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人世间最美风景 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朋友圈里,有人问我,最近在公众号一直发表“回家,人世间最美风景”系列文章,是思念戍边的儿子了,还是老娘想念军营的孙子啦。

我说:是,也不是!

回家,人世间最美风景 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回答“是”,是因为的确如此,父子连心,祖孙挂念;回答“不是”,是因为万千家庭同此一理:每逢佳节倍思亲。

漫说我们芸芸众生,即便是神仙也莫不如此,难能 “免俗”。飘逸浪漫如“诗仙”李白,也一样有想家的时候。不同的是,“诗仙”的世界,更富诗情画意,更加婉转幽怨,更能诱发共鸣。

回家,人世间最美风景 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谁人不起故园情

这首《春夜洛城闻笛》,是“诗仙”李白的思乡之作。时年34岁的李白,客居时称“东都”洛城的洛阳,在客栈里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诗的大概意思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荡,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乐曲声中,听到送别的《折杨柳》,心头一紧,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油然而生呢!

回家,人世间最美风景 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好吧,也让我们随着悠扬千年的笛声,来感受一下“诗仙”当时的常人心绪吧:

第一句,“谁家玉笛暗飞声”。玉笛,就是玉制或者锻玉的笛子;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已是夜深人静,诗人独居客乡,辗转反侧,忽然听到几缕断断续续的笛声,立刻触动了诗人的思乡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自飞来,表达了几重意境:笛声暗自飘来,似乎有意为之,为羁旅他乡的人听,以撩拨他的离愁别情。暗字与黑夜相呼应,极言这样的笛声是摸黑而来,不速之客,悄悄进村。正因为是暗送,所以不知道是谁家,也不必追究是谁家的笛声。也许真的有笛声,也许这笛声压根不存在,只是对家乡思念极甚时候的幻觉幻听罢了。如此锻字炼意的精当,恰恰反衬出对故土的渴望。

回家,人世间最美风景 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第二句,“散入春风满洛城”。这暗夜飘来的笛声,散入春风,飘满洛阳全城,仿佛,无处不在,无所不闻。这自然是李白习惯性的夸张。

世上最牛逼的吹牛,就是不露痕迹,不动声色的不着边际,直吹得连自己都深信不疑,痛哭流涕。听的人,要是不泪水涟涟,情有戚戚,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心存善念。这方面,李白,当然是最为浪漫的一等一高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估计就是听闻笛声而引起的吧?嘿嘿,这个可以有。

“散”字更妙。散,是撒开,均匀的意思。笛声暗自飞来,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问东西,无关南北,似乎笛声也是春风的一部分。你说说,这个散字,是不是妙不可言到没朋友呀。当然,因为春风化笛声,以下的“满”洛城也就顺理成章,不足为奇啦。李白借助春风让笛声传遍全城,可不是在白描夜景,而是浓墨重彩夜深人静之时,他的无眠之夜,无眠之思。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哦,原来如此,李白的心思全在这里呀。

回家,人世间最美风景 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第三句,“此夜曲中闻折柳”。“折柳”,折柳相赠,是古人惜别相送的习俗,“柳”与“留”谐音意趣;“折杨柳”是乐曲名。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说的就是“折杨柳”的笛子乐曲。春风吹来的笛声吹奏的是离情别绪的折杨柳,这怎能不让人泛滥起对家的思念呀。

回家,人世间最美风景 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是哦,“何人不起故园情”。这种矫情,简直就是水到渠成,天衣无缝。明明知道他在催泪煽情,却又深信不疑的泪眼婆娑。这就是文学的力量,这就是“诗仙”的浪漫。

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终其一生,足迹遍布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山川秀丽熏染着他的仙风道骨,还是他驾云驭风的语言天赋壮美着脚下的热土,为后世留下无比瑰丽的诗词华章。这个,真的是剪不断,理还乱,兼而有之吧!

饶是如此,他也想家,思恋着故土。

回家,人世间最美风景 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那么,您对故土的思念,有可以分享的“桥段”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故园   玉门关   洛阳   故土   笛声   笛子   深信不疑   全城   李白   杨柳   乐曲   夜曲   美文   人世间   春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