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净气,风雅自来

风雅这个美好的词汇起源于《诗经》,在古人的心里,它和贫富贵贱的干系不大,更多在于个人的修养与情操,它让人心有所住,让人身处繁冗不被所累,让生活精致而美好。


为了寻它,有人去到山林,澡月听雪;有人回到乡野,晴耕雨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似乎都在刻意追求一种风雅的生活,甚至觉得它并不属于人间。后来在追逐它的路上,才渐渐明白,真正的风雅不但不远离生活,反而需要我们扎进生活里。


在西安,就有一位叫张文勇的先生,他在闹市里为自己造了一座山林,在他看来,城市里的风雅,更多是本心的归真。

初次走进张文勇先生造的城中山林,便被“沐心”二字吸引,听先生说,这是终南山净业寺的师傅所写的,仔细一观,有些许禅意。


其实在营造之初,先生内心就笃定“沐心”二字。他告诉我:“心净则自由,心自由则身沐长风”,这短短的一生,他所追求的,是内心的自由。

沐心最大的空间“半日闲”,是主人营造的初衷,忙碌工作生活中,偷得半日余闲就十分幸福了。


这个空间设计十分简素,虽时不时会有些雅集活动,空间布置上也机动灵活,但常留着的,是从日本收来的那块匾“清和”,悬挂在那张金丝楠木独板茶台上。


清和,是清净平和,指心境的安静。这是沐心主人希望茶室带给人们的感受,在走进茶室的一煞那,就能放松净心。

早几年前,他就想营造属于自己的茶室,从小就爱喝茶,大茶缸泡茉莉花茶也喝出了纯粹的快乐。后来,从事金融行业的他工作压力越来越重,但又无法逃离,只好寄希望于一个可暂时休憩的地方,且饮一杯茶 , 淡泊身外事。


为此,他一个设计的“门外汉”,沿着“简”、“素”、“禅”、“心”四字摸索着,一步步营造一处市隐之所。


沐心最大的空间“半日闲”,是主人营造的初衷,忙碌工作生活中,偷得半日余闲就十分幸福了。

这个空间设计十分简素,虽时不时会有些雅集活动,空间布置上也机动灵活,但常留着的,是从日本收来的那块匾“清和”,悬挂在那张金丝楠木独板茶台上。




清和,是清净平和,指心境的安静。这是沐心主人希望茶室带给人们的感受,在走进茶室的一煞那,就能放松净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风雅   自来   茶缸   楠木   茶室   日本   金丝   清净   山林   美文   初衷   平和   心境   台上   主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