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大国医王士雄家族,(二)四世同堂,两代兴衰

引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不为五斗米折腰

今天咱们接着从第三视角来旁述历史,看中医世家王氏一族的兴衰。

(以王士雄舅父俞桂庭的手记为主,各地县志为辅。)

上回讲到王学权被当地官员排挤,最后举家迁往杭州。

而究其原因就是那位盐运使司运同的小儿子横闯医馆,哄打病患致使孕妇摔伤,王学权挺身而出将其赶出。

解密大国医王士雄家族,(二)四世同堂,两代兴衰

从文献中我们得知,曾在对抗官宦时期有多人劝王学权低头,但都被其婉谢,可见这位王老爷子的决心。

最终,王学权在强压之下硬是保住了王家在中医行的名声,也让那群官宦知道了王氏一族的风骨。

然而老话说“富不与官争”,在于官宦争锋期间,王家元气大伤,为了子孙后代考虑不得已举家迁居。

解密大国医王士雄家族,(二)四世同堂,两代兴衰

而王氏一族此次迁居杭州却使得王家开始走向没落。

三代同心

王氏一族在盐官时元气大损,此次迁往杭州后王学权肃正家风,将门内以前混日子的杂工都请回了,同时劝诫家人收敛心性,谨遵古训。

而王学权大儿子王永嘉,也就是王士雄的爷爷,天性纯孝且深得药行之理,为了维持家里药材商道常年奔波在外。

而王永嘉的儿子也就是王士雄的父亲,虽然年幼但少有祖风、有勇为善,不论为人还是医术都是家族小辈中的佼佼者。

解密大国医王士雄家族,(二)四世同堂,两代兴衰

在这样的三代人共同努力下,王家在杭州很快就站稳了脚跟,逐渐恢复往日的繁盛。

此时,一段缘分正在靠近王家。

当地俞家看王家三代为人,心仪其贤。将家里的四姐嫁给了王士雄的父亲。

时嘉庆丙辰年,1796年。

解密大国医王士雄家族,(二)四世同堂,两代兴衰

几年后,王学权逢古稀之岁,而王父也迎来了第一个儿子。

王学权大喜,将家中新盖的房子起名为“重庆”

这也就是后来《重庆堂随笔》名字的由来。

解密大国医王士雄家族,(二)四世同堂,两代兴衰

然而,正在逐渐散发生机的时候,王家却又遭横难。

王父的妻子在这几年间共生了三个男丁,但都不幸夭折,王家陷入了莫大的悲伤之中。

连续几年,王家再无添丁

解密大国医王士雄家族,(二)四世同堂,两代兴衰

四世同堂

当小编了解到这里的时候,不禁感叹命运。

王学权身为一代名医,在我们旁观者看来,也终于在暮年看到了王氏的未来。

就在王学权八十岁大寿,也就是嘉庆戊辰年三月五日,一位被历史铭记的中医大家诞生了。

两代大医,相隔八十年岁月终于迎来了新老的交替。

解密大国医王士雄家族,(二)四世同堂,两代兴衰

这位被载入史册之人,正是王士雄。

王学权看着还在襁褓中的王士雄,百感交集,四代人共同见证了王氏一族最为繁盛的时刻。

当时王学权看到王士雄时有话被记载在册:此儿与祖同架子,必得祖之寿。

正因如此,王士雄的乳名为,龙。

解密大国医王士雄家族,(二)四世同堂,两代兴衰

同年,王学权开始撰写《随笔》一书。其书或抒心得,或采名言,皆发人所未发,洵贻厥之嘉猷。

两年后,《随笔》一书还未成稿,王学权便撒手人寰。

一代名医自此故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嘉庆   夕阳红   永嘉   秋月春风   国医   官宦   繁盛   杭州   重庆   兴衰   名医   元气   美文   随笔   为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