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一抔黄土

乡土散文:一抔黄土

一抔黄土 ,两行清泪

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地,因为出生在哪里是祖辈的恩赐,无论你是生在江南水乡的苏杭,还是白马秋风的塞北,先辈都在我们的身上打上了深深的地域烙印。

我的家乡,甘肃静宁,祖国的大西北,一个以苹果而闻名全国的地方,我在这个偏僻的地方出生、生活、求学,家乡的山水与人文环境将我塑造成了真真切切的静宁人,静宁人的相貌,静宁人的语言,静宁人的为人处世方式,黄土堆里长大的我见证了家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而这些都将是我心中永恒的回忆。

干旱贫瘠的家乡在许多人眼中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可在我眼中它却是那么的秀美迷人,四季变着法儿的在展示它旖旎的风光。春天伴随着布谷鸟的叫声迎来了家乡父老乡亲辛勤的春耕,夏天夜晚的蛙声你一“言”我一“语”地卖弄自己的歌喉,秋天忙碌的身影昭示着今年的好收成,冬天的雪夜里人们围着火炉聊着古今故事,袅袅炊烟,小小人家,家乡人真正过着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

乡土散文:一抔黄土

长大后渐渐地离家乡越来越远,家乡的春夏秋冬仿佛已经忘记了我这个离乡的游子,每当午夜梦回,总是泪湿沾巾,看到的都是家乡的亲朋好友和山山水水,它们好像在呼唤着我归来,肉体在异乡漂泊,灵魂早已归去,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人们的肉体可以随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走遍大江南北?可灵魂呢?它能否跟上我们行走的步伐呢?

家乡青砖黛瓦、土坯木梁的老屋早已被高大明亮、舒适宽敞的楼房取代,可住着的楼房永远嗅不到土味的气息,柴火做出的特有饭香味也慢慢找不到了,爷爷奶奶去世后一家人围着炕桌吃饭的场景再也找不回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亲切的家乡话,熟悉的黄土高原,每当你靠近时,内心是那样的激动,又是那样的不知所措。杜甫诗曰: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以前读来觉得杜甫有点做作,觉得离家乡越近,心情应该是兴奋不已,因为终于能放下蹩脚的普通话,可以毫无顾忌地说着纯正的家乡话,怎么会胆怯不敢问人呢?当你历经外出求学、外出工作再次回到你那个熟悉的家乡时,仿佛一切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在这里生、这里长,可为啥当我再次返回时却有些许陌生呢?我担心家乡人认出我来,可又担心家乡人认不出我来,这可能就是“不敢问来人”的真正原因吧。

乡土散文:一抔黄土

细数想来,现在待在父母身边的日子真的不多了,待在家乡的日子也是屈指可数,当我偶然回家,看到曾经那些健康的老年人已经是耄耋之年,有的已经黄土覆身,当我看到同龄人的孩子喊着我叔叔,我却认不出他们时,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不过好的是我看到他们,就想起了他们的父辈,我的父辈,我们都在这片黄土地出生,他们是我们的希望,是黄土地的下一代继承人,养育过我的黄土地将继续养育着他们成长、求学、就业、成家,生生不息。

这片黄土地留下了我的魂,无论在哪,我始终牵挂着这一抔黄土,因为它的下面埋葬着我的至亲,它的上面生活着我的至爱。


审阅:孙宝健

简评:文章结构完整、感情真挚自然,字里行间都能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真热爱与真感情。读罢让人感叹,在工业化的今天,天涯何处无乡愁呀!

终审:严景新


作者:刘海兵

编辑:卜一


本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静宁   黄土高原   炕桌   木梁   耄耋之年   家乡人   黄土地   家乡话   父辈   杜甫   乡土   黄土   楼房   美文   来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