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属于每一个人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不知从何时起,六一于我们只是个日期,儿童节也早已与我们无关。只留下儿时的记忆,只记得那记忆里充满了甜蜜。


一、童年的记忆

那时的我们,没有太多的奢求,没有太多的烦恼。也没有那么繁重的作业和上不完的补习班。我们的快乐很纯粹,也很简单。


时而一群人光着的脚丫,半卷着裤腿,配合着下河捉泥鳅,抓螃蟹。还不时的互相探讨着,哪里会有泥鳅,哪里的石头下面会有螃蟹。偶尔还会出现揪出一条蛇,吓个半死,一溜烟地全跑散开。


时而一群人去偷红薯烤着吃,虽然都是农民,家家的农作物都差不多,但是就是觉得别人家的好,还有就是刨自己家容易被揍。所以成群结队地跑到隔壁村去偷红薯,然后刨个坑点上柴火就烤上了。一个个灰头土脸地吃着半生不熟的红薯,开心的一塌糊涂。


时而一群人去偷甘蔗,想想那时的我们虽然小,还是蛮聪明的,偷甘蔗跑到地中央,从中央开始偷,每次偷1-2根,一群人分着吃,久而久之中间硬生生被我们偷出来一块嬉戏的空地。不过不到秋收的时候,主人家一般都发现不了,发现时也为时已晚。


那会的快乐很简单,简单到一群人凑到一起,干点无伤大雅的调皮事,偶尔搞搞破坏纵然被抓到,挨揍都是一种享受。凑到一起还分享怎么被骂,怎么被揍,越想越气还会凑在一起去报复人家。那会的我们单纯的如白纸,快乐的无瑕疵。


一次破坏、一次调皮、一堆泥巴、一个土坡、一条皮筋、几张废纸、几个溜溜球、一棵树等等,都是我们的游乐场,有时都能让我们玩上几天都不觉得腻。也许是那时的条件差距,我们的玩具大都是自己亲手做的,每一份都异常珍惜,每一份都记忆深刻,每一份都饱含快乐。


曾几何时,我们的童年已成为了过去,成了现在孩子图册上的文本。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总有一份甜蜜不会随时代变迁磨灭,总有一种传承,不会随年龄而淡化,那是儿时的记忆,也承载着儿时的快乐,叫“播种”。


二、童年的味道

小时候总幻想着快点长大,因为长大了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远离父母的管教、可以独自浪迹天涯。而真正长大后,每一天都在怀念小时候,那时的我们虽然没有丰盈的物质条件,却每天都很幸福且快乐。


那时的衣服很破,很多时候都是穿2手甚至3手的,但那衣服里上有妈妈留下的痕迹。一个磕破的小洞,一觉醒来出现了一朵小花。那时的饭菜很淡,但是肉真的很香、那时的糖很少,每一粒却都那么甜。那时的家很穷,但是每一段关系都那么简单且亲密。那时的我们,虽然吵得很凶,立誓老死不相往来,但是一块糖就能哄好。


那时的我们最喜欢的过年,因为过年有新衣服穿,有肉吃。最重要的是那时候,外出的父母一定会回家,陪我们一起过年、守岁、给我们讲外面的世界。清晨还会有一群小伙伴满世界捡炮,闲下来凑到一起放鞭炮、呲烟花等等。


随着年岁的增长,那些曾经的味道越来越淡,留下的只有那曾经的记忆,虽逐渐淡化,却不曾忘记。


三、长不大挺好

记忆终归是记忆,人也不可能活在过去。有些快乐经历过、体验过留下美好的回忆就已经很好了。我们终归要长大、要经历、要成长,要褪去那曾经的稚嫩,去面对这真实且残酷的世界。


随着不断的成长,我们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我们的快乐也越来越少。少到记忆里的快乐大多还停留在儿时,长大后视乎悲伤更容易获得。生活不如意十有八九,很多时候那唯一的如意,也被八九的不如意磨灭和打破。


成年之后的快乐越来越难,越来越少。其实归根到底,跟年龄并无关系,使我们不快乐的是我们的欲望。无休止的比较,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使我们的快乐成本越来越高。


回想一下,那些曾经的快乐,是不是皆因我们知足常乐?“贪心不足蛇吞象”是我们长大后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因为每个人都活在一个定式之中。弱肉强食的社会里,处处充满了竞争与比较,因此我们也都活在了比较的定式之中。


凡是皆向外求,而忽略了向内求。“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你看比来比去,比得过还好,比不过势必伤心难过,最终磨灭了心气,成了砂砾,何必呢?与其苦苦外求,不如回归根本,学会如何取悦自己。凡是只与自己比,相信自己是明珠,不断地发自己的光,没有什么比做自己更重要,也没有什么比取悦自己更重要。


我们要成长,但是成长的应该是智慧、技能、心智、取悦自己的能力,而非以放弃快乐为代价的比较、抱怨、放弃的速度、无休止的欲望等等。来一次不容易,别让那些带不走的和年龄限制了快乐,一辈子做孩子也挺好,积极又快乐。


四、谁还不是宝宝了?


儿童节其实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就像之前流行的那句话:“谁还不是个宝宝了?”。若抛开年龄的限制,我们每个人都还是个孩子,都有童真的一面。


年龄的成长,限制了我们很多的行为,也容易活在别人的嘴里。所以不要总拿年龄说事,放开点,在法律和道德规范内,做点孩子会做的事,做些孩子会做的行为,既能娱乐自己,又能娱乐他人多好.


我就经常看喜洋洋、熊大熊二、滑滑梯、拿个小桶去捞鱼等等,干小孩子干的事,和他们一起玩,又开心,又有趣多好。做一辈子的孩子,过终身的儿童节,挺开心的(此刻我叼着棒棒糖、喝着AD奶)。


限制我们的从来不是年龄,而是心境。“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内心富足快乐,又怎么需过多外求?避开世俗的眼光,做自己,管他多少岁,我就是个要过儿童节的宝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儿童节   多好   定式   泥鳅   甘蔗   红薯   美文   儿时   童年   年龄   欲望   记忆   简单   宝宝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