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单县牌坊:封建礼教的见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山东单县牌坊:封建礼教的见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作者:苗安洲 吴聚云

近日驱车前往单县,又目睹了耸立在老城区的两座闻名遐迩的清代牌坊。

山东省单(Shan)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因上古时代舜帝的老师单父曾在这里居住而得名。单县天华物宝,地灵人杰。大汉开国皇后吕雉、《隋唐英雄传》中的悲剧英雄单雄信、当代农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都是单县人。

山东单县牌坊:封建礼教的见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山东单县牌坊:封建礼教的见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单县这块风水宝地上的两处国家级保护文物“百寿坊”和“百狮坊”,雕工精致、造型美观、举世罕见,堪称“天下一绝”的清代牌坊精品,恐怕最能吸引游人眼球。

牌坊又名牌楼,是一种门洞式建筑物。多用以纪念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名人,褒扬英烈楷模等。我们在各地看到的古代牌坊,大多是旧社会用以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公德,朝廷敕建的节、烈、孝、善类牌坊。

从宋朝至清朝,单县有记载的牌坊达百余座。因此,单县荣享“牌坊县”称号。清末民初,单县还存有“节孝坊”三十余座。可惜这些精美的石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中多被拉倒砸碎。值得庆幸的是,尊居群坊之冠的“百狮坊”和“百寿坊”,在有识之士和群众的保护下,才幸免于难,现仍巍然屹立于蓝天白云之下,目睹着人世间的沧桑巨变。

山东单县牌坊:封建礼教的见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百寿坊

“百寿坊”本名“敕褒节孝坊”,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为翰林孔目(翰林院典簿厅所属文书人员)朱淑琪妻孔氏而建,俗称“朱家牌坊”。因其正间前后上坊心环雕一百个变形篆体“寿”字,故又名“百寿坊”。

单县朱廷焕,崇祯七年(1634)进士。历任工部主事、大名兵备副使。死后赠右副都御史。其孙朱叔琪,凭祖荫财富,乾隆年间入选翰林院任孔目,娶曲阜孔府圣裔孔氏为妻。

山东单县牌坊:封建礼教的见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孔氏出嫁后不到10年,朱叔琪病逝。当时孔氏才26岁,她谨遵封建妇道,矢志守节,抚孤子成人。孔氏死后,朱家和孔家奏明朝廷,乾隆皇帝降旨建坊旌表。皇四子履郡王赠诗曰:“布衣蔬食度生平,喜看庭芝渐次成,月冷黄昏霜满地,穗帷遥出读书声”,“数十年来铁骨支,养生送死总无疵。冰操劲节光天地,千古常教奉母师”。此诗刻在牌坊额枋上。

山东单县牌坊:封建礼教的见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百寿坊”高约13米、宽8米,其建筑宏伟,雕刻精致。内容除寿字,还有龙、凤、狮、鹤、牡丹、梅花、菊花等。构筑精巧宏伟,雕刻精细生动。且不说那娇健神俊的雄狮,绕柱回舞的蛟龙或饰满额枋的牡丹,单说那正间上额枋透雕的祥云飞鹤和饰满额枋的牡丹,次间上额枋浮雕的对翔鸾凤,就足以使人留连忘返,遐思不已。

山东单县牌坊:封建礼教的见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仙鹤自古是幸福长寿的象征,和变形的“卐”万字云纹联在一起,寓意“福寿万年”。凤和龙一样,是人们神化的艺术形象,龙威武严肃,象征男性的坚毅刚强;凤艳丽优美,象征女性的美貌温柔。狮座左右两边,浮雕的蟠螭、鹤凤图案,刀法简洁洗炼,造型古朴优美。

狮座夹柱板上,浮雕着牡丹舞蝶、牡丹芙蓉、喜鹊登梅、梅竹录带、桃花春燕、山茶锦鸡、水仙海棠、秋葵玉兰等,构图新颖,雕刻精致,花卉争奇斗艳,虫羽生动逼真。牡丹舞蝶寓意“富贵无敌”,牡丹芙蓉寓意“富贵荣华”,喜鹊登梅寓意“喜上眉梢”,梅竹录带寓意“齐眉祝寿”......看来,这些能工巧匠,是善于以谐意和隐喻的手法,表现某种吉庆含意的,这也是中国雕刻、刺绣、剪纸等工艺品的传统习惯。

山东单县牌坊:封建礼教的见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百狮坊

“百狮坊”建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为旌表张蒲之妻朱氏而敕建,俗称“张家牌坊”。

“百狮坊”高约14米,宽9米,其结构四柱三间,斗拱重檐,青石建造。采用圆雕、透雕、浮雕、线刻相结合的技法通体雕刻。整个牌坊,雕刻了100多个狮子,象征“百事(狮)如意”。牌坊上的狮子攀援戏耍、蹦跳雀跃、争戏绣球,栩栩如生。立柱上透雕的双龙,游走在云水漫漫、大雨滂沱之中,惟妙惟肖。

百狮坊最主要部位正间额坊,透雕着数十朵碗口大小的缠枝牡丹,花繁叶茂,精致华贵,雍容大方,昂首怒放。透雕深入石材盈尺,令人叹为观止。透雕的菊花及各样的珍禽异兽让人眼花缭乱。

据地方史志记载:张蒲妻朱氏,生于单县,其父朱埕,曾任山西祁县知县。朱氏在兄妹中排行第八,称为八妹。自幼聪慧质丽,因与俊才张蒲青梅竹马,17岁时嫁与张蒲为妻,育有二子。岂料,在八妹28岁时,张蒲竟患病身亡。八妹悲痛欲绝,欲随夫去。

因有家人的百般劝解与孩子的哭泣,使她断绝轻生之念,立志育子成才,并侍奉婆母百年。每当长子赓谟挑灯夜读,八妹总是揽着幼子赓烈做针线活,并时刻教训儿子“多受辛苦才能励志”。赓谟聪灵,胸怀大志,发奋读书,20岁入选进士。乾隆年间,曾两次出任四川广元知县。

山东单县牌坊:封建礼教的见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婆婆年迈多病,八妹常夜间和衣席地卧守,细心照料,并为其四方寻医求药。当得知煎服药需要鲜活的泥鳅当药引时,八妹不顾隆冬天寒地冻,不听别人劝阻,砸开西护城河中的坚冰,伏身将手臂伸进河泥里拼力掏挖,终于捕捉到三条小泥鳅。而冰水冻僵了她的手臂,也全然不顾。连续三天,掏挖泥鳅,终于治好了婆母的疾病。婆母逢人便夸朱氏八妹是个贤惠、孝顺的好儿媳。

朱氏八妹的贤德至孝、忠贞守节之事在单县广为传颂。她逝世后,地方官府逐级上报朝廷,皇上颁发御旨,为朱氏敕建“节孝坊”。

张家四处打听,请来位年近六旬的石艺刘大师。张赓谟请求刘大师,要将牌坊建成“天下无二”。大师回告道:“目前在中原地区各州、县,恐怕还没有人能超越我的石艺。但艺海无涯,难保后人不能超越”。张赓谟认为大师说话在理,便拜托刘大师在设计与建坊时要做到“三尽”:“尽力施展绝技;尽力超越以前,尽量不留遗憾”。刘大师在张府构思数日,择吉日开工。

他带领徒弟精选石料,精雕细镂,每个部件不达完美决不罢休。工程后期的制作,精细到每镂刻下一两石沫即可兑换一两白银。牌坊落成,一百个狮兽百态如生,游龙祥云似飞,奇葩异朵绽放,意境深邃幽远,技艺登峰造极。

山东单县牌坊:封建礼教的见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牌坊落成后,张家盛宴款待刘大师及徒弟,连县令、地方绅士、耆老都来作陪。大家纷纷向刘大师敬酒,大师开怀畅饮。因其年龄过大,再加饮酒过度,致使一病不起。临终之际,他动情地说:“张家待我不薄,我的本事也用尽了。此牌坊绝对是天下独一无二,我的手艺能长留天下,我死也瞑目了。”故此,单县“百狮坊”号称“天下第一坊”。

从功能上讲,单县“百寿坊”和“百狮坊”,都是为宣传封建礼教,褒扬女性节孝而敕建的。众所周知,在古代,牌坊不是谁都可建的。没有圣旨,有钱也不能建。只要准建,有钱人家可以建得更好一些。因此,一些富户不惜耗资巨大,借以炫耀自己的实力。

了解了建造“百坊”和“百狮坊”背景,联想到在家乡《濮州志》看到的资料:一个不足四十万人的散州,明清时期受到皇帝旌表或地方褒扬的烈妇、节妇、节孝竟达三百多人,总是浮想联翩。

山东单县牌坊:封建礼教的见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古代,建造节烈牌坊,通常是用来表彰一些丈夫死后长期不改嫁、终身守寡,或自杀随夫殉葬的。节是丈夫死了,决不再嫁,也不私奔,丈夫死得愈早,家里愈穷,她便节得愈好;烈有两种:一种是无论已嫁或未嫁,只要丈夫、未婚夫死了,她也跟着自尽;另一种是有强暴来污辱的时候,设法自戕,或者抗拒被杀,都无不可。这也是死得愈惨愈苦,便烈得愈好。倘若不及抵御,竟受了污辱,然后自戕,便免不了议论。

看过《烈女传》的读者会惊异发现,里面记载的烈女命运无不悲惨,她们在封建礼教的熏陶下,视名节胜过生命。为了换取一块皇家赏赐的牌匾,为了一座贞节牌坊,竟然一个个争先赴死。

试想:一个年轻女子,谁不追求美好的婚姻?谁不向往爱情的甜蜜?在丈夫(未婚夫)早逝的情况下,她们真的心甘情愿去殉死吗?“青年谁肯弃韶光”?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存天理,灭人欲”、“烈女不事二夫”的精神枷锁折磨下,与其终生孤对青灯,与其在别人的唾沫星下遭受煎熬,还不如一死了之。于是,她们选择了殉夫。

可以说,每个牌坊下边,不是埋葬着一个鲜活的生命,也至少埋葬了一个女子数十年的青春。那宏伟壮观的贞节牌坊,其实是封建礼教残害妇女的见证。

山东单县牌坊:封建礼教的见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贞操”这个戴在妇女头上的封建礼教紧箍咒,不知残害了多少善良的妇女?话又说回来,你如果是贫困人家的女子,无论多么守节尽孝,身后又有谁能为你立贞节牌坊呢?倒是有的女人,因家中财大气粗,可能既没有贞操,又立了牌坊,这就是人世间的百态。

更使人们感到世间不平的是,当时的封建皇帝和其手下御用文人,一面极力宣扬、鼓吹“节烈观”、女性“三从四德”,在民间大树、特树“敕建节烈”牌坊,一面不断充实皇帝后宫,三千佳丽供一人淫乐,他仍不满足,还经常微服出宫“打野食”。如此畸形道德,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层“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丑陋灵魂。

山东单县牌坊:封建礼教的见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据宣统版《濮州志》记载:明万历年间,濮州路氏女未婚夫夭亡。从未与未婚夫见过面的路女,惊闻噩耗,毅然殉夫。明神宗特《御制路烈女诗》悼之:“未识夫面继夫亡,不比寻常烈女行。白发犹难持晚节,青年谁肯弃韶光。魂入地下乾坤老,名在人间草木香。朕泪等闲轻不洒,为尔芳名振纲常”。“为尔芳名振纲常”,一语道破了封建统治者的险恶用心。他们极力鼓吹“节烈”,无非是制造精神枷锁,愚弄臣民,维护其封建统治。

为陪伴朋友欣赏这“举世无双”的牌坊精品,我们多次来单县观光旅游。当第一次看到两座牌坊时,就为它们的精湛工艺而感到震惊。在250多年前的清代,我们的先人不乏能工巧匠,他们将石材雕刻得如此完美,在没有任何塔吊设备的情况下,硬是采用层层往上堆土的方法,将几十吨的石材安装得环环相扣,使精美的牌坊巍然屹立于中原大地,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实在不愧为民间工艺的瑰宝,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021.6.16.

(图片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责编:毛 秘《白浪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单县   牌坊   封建礼教   翰林院   祥云   额枋   节烈   宏伟   烈女   贞节   未婚夫   山东   浮雕   寓意   美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