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大事而不乱

临大事而不乱临大事而不乱

每临大事须有静气

诸葛亮在《诫子书》有句名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宁静,是临危不乱的智慧。

翁同龢在一副对联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有静气、守静心,为的是恢复心灵的清明,

从而在冷静的观察中审时度势,才能做出合乎理性的判断。

一如水静下来才会清澈,才能映照世界。

人心也是如此,只有人心静了,人才能真正做生活的主人,

才能临大事而不乱处危机而不惊

专注于探究本质、解析机理,从而抽丝剥茧寻找本质,让问题迎刃而解。

所谓“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临大事而不乱

独立思考很重要

应激的生物本能,会让人极易受到情绪的摆布。

人都有情绪,也都容易受到情绪影响。

开心了就要笑,难过了就想哭,这没有什么问题。

但在面临需要批判思考才能决断的问题时,情绪就成了最大的障碍。

疫情期间,谣言满天飞, 许许多多的人被情绪带动,看到信息就复制转发,根本不求证。

成都49中高一学生坠楼事件被节奏带得“飞起”,闹得沸沸扬扬也是因为如此。

所以,遇事时,要少用情绪,多动脑。

为何要少用情绪?因为它极易被人掌控,遭人利用,同时还能相互传染。

在生活中,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往往被预设了立场,然后打包、封装起来,喂给我们。

煽动进而控制人的情绪,可比煽动和控制人的思考,容易太多,

它因此成为居心叵测之人常用的手段,这种手段极其廉价,但是又非常管用。

因此,对于任何事情,我们要尽量关注事实判断,

而非依赖于视角和立场的价值判断,

将情绪的影响,控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之内。

临大事而不乱

保持深度思考的能力

逻辑学家奥卡姆·威廉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定律:奥卡姆剃刀原理

这个原理也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

主张舍弃一切复杂的表象,直指问题的本质。

深度思考就是不断逼近问题本质的思考。

看过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约翰·杜威的一篇传记。

那年,杜威还在上小学,夏天班级的蚊子特别多。

老师便组织大家灭蚊,捕蚊网、灭蚊拍、灭蚊药水......一番大战之后,蚊子并未减少。

唯独杜威带来一把镰刀,默默清除掉教室后面的一片杂草,不久后,蚊子竟然奇迹般地消失了。

原来杜威通过细心观察他发现,杂草丛才是蚊子的来源和藏身之处,只有把杂草清理掉,才能彻底消灭蚊子。

叔本华说:

“一个明智的人就是一个不会被表面现象所欺骗的人,他甚至预见到了事情将往哪一方向变化。”

虽然我们大都无法在第一次思考某个问题时就看清它的本质,

但却可以在一次次的自我追问与深度思考后获得精进。

因为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彻底而有效地去解决问题。

临大事而不乱

文源:洞见、十点读书、今日头条等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飞起   约翰   子书   灭蚊   人心   杂草   美文   蚊子   深度   学家   本质   情绪   立场   手段   原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