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不想上梁山的宋江

我们看电视剧《水浒传》,大家都对宋江的招安深恶痛绝,十之八九的梁山好汉都为此断送了性命。这次且不论那些所谓好汉是否真好汉,我们看看宋江是不是真心想上梁山。话说宋江在青州大闹一场,杀死了清风寨主寨刘高一家老小,收编了霹雳火秦明。因探听到青州慕容知府上报朝廷说,反了花荣、秦明、黄信,要起大军来扫荡清风山,众好汉商量;‘此间小寨,不是久恋之地。’这时候宋江推荐大家去梁山,备说了梁山地势易守难攻,且和晁天王的交情。秦明听了,大喜道:“兄长既是他那里大恩人,事不宜迟,可以收拾起快去。”在这里可以看出秦明很想上梁山,甚至有些迫不及待。

《水浒传》不想上梁山的宋江

及时雨宋江

最后有三五百人随从一块上梁山,分三队下山,宋江、花荣领三五十匹马,秦明、黄信领八九十匹马,燕顺、王矮虎、郑天寿领四五十匹马,打着收捕草寇的军官的旗子,一路上梁山来,于路上又收编了小温侯吕方和赛仁贵郭盛。然后在酒肆中,宋江遇到携带了家书的石勇,信中宋清说父亲去世,等宋江回家奔丧。宋江执意回家奔丧,留了一封推荐上梁山的书信,便独自离去了。话说这些人去了梁山以后,共计二十一个头领。座次是这样的,1晁盖2吴用3公孙胜4林冲5花荣6秦明7刘唐8黄信9-11三阮12燕顺13王矮虎14吕方15郭盛16郑天寿17石勇18杜迁19宋万20朱贵21白胜。从此时的排名上就能看出来,宋江的人和晁盖各占一半了,除去杜迁宋万这两个最早跟着王伦混的,算作中间派,朱贵、白胜这战斗力也不值一提了,从战斗力上讲,在宋江未上梁山时,宋江派就已碾压晁盖。

《水浒传》不想上梁山的宋江

我们且说宋江回到家中才知道父亲诈死,宋太公自己说:“怕你一时被人撺掇落草去,做个不忠不孝的人”。因朝廷册立太子,已降下一道赦书,凡事民间犯了大罪的,尽减一等科断(判处)。所以,宋江的罪名不算杀头的罪,这时候阎婆已死了半年,加上县官维护,宋太公拿钱买卖,给宋江安排了个好出去,刺配江州。宋太公自己说:“我知江州是个好地面,鱼米之乡,特地使钱买将那里去。你如今此去路过梁山,切不可依随他,教人骂做不忠不孝。”

宋江和两个公人张千、李万一路走来,遇到刘唐抢人,要杀了两个公人,请宋江上山。宋江说:“这个不是你们兄弟抬举宋江,倒要陷我于不忠不孝之地,万劫沉埋,若是如此来挟我,只是逼宋江性命,我自不如死了!”等上了梁山聚会,晁盖、宋江中间坐了,宋江叫两个公人只坐在自己身后,与他寸步不离。晁盖说:“仁兄直如此见怪?既然贤兄不肯坏了两个公人,给他们些银两,说你被我梁山泊强掳了去,不见得治罪他们。”宋江道:“哥哥,你这话休题!这不是抬举宋江,明明是苦了我。家中上有老父,不曾孝敬得一日,如何敢违了他的教训。小可如果顺从了哥哥,便是上逆天理,下违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在世,虽生何益。”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宋江是不想上梁山的,跟当时的朱仝一样,不是杀头的罪,过几年刺配生活,免了罪,就能回乡继续当良民,况且自己家境殷实,犯不上上梁山落草为寇,落下骂名。况且古人那时候对于三纲五常、忠孝节义很是看重,对自己的名声非常爱惜,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只有有了“名”,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别说过去,就是搁到现在,谁也不想落个贼人的名头,与政府为敌,所以,想做个忠孝的宋江此时是不想上梁山的。至于宋江既然不想上梁山,为什么要坑害秦明,到底是为了一时的保住清风山兄弟,还是为了将来上梁山有了和晁盖对抗的资本,正是有了秦明,才能牵制住林冲,这个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水浒传》不想上梁山的宋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水浒传   梁山   青州   公人   忠孝节义   中间派   草寇   太公   不孝   朝廷   好汉   战斗力   美文   性命   清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