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约定

一篇女儿怀念父亲的巅峰之作。本经上品,催泪必备。对轻微鼻泪管阻塞亦有一定疗效。如真有此疾,请就医。本文不能代替药品,特此声明。

作者 | 郭俊雅

最后的约定

01

春日的傍晚,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正是第一茬月季盛放的季节,花坛里硕大的花朵娇艳明媚。粉红、大红、鹅黄、深紫……轻风拂过,花枝摇曳,清香扑鼻。

灼灼的夕阳被医院的高楼挡在背后。我用轮椅推着爸爸,从一号楼的住院部,去二号楼做完放疗,刚刚返回。风儿已经很暖,但爸爸还穿着棉袄,戴着帽子,身上围了一条半厚的被子。

“爸爸快看,月季花好大好美呀!”我语气轻松,故作惊喜地嚷着,在一株月季树前停下了脚步。轮椅上的爸爸抬起头眯着眼,认真欣赏着那片花团锦簇,不由发出一声赞叹。

爸爸爱花,也爱好看的果木树。我们家的小院里每到春天,杏花、梨花、桃花、月季花、石榴花……你方唱罢我登场,把院子打扮得热热闹闹。而今年,因为生病,爸爸已经在医院待了一整个春天,连那些倍受他喜爱的花儿的花期,也不得不错过了。每日里我穿梭在医院、学校和家之间,看到路边美丽的景致,便赶忙用手机录下,迫不及待地拿去与爸爸分享。

“风大,快回去吧,别感冒了!”妈妈掖了掖被角,提醒着我。爸爸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闭目养神,刚才的放疗已经把他折腾得精疲力尽了。

若不是在医院,若不是爸爸坐在轮椅上,这个傍晚还真是难得的一片岁月静好。

最后的约定

02

彼时,是四月的下旬,爸爸情况还不算太差,他对以后的治疗还充满着希望,可是,我的心却始终忐忑着。

病急乱投医吧,我悄悄找了算命先生给爸爸测算八字,先生说爸爸的这个坎若是抗过立夏,便会好转。我愿意相信先生的话,每日里掰着指头算啊算,五月五号立夏,日子你快点吧,恨不得一下子飞到立夏才好!可是,心底又藏着隐隐的不安,想让时光就此停住,让我随时随地叫声爸爸都能有人回应。

祈盼着,矛盾着,忙碌着,立夏如约而至,又悄然离开,爸爸的情况却反反复复,越来越差。他骨瘦如柴的身体里,每天需输进十余瓶的药水和营养液,全靠各种昂贵的药品在艰难维持。

年近八旬的二姑穿越大半个南阳城区又来探望了。我们担心她路上的安全,再三婉拒,告诉她一切都好,她却每隔两天便非要过来一趟,只有亲眼看到她的弟弟,她才稍稍安心。这次二姑带来了一些日用品,还有清炖的鸽子汤和自己做的菜盒。二姑说汤里加了黄芪等好几种药材,补气养血的。可是严重的并发症让爸爸连吃饭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二姑和姑父像对待孩子一样,百般哄劝,才勉强喂下几勺。

我安慰他们,说这是化疗的副作用太大,白细胞降低引起的食欲不振,打完升白针慢慢就恢复了。二姑频频点头,配合着我演这场没有观众的戏。

然而事实却是,医生已经多次表示,爸爸这一次的情况不容乐观,早已是病入膏肓回天无力了,劝我们早日出院。可是,不到最后一刻,我们怎么也不愿放弃。再说,谁又忍心回到家里,眼睁睁看着亲爱的爸爸受尽病痛的折磨,却又束手无策呢?

五月二十三日,是个周日。凌晨,我从一个奇怪的梦中惊醒,梦里我家的小院落了厚厚的一层积雪,白茫茫一片,我暗觉不祥。六点钟,我心急火燎赶到医院,妈妈正在喂爸爸喝开水,爸爸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呼吸急促,意识模糊。一摸额头,滚烫滚烫!我又心疼又着急,豆大的泪珠无声落下又悄悄抹去。这么多天,我一直在故作坚强,这是我第一次当着爸妈的面情绪失控。

叫来值班护士用上退烧药,爸爸的体温慢慢恢复,已经两三天水米不进的他竟然知道饿了!我把香油涂抹在他干裂的双唇上,用勺子将小米粥慢慢顺到他的嘴里,他一小口一小口地抿下,喝一会儿再歇一会儿,早餐竟然喝下两小碗米粥!

这个时候,弟弟正坐在往家飞驰的列车上归心似箭,我的儿子正在上一对一辅导,说好十二点钟一放学便来医院看望姥爷。

饭后,我和妈妈给爸清理了大小便,清洁之后涂上了褥疮药。十一点半,爸爸精神有所好转,体温正常,呼吸平稳,看起来好受很多。我给表哥和弟弟发了微信,给二姑回了电话,让他们都放心。我寸步不离地守在爸爸床前,喂他喝妈妈刚刚买来的炖汤。爸爸很是配合,不仅喝了汤,还吃了几小块馒头和肉,甚至破天荒吃下几勺苹果糊。好几天了,爸爸终于吃了一顿饱饭!

最后的约定

03

一切发生得那么猝不及防又始料未及,前一秒钟爸爸还在津津有味地吃着东西,后一秒钟竟忽然眼睛一闭,头一歪,瞬间就失去了意识!天真的我还以为是他吃呛了,惊慌失措叫来医生和护士,可是,在医生奋力抢救了一个小时,打了三次强心针之后,爸爸仍然没有任何反应。就这样,我眼睁睁看着亲爱的爸爸在我的面前停止了呼吸!

我哭到肝肠寸断,让爸爸回来,告诉他任是谁来带他也不要走,再过十分钟他疼爱的外孙就来看他了,再过两个小时他唯一的儿子就要回来了!可是,爸爸睡着了,他平静地躺着,面目安详,不喜不悲。他终于不再咳嗽,不再发烧,不再疼痛,他脱离了这副病怏怏的身体,离苦得乐了!

最后的约定

04

叶落归根,离家住院三个多月,爸爸终于回来了。小院已经被叔婶、堂哥和侄子们打扫得干干净净,院子中间的葡萄架郁郁葱葱,一嘟噜一嘟噜黄豆大小的果子挂在架子上,石榴花儿开得红艳热烈,欢迎主人归来,可是,爸爸却再也看不到了。

唢呐响起,声声悲咽。可这些曲子都是爸爸不喜欢的啊!爸爸骨子里是个浪漫的人,对于歌曲,他也有自己的心头好,是七八十年代,那个属于他的鲜衣怒马的时代的军旅歌曲:《泉水叮咚响》《马儿呀你慢些走》《送战友》《牡丹之歌》《珊瑚颂》……百听不厌。他让我给他手机里下载了好多这样的曲子,有事没事就听上一会儿,还会跟着轻轻哼唱。但要说他最喜欢的,应该是董文华的那首《十五的月亮》了。爸爸在军旅度过十年的青春,我和弟弟都出生在他当兵期间,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感情也是内敛而含蓄的,这首歌曲应该是属于他和妈妈的小情歌吧!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你守在婴儿的摇篮边,我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你在家乡耕耘着农田,我在边疆站岗值班……”唢呐再次响起,婉转悠扬,我含泪微笑着告诉爸爸,就让我,那个当年摇篮里的小婴儿,把这首《十五的月亮》送给他,算是送给他最后的浪漫!

最后的约定

05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奉献。爸爸虽然不算高寿,但在有限的生命里,于国于家,他无不全力以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爸爸于1975年参军,1984年退伍。在十年的军旅生涯中,他表现突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唐山大地震的抢险工作,以至身负重伤,荣立三等功,战友们对他交口称赞,评价颇高;

爸爸转业回乡参加工作之后,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团结同志,宽容待人,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对待家人,爸爸负责任有担当:他奉养双亲,为他们端茶倒水养老送终;他尊重妻子,与妈妈相濡以沫四十余载,甘苦与共;

对待子女,爸爸厚爱但不溺爱,他知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了让我们跳出农门,即使在家庭经济最为困难的时期,并不强健的他不惜下苦力为我们挣学费生活费,也要坚持让我们姐弟读书求学。他培养出了全村第一个研究生,让我们学业有成,才有了现在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生活;

他疼惜孙辈,对里孙外孙不知道怎么宝贝才好,让孩子们得以承欢膝下共享天伦。甚至在弥留之际,他仍心心念念着一手带大的大孙女和尚未谋面的小孙女……

最后的约定

05

人的一生都是在修行,学会接受也是修行的一项重要内容,接受亲人离世,接受爱的人离开。而爸爸这一生的修行则更像在历劫,为了多一点时间陪伴我们,我知道他已拼尽了全力。

谈癌色变在今天仍不夸张,可是在三十多年前的1986年,爸爸就与可恶的病魔正面交锋了。

那时候爸爸刚转业不久,三十出头的年龄风华正茂,我和弟弟才是几岁的孩童,对于此事没有太深记忆,当时全靠家族里的长辈们在张罗。

据说当时的医生已明确告知爸爸身患绝症,已经没有治疗的意义。但爸爸不认命不放弃,他顶着天大的压力,先后在社旗、南阳、郑州积极救治,中药西药外加偏方迷信,竟然奇迹般从死神手中夺回了生命。

我想,幼小的我和弟弟就是爸爸活下去的最大动力吧!也就是从那一年起,年迈的奶奶为了她心爱的小儿子,开始信奉基督教,每晚虔诚跪地祷告,直至终老。

然而,可恶的病魔并没有轻易放过爸爸,在随后的2009年和2015年,爸爸的病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发作,经历十数次常人难以忍受的化疗,爸爸以坚强乐观的精神和强烈的求生欲,一次次战胜病魔,创造着一个个医学上奇迹。

我的爸爸,他就是一个英雄!

当然,在与病魔交锋的道路上,爸爸并不是单枪匹马一个人,我们的整个家族就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四次住院治疗,妈妈始终伴他左右不离不弃;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许多人连南阳都不曾踏足,可是为了弄清病情,大舅和六姑父就结伴远去北京一探究竟,大伯陪同爸妈一起到郑州安排住院,二姑用自己教师的身份,动员学生课后下河捉蟾蜍制药材(那个时代的孩子还不那么金贵,蟾蜍也只是一种普通常见的小动物),爷爷奶奶在家精心照顾我们姐弟;

09年时,六姑父已经头发花白年过六旬,还陪着我一起挤着无座的火车,冒着夏夜的酷暑去郑州送检。那天到站才凌晨三点,我们在车站三十多度的高温中,强忍着蚊叮虫咬和瞌睡坐等天亮;

也是在09年的秋天,爸爸住院正赶上收秋,家里的三四亩玉米没有收割,堂哥、侄子们全都主动下地帮忙,连八十多岁轻微老年痴呆的大姑也非要参与;

弟弟弟媳远在广州,但时刻牵挂着父母。弟弟常在周末赶去那边的医院排专家号寻医问药,到了假期就千里迢迢不辞辛苦赶回家中尽孝,给爸爸剪指甲、洗脚、伺候大小便……

能顶半个儿的女婿更是随叫随到,车接车送,办理手续,陪伴检查,做饭炖汤送往医院,丝毫不比当儿子的差;

“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真是一点儿也不假,不仅几个姑姑宠爱她们这个弟弟,表哥表姐们也都牵挂着他们的小舅舅,表哥更是我和弟弟的主心骨。从爸爸开始住院到最后护送回家,办理后事,表哥操的心、出的力,不比我们做子女的少一分一毫,就连表姐夫也曾不遗余力忙前忙后……

最后的约定

06

爱出者爱返。

小时候因为爷爷奶奶一直和我们同住,我们家便有了不同寻常的凝聚力,姑姑们孝顺老人经常回来自不必说,孩子们也都喜欢到我家里玩。

堂兄老表们,远的假期过来小住,近的中午放学不回自个儿家,转个弯就拐我家吃午饭了,甚至表姐还在这里长住上学。

那个年代虽说物质贫乏,粗茶淡饭还是有的,爸妈都是良善敦厚之人,并未有一点点嫌弃。后来爸爸有事,大家都心疼他牵挂他,除了血缘上天然的亲近,早年间朝夕相处产生的感情更加让人动容。

尊老,爱幼,优良的家风就是这样代代相传的。

因为疾病,爸爸固然是不幸的,但同时又是何其幸运,生活在这样一个有情有爱的大家庭中。感谢,感恩!

宫崎骏说,当陪你的人要提前下车,即使再不舍,也要心存感激,学会挥手告别,因为他已经竭尽所能,陪你走到了他所能走到的地方。

多想穿越回小的时候,爷爷奶奶都还健在,爸爸妈妈还很年轻,我和弟弟还小,狸猫儿踡卧在床头,黑狗儿在脚边撒欢,我家的小院树影婆娑一片生机,世界还是最初的模样。可是,那样美好的日子是永远也回不去了!

我亲爱的爸爸,今天,我披麻戴孝双膝跪地,将您归还大地的怀抱,从此您长眠,我长念。手机通讯录里的“爸爸”改成了“妈妈”,再想爸爸,只能翻看以前录下的视频,再叫爸爸,只有堂屋里那张黑白照片无声回应了。今生今世,我们的父女缘分到此结束。爸爸你爱了我四十余年,而我,将会爱你在长长久久的,余生的每一天。

最后的约定

07

对于生死,庄子说:生亦何欢,死亦何惧。

死后的世界究竟如何?佛教相信六道轮回,也许善良的爸爸只是提前结束这一世的苦难,去到我们的下一世,为我们布置新家去了呢?如果这样,到那时我还要去做你的孩子,守在你的身边,给你做爱吃的炒南瓜和炒蒜苔,羊肉炖萝卜和卤猪蹄,给你买好看的衣服和鞋子。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再惹你生气,当一个乖乖的报恩的小孩。

但是我们约好了,下一世的你,一定要健健康康长命百岁呀!

对于人生,贾谊说: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当生命只剩下病痛的折磨,逝去未尝不是一种解脱。如果没有来世,那也没有关系,爸爸你肯定已经和天堂里的爷爷奶奶团聚了吧?那你就不要惦记我们,我还会如往常一样,看美景,吃美食,好好工作,开心生活。我们也一定会照顾好妈妈,教育好孩子们,你只管重新做回爷爷奶奶娇宠的小儿子就好,待到我百年之后寿终正寝的那一天,你可一定要脚踏祥云面带微笑回来接我呀!

对于逝去,陶渊明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如果真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了,那么爸爸也已经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也许那迎面吹来的一股暖风,天边一抹温柔的云,鼻尖若有似无的一丝花香,带着莫名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映入眼帘时,我便知道那就是爸爸你了……


作者简介 郭俊雅,女,一个喜欢舞文弄墨的数学老师。现供职于社旗县赊店一小。优秀个人公众号“难忘旧时光”,欢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小口   南阳   立夏   姑父   月亮   郑州   小院   病魔   军旅   轮椅   表哥   美文   弟弟   爸爸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