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散文:故乡的那口老水井

乡情散文:故乡的那口老水井

乡情散文:故乡的那口老水井

文:张宗龙

小时候村里有一口老水井,在村子的东南方向,紧挨二大爷家的大门口。高大的井台长满绿绿的苔藓,圆圆的井口被井绳勒出明显的印痕。井沿四周的石头被磨得溜光水滑,有几层台阶通到路面上,台阶被凿得很粗糙,那样能防止滑倒。旁边有一棵高大的槐树陪着这个古老的水井,槐树遒枝苍劲,树冠茂盛,村里人没人说得清是先有了这棵老槐树,还有先有了这口老水井。也许树和井是一对恋人,从一开始就在一起了。树根盘绕着水井,树冠遮蔽着井口;井水滋养着树根,井沿仰望着枝干。老水井养育了全村的老少爷们,大槐树见证了村庄的兴衰更替。

小时候的村庄,没有现在这样整齐。那时东边两家、西边几户,散散乱乱,围着一个大大的池塘建开去,有的人家门口正对着大街,有的人家要穿过长长的胡通才能走到大路上。东曹东和东曹西两个村紧挨相连,中间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沟从北向南哗哗地流着,老辈人把这条小河沟叫二道河子。清凌凌的河水发源于北边的山上,向南流入了大沙河,最终流进几十里外的微山湖。河两边长着青青的芦苇,一种不知名的水草开着蓝莹莹的花儿,河内无沙无泥,全是光滑的鹅卵石。河水清亮见底,人人喜爱,小孩子在河里玩耍,妇女们在河里捶衣,姑娘们在河里洗头,牛儿也常常来河里饮水。一到晚上蛙声四起,虫鸣啁啁,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不亚于江南的水乡。河水欢快地流淌,村人愉快地生活,二道河子见证了我的童年时光。后来随着北山上建设水泥厂,小河断流,经过一轮村庄的规划建设,这条小河沟不见了。

那时村里水多,村中那个大大的池塘就是人工挖出来调节雨水用的,雨多了蓄水,天旱了灌溉。池塘很大,四周用石头砌着河堤,有歪斜的台阶能下到水跟前。大池塘旁边还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小水塘,里边养着一群群的鸭鹅,一些柳树栽种在池塘四周,是我们村夏天乘凉的好地方。村庄的南坡比较低洼,沟沟壑壑的常常流淌着溪水。这些水可以灌溉庄稼、洗衣冲澡、满足牲口饮用,但村人们喝的水却全靠村里的那口老水井提取。

当时全村就这一口可吃的水井,家家都需要挑水吃。井沿边是我们小孩子玩耍的地方,也是女人们聚集的中心,他们饭前饭后,或早起临睡,都会挑着水担,拿着针线,到水井旁聚集,先从井里把水桶打满,再东家长西家短地边啦家常,边挑着针线,那是她们惬意的时光。等她们听见生产队长的哨音上工去了,村里的老汉才会挑着水桶,挑着井水浇他们那心爱的菜园。那时种粮食的土地是集体的,但每家都会分一小块自留园,可以自主选择种什么菜。自留园就在老井的南侧,家家种的是辣椒茄子豆角芹菜一类的青菜,一畦畦地喜煞着人。土地里的庄稼收成常常不好,但哪家的菜园都很高产,老人们最爱到菜园里摆弄,常常把地里的土坷垃捏的象面一样细软,家里的农家肥上了一遍又一遍,浇园的水都要用井里的甜水,那青菜能长不好么!

半大小子不吃十年闲饭,及至我们到了七八岁上学的年龄,挑水就成了我们的重任。放学后我们常常不等大人安排,就挑起水桶去老井里打水了。那时我们的伙食不好,个头普遍发育得晚,扁担挑在肩上,两头挂水桶的细长链子还要打个折才能把水桶挑起。到了井沿,我们学着大人的姿势,用粗粗的井绳把水桶放到井里,只听“卟嗵”一声脆响,水桶亲吻了水面,我们象大人一样,拽着井绳前扯一下、后晃一下,那桶好象在和我们捉迷藏,只在水面晃荡,就是灌不进水。这时大人就会手把手教我们,要将水桶尽量前移,然后顺着巧劲向后下方猛一用力,那桶才会被扣进水面,把水灌进桶里。我们也才知道啥事都有技巧,光看不练是掌握不了的,“绝知此事要躬行”,让我们有了更深的理解。

打满水,贪玩的我们常常还要玩一阵子才回家,我们在井边玩跳房子、跳皮筋、扔沙包,饿了就跑到菜园里拔棵脆脆的萝卜,喝了就喝一口刚打上来的井水,那井水甘甜清洌,比现在的矿泉水强多了。玩累了,挑着井水回家吃饭,常常得到大人的夸奖,说我们能为父母分担了,我们便觉得很有成就感。冬天到了,井沿边湿漉漉地开始结冰,变得梯滑,我们在挑水时变得小心翼翼。那时有的人家还用着陶罐挑水,有时一个踉跄,那陶罐碰到石头就破了,回家少了不了一顿抱怨。有的陶罐被碰得裂了缝,大人也舍不得换,而是拿到焗盆焗锅的地方,焗上几道箍子,接着使用。有的那洋铁桶太大,我们只能挑一半水,趔趔趄趄、摇摇晃晃,到家时水往往又洒了一半,为防止桶里的水洒出来,有时我们就到菜园里拔些菜叶放在水上面。

在离老井不远的地方,还有一颗老梨树,到了秋天,金黄的鸭梨挂满枝头,又是另一番热闹。那棵树长在别人家的院墙外,属于生产队所有,所以在梨子成熟的时候,队里就把梨子统一收下来,一堆一堆地分给各家各户。孩子们平时很少吃到水果,待到几个黄灿灿的鸭梨到手,便赶紧拿到井边,打上清洌的井水,洗净清脆的鸭梨,咔嚓咔嚓吃起来,井水旁的欢声笑语便久久不会散去。

后来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家家打井或钻机井,户户安装了压水机。压井机里倒上一瓢引水,吱呀吱呀地一压,清凉的井水就流进了桶里,我们再也不用去挑水了,村口的老井旁渐渐失去了往日的欢乐,后来老井周围被规划盖了房子,把老井填埋了。

村里的老水井,是我们童年的乐园,有我们劳动的初体验,承载了我们美好的回忆,也养育我们长大成人。如今,我们远离家乡,早已喝上了自来水,但我还是常常想起家乡的老水井。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愁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水井   流进   井绳   鸭梨   陶罐   河沟   井水   槐树   乡情   菜园   水桶   河里   池塘   美文   村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