归是孤独的,毕竟一生中会一直被人围绕着的情况不太可能,身处孤寂时,你会发现,可以天天唠叨问“在干嘛”的人是幸福的。


而有人经常问你“在干嘛”,更是莫大的幸福,毕竟,有些曾经亲近的关系,几个月、几年,一句“在干嘛”都不再有。


“在干嘛”,是关爱,是撒娇,是拉近彼此关系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一句“在干嘛”后,也许是长时间、深层次的交流,再不济,也是保持彼此关系的“借口”。


有时无所事事,就是想问问“在干嘛”,进入交流后,就有所事事了,就心有所系了。


无论男女,很多关系的淡漠是从“在干嘛”都问不出口开始的。


也许是你变了,你懒得再关心别人在干嘛。


也许是ta变了,变得你想主动问“在干嘛”都觉得尴尬,然后你能想到别人收到信息后的尴尬,你就更尴尬。


好的关系是“打扰”出来的。再忙,一天一句问候也不占多少时间。再寡情,几天问候一句也能维系关系。可以一个月或一年不打扰的,就扔了吧,没有谁是别人的唯一。


无论爱情还是友情,保留一个或几个随时可以问“在干嘛”的关系,是滋养身心的事。人情社会,有人对自己有情有义,才不虚妄时光。


是自己想主动说“在干嘛”的,是自己想收到别人问“在干嘛”的,你,是不是觉得人生值得?


你,“在干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日理万机   直接了当   虚妄   孤僻   生性   深层次   美文   人情   亲近   借口   主动   尴尬   寂寞   模式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