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作了一首词,知府急了,还惊动了宋神宗


文 / 烟雨立凡


苏轼作了一首词,知府急了,还惊动了宋神宗

宋代文豪苏轼,一生坎坷,屡遭贬谪,半世颠沛流离。然而,他用独有的人生态度,磨砺出人性的豁达与乐观。

苏轼不刻意为文,而文绝千古;不从世俗,而名重九州。

苏轼半生,人在江湖,声名却牵着庙堂与民间,偶发之作,也是妙趣丛生,令人发笑,且回味无穷。

话说宋神宗元丰五年九月,时近中秋。被贬黄州已两年的苏轼,仍在愤懑,虽得好友知州关照,可还是没有从乌台诗案的阴影中走出来。

这一天,苏轼又在城东的东坡雪堂喝上了,反正没啥事干,就醉而复醒,醒了接着喝,一直喝到夜半三更。

终于,酒局散了,苏轼晃晃悠悠地回住所。站在门外,只听屋内的书僮鼾声如雷,叫了半天也不开门。

无奈之下,醉眼朦胧的苏轼只好作罢,拄着竹杖,静静地听着不远处江水涛声,只当醒酒。

苏轼作了一首词,知府急了,还惊动了宋神宗

这段经历,几日后被苏轼写进词里。当时,他与几位诗友在江舟上饮酒时,洋洋洒洒,高歌浅吟,成就了《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词的上片,为我们呈现出一位襟怀阔达、不同寻常的“仙人”形象。醉了醒,醒了接着醉,恣意洒脱。喝多了回家,还知时已夜深,不忍叫醒酣睡的书僮。敲门不应,就听江声,如此真性情的苏轼,怎不可爱呢?

下片是人生哲理,也是自我劝解的感悟。苏轼以哲学思维,于静夜沉思,豁然有解,扩大了词的表现张力。

这首《临江仙》将情、景、理三者无痕融合,生动的表现了苏轼的超然忘我的精神境界,似道、似禅,读来如身入其境之感。

此词一出,满座叫好。不料,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风波,也接踵而至。

苏轼作了一首词,知府急了,还惊动了宋神宗

第二天,黄州城传遍这首苏词,可是转瞬间就传成了谣言。众口烁烁,言之凿凿,风传苏轼作了此词后,挂冠江边,坐一小舟,唱着小曲顺江而下,不知所踪。

郡守徐君猷一听,坏了,心里暗暗叫苦,惊恐不已。

兄弟呵,我待你不薄呵,虽说皇上让我看管你这个罪官,但我把你当兄弟,又送地,又送酒肉,还啥活也不让你干。你就每天醉生梦死呗,咋就跑路了呢?你撒丫子跑了,我怎么办?朝廷追查下来,我的罪过不小,一家老小都要受牵连啊!

徐老哥越想越怕,后脊梁直冒凉风,马上动身前往临皋苏轼寓所。到了一看,屋里苏轼又喝高了,正鼾声如雷,而书僮却在叫门。

徐君猷长出一口气,擦了擦汗,满脸笑意地冲书僮摆摆手,转身回府衙了。

黄州的传言平息了,可好事不出门,谣言传千里,不几日,远在京城的宋神宗也听说了,而且传得更神。说是苏轼跑到辽国去了,因为辽国君臣早就仰慕苏轼之名,此次,苏轼肯定是北逃了。

当然,最后一查不是那么回事,神宗一笑了之,亦未深究。

苏轼作了一首词,知府急了,还惊动了宋神宗

一番风波,皆因词中“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曲解。

其实,前一句出自《庄子》“汝身非汝有也”和“无使汝思虑营营”。苏轼饱学,引经据典,意为表达自已无力回天,不如守本分,不要因世事维艰而过分忧虑,这是他开解自己。

后一句则是表达作者追求道法自然,精神自由的人生理想。

可世人之口,如川难防,好好的一首词,却被以讹传讹,闹出了笑话。看来,从古到今,文人若扯起淡来,也是没谁了,不分伯仲。

苏轼作了一首词,知府急了,还惊动了宋神宗


(图片源自网络,侵必删)


作者 / 烟雨立凡,一本书,一杯茶,只谈温暖不言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神宗   小曲   东坡   家童   书僮   长出   不分伯仲   下片   诗友   知府   小舟   余生   谣言   美文   烟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