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散文:麦浪滚滚闪金光

乡情散文:麦浪滚滚闪金光

乡情散文:麦浪滚滚闪金光

文:杨晓光

位于冀东地区的昌黎县,六月下旬进入小麦收割季节,若按照阴历节气尚处在五月份,故而人们将麦浪滚滚、麦香飘逸的抢收抢种三夏大忙季节,习惯上称之为五黄六月。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初,我就读于晒甲坨公社四村小学。一到割麦季就放十天的农忙假,学生们回到所在生产队参加收麦劳动。

农谚云“秋熟一时,麦熟一晌。”只需一个阳光强烈的晌午,麦子就能收割了。收麦子的时候,每天天刚麻麻亮,我们小学生就跟着社员一起上工割麦子。早晨太阳还没升起,趁着凉快多割上几垄。我跟在大人后边,一开始劳动干劲十足,边割麦子边唱歌:“我是公社小社员呐,手拿小镰刀呀……”割着割着就显得后劲不足、力不从心了。

大人们割麦像打仗似的,不一会儿就放倒了一大片,他们割的割,捆的捆,装的装。我在割麦现场不仅干不出多少活,反倒碍手碍脚的,一旦不小心割破手指,更是给大人们忙中添乱。于是指派我跟着车把式的大车踩麦卸车。

我和车把式的儿子是同学,由于我在庄里辈分大,所以与叔叔年龄的车把式称兄道弟。他用三齿木杈将“麦个子”挑起来,叉到车斗里。我负责在车上码放整齐、踩踏实落。别小看踩麦车,这里面也有门道。若是踩车有经验,就能装得多,码得高,又实牢,又稳当,车不会翻,麦个子也不往下掉。要把捆扎结实的麦个子均衡地装上车,好比砌墙压砖缝一样,将麦个子颠倒着茬口层层铺排整齐,前后左右都要保持平衡。

为了增加载货量,车把式徐大哥在车帮缝隙处斜插上粗实的橼子,这样既增加了车斗宽度,多装麦子,又能够很好地防止麦个子滑落。踩车要与装车的配合默契,我把一捆一捆的麦个子,一层一层、一颠一倒地码起来。随着层层加码越装越高,要慢慢收窄,整体上像一个梯形。从一开始就要装得规规矩矩,踩得踏踏实实,始终把重心放在车厢内。踩好了能一帆风顺拉到打麦场;踩不好,在路上遇到坑洼有可能歪倒甚至翻车。

一开始我只是将麦个子码整齐,还算挺轻松的,码到一定高度时,我就得蹦着高、跺着脚踩车了。在车把式徐大哥的指挥下下,我边码边踩,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忙得陀螺一般提溜转。麦个子一层层垛好,收了顶,再用绳子绑牢,就可以拉到麦场里卸载了。麦车顺着路上的车辙,压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在阳光的涂镀之下,象一尊移动的雕塑。

那时我十岁左右光景,长得敦敦实实。大人们越干越有劲,我们小孩子也不甘示弱。到场里卸完麦车,端起水瓢咕咚咕咚喝一瓢放了糖精的井拔凉水,再跟车回到地里装下一车。麦田里,村道上,打麦场上,到处都洋溢着父老乡亲喜悦的说笑声,到处都能嗅到成熟的麦穗散发出来的阵阵清香。在一趟一趟运麦子途中,经常看到一种红翅膀的蚂蚱,飞起来像扇动着两个小红扇子,打竹板一样“嘎达嘎达”响着飞向远方。

“麦浪滚滚闪金光,棉田一片白茫茫。丰收的喜讯到处传,社员人人心欢畅……”这几句好听的歌词,来自一首叫《麦浪滚滚闪金光》的歌曲。歌词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农村的丰收景象,以及农民喜气洋洋的欢乐气氛。

祖国的发展一日千里,日新月异,农村亦是其中的一部分。现在都是联合收割机开进麦田收割小麦,机器过处,脱粒的小麦已装进了汽车车斗,小麦秸秆也已经粉碎还田,农民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辛苦劳作了。如今又到了父老乡亲收获喜悦的麦收时节,我不由得想起童年那些难忘的劳动场面。尤其是踩麦车的情景,就像播放老电影,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愁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麦浪   乡情   昌黎县   庄里   麦季   载货量   车把式   飞起   打麦场   父老乡亲   社员   乡愁   麦子   美文   小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