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身边极度聪明的人是什么样子?

恭恭敬敬,老老实实。


这不是说“优秀品质”。


而是极度聪明的人更容易发觉面前这人不能等闲视之,其概率越大于一些自以为“我不可能那么错”的蠢蛋。


级别越低、阅历越少,越容易以为床头捉刀人不过是个保镖。


能凭一两句话,察觉那些话背后的分量和要害的,不折不扣都是聪明人。


不是小聪明——往往反而学历越“高”的,自认为很聪明的,会误判;而是真聪明——那些历经沉浮、看尽荣辱、真正话事的,知道那些话是指向什么地方。


越是后者,在说话人面前越会自然恭敬。


我也不能不佩服ta们的直觉和洞察力,能从这么轻微的点到即止的话里面看见真正的意思。


这些人能坐上自己现在的位置,实实在在不是白来的。


其实到了一定的地步,人说话的分寸是非常微妙的。不懂的人会完全不懂,而且还会很容易想反想歪。


那些话可以说是有意双关留有余地的。


你有这个阅历、这个境界、这个智力、尤其是有这个德行,你才会说出对方等待的通关密语。


对方说出这么句话,一般会有十几个被预料的答案,其中每一种都会透露出你的心态、你的见识、你的洞察力以及你做人的基本原则。其中只有极少的几种,是可以得到进一步对话的资格的,否则就会被悄无声息的取消资格。


如果被取消了资格,那么在你眼里,对方会是一个你连印象都留不下、名字都记不住的人。你也不会知道你到底错过了什么。


那些极度聪明的人能听得出这些话里隐含的功力有多深,即使一时想不到怎么妥当的回答,也会本能的紧张和保守起来。


会转用敬语,用谨慎谦卑的姿态,如对大宾。


要想通过这层试探在现实中是非常难的。


所以,站在一个常年用这办法过滤人的老师傅的立场,奉劝你们长期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年轻的时候,对陌生人,宁可错误的敬畏,不可以错误的傲慢。


前者得到的远比后者多。


有时候会在你自己不知道的、不经意之间改变你的整个命运。


这个到你四十多岁的时候,慢慢的会懂的。


现在无法精确的掌握尺度的时候,就无脑的执行——宁可错误的敬畏、不要错误的傲慢这种宁枉勿纵的安全策略,这是一种基本的及格水平的聪明。


在知乎知道要这样做的,严格意义上还不算那么难。


因为现实中做到这一点的人,根本没机会先看到这个账号下的这些答案。


ta们的挑战比你们大得多,往往凭的是一两句话。甚至仅仅是一句话没说,仅仅只凭对ta们的话的反应和表情。


看到这些东西之后而知道在这位作者面前讲话要收敛点,并不算难。


甚至只是看了一篇、没有看任何其它一篇就对作者敬畏三分,也没有现实中的这些人难度大。


因为现实中说话门槛比这高很多,基本上你们看到一整篇的的,对ta们只有完全没有加重语气对的一句话,而且既不会重复、也不会解释。


你们不要以为这是自抬身价,而是拿自己给你们一个实际例子,告诉你们世事凶险。


其实跟你对话的每一个现实中的陌生人,都可能是在这样说话。


所以你们要用心去听。


别以为对方坐席里坐在末座、说话最少的那个肯定是小助理。


不知多少实际控制人名片上印的是“项目助理”。


每一个人都要当作耶稣来对待。


我来举一个实例,让你们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具体过程,而又如何知道对方聪明的。


比如对方充满自信的阐述了一个方案,abcdefg。


我说了一句——“这个方案里如果d步骤出问题,你可能会非常被动,考虑到决策周期,如果d步骤结果不如预期,你会大概率的造成违约。还要考虑一下xxx因素可能导致结果并非如你设想这样可靠的可能性。”


蠢人就会大声质疑“你谁啊”“你什么资历啊”“你凭什么怀疑我”……


会激动的一五一十的再说一遍D步骤如何合理。


这非常平常,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是这个反应。


但是我坦率告诉你们,这个反应做出来,我回去就会叫人撤资。


理由有二——


在我说这句话之前,其实我给过你察觉我的判断力、说话习惯、说话份量的机会。其实甚至还不止一个。


这类似——留下了一些你一查就知道不那么简单的东西。


你不查很难知道,但你浅浅的一查,虽然无法确切的知道水有多深,但至少会知道没这么简单。


但你这个反应显然意味着前面留给你的线索你没注意。


这就是“中人之资”已经帽子戴牢了。


而在这个关头,你没有迟疑一下,去想想“为什么这人单独挑出d环节来”,去看看为什么在场其他人没有你想象的那样站在你那一边齐声呵斥,去思考一下为什么甲方团队一声不吭,任由这个人说话,而是直截了当的自认为是对方水平低,“不理解你的伟大设想”,


——你就是等而下之。


你死都不会知道你是怎么死的。


你要是这时候哪怕知道下意识的留三分余地“这个我们再核实一下”,那么你算尚可挽救,只是需要再提醒得明显一点(往往也会得到这种提醒)。


你要是沉默片刻,自己默算了一遍,说“的确,这里面可能有某些东西的假设过强了,至少在xx、xx、xx三个命题上,需要再具体实验证明一下。不知道您觉得担忧的是不是这几点?”


或者“不错,这里确实可能还有一些问题,但是考虑到工期和成本,综合来看,我估计现在推进的风险总体上可以管理。我有ABC三个中间阶段和DEF三个补救措施,盯住这个变数。您是否觉得这解决了您的疑虑?”。


你的得分会更高。


又或者,你拿出了更多在之前没有列出的论证,从另一个路线证明现在决策的合理性,或者指出其他的价值维度,并且保持就教的姿态。


一样得分。


或者干脆,“您是否知道什么能说明这个预期有问题的信息”,你得分至少及格。


某些人不会随便说话。


说到上文这个程度,其实根本不是“可能有问题”的意思,而是对方已经看到了确切的问题。


那个“xxx因素”你如果去谷歌一下,或者行业界打听一下,就会知道这几个字不是随便说的。


但这话能充分的试出你是不是过度自信、是不是过度软弱、已经没有勇气考虑其他的可能性。


我已经看到有人说“这样得多累啊”。


想不累,你在家打游戏不好吗。


年轻的时候这样累个十来年,你会习惯成自然,毫不费力的这样做。


尤其是你出的计划会引人咳嗽这一声的概率大为缩小。


不怕累,累半辈子。怕累,累一辈子。


你没得选。


另外,“试探”你的人其实不会像你想的那么不公平。对方也会顾忌错失良才的损失。


所以沿路是留了很多面包屑,会给你很多机会去自我怀疑的。


只有你全部都错过了,而且错过的方式非常能说明问题,对方才下结论的。


说句实话,对方团队里看得懂这些线索的人,绝不会觉得老大对你“太苛刻”。相反,ta们普遍会觉得要是ta们自己,早就判你出局了。


ta们自己都明里暗里给了你非常多的线索,有些简直相当于把答案写在你鼻子底下了。但凡有任何一个你没如此傲慢而轻易的否定,你都走不到最后这一步。


等你被最终判出局走人之后,这些人不但不会觉得惋惜,反而会忍不住吐槽——“老大你给人机会太多了”。


这才是残酷的真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人面   聪明   洞察力   敬畏   阅历   傲慢   美文   概率   线索   步骤   说话   错误   答案   身边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