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成器皆因父母从小教育培养不尽心

从十月怀胎到孩子呱呱坠地,把它精心教育培养成人,是做父母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人一生奉献家庭和社会应尽的义务。现在许多年轻人由于社会生存发展竞争压力大,再加上不愿吃苦操心的习惯,过度依赖父母,结婚由父母全权操办,这还尚可。但生子后不该把孩子一推了之,把养育和教育权全赋于双方老人,使孩子在习惯养成丶学习兴趣培养丶吃苦耐劳精神培养、受挫折能力增强等方面,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形成,等孩子逐渐长大,在学习和工作中经不起磨砺,一大堆性格丶能力缺陷暴露出来,经不起风吹雨大,什么也干不好,也不想、不能干好,平庸平常,一事无战,成为肯老一族,终生不可能再成器。更有甚者,由于从小放纵教养,形成一身恶习,如好吃懒作,不务正业,逐渐走上邪道,成为败家子。到那时,如梦初醒,才体会到自己孩子自己教的重要,但悔之已晚。对此,呼吁年轻一代父母一定要自已孩子自己教,并做为人生头等大事。这样,对己、对人、对家、对社会、对国家都有利。现根据过来人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谈点看法,供参考。 自己孩子自己养,自己教,一定不要推给上一辈老人。一方面,由于中国人隔辈亲的传统观念,老人易溺爱孩子,由于娇生惯养给孩子从小养成一些不良习惯,不利于健康成长,甚至会成为孩子今后上学和工作成长过程中的障碍和陷阱。另一方面,老一辈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已过时,易形成误导,使孩子的发展与现代社会脱节,误人子弟。 父母要以身做则,给孩子做好榜样。父母是孩子最亲密、最直接的第一任老师。这个老师当好了,孩子的成长就会借梯再上个台阶;当不好,同样会误人子弟,甚至害了孩子。所以说,从孩子一出生,父母就应严格自律,在言行、习惯、接人待物等方面高标准做好示范,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要注重孩子的兴趣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要引导孩子在读书、劳动培养兴趣,使苦养成热爱读书、劳动和自己事亲历亲为的好习惯,孩子将会在今后成长中终生受益。 要注重孩子的思考教育。从小培养他的观察事物习惯,凡事有好奇心,多问为什么,而且逐渐养成知好坏、辩是非的能力,使其逐步成长成熟,有利于孩子内心的强大。 要注重孩子的交友教育。从小灌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交友理念,从小养成交好友、益友的好习惯,从优秀人身上汲取营养,助己成长,这孩子定有出息。同时,对孩子从小交友圈密切关注,严格把关,并帮其及时清理,确保他的成长环境健康无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悔之已晚   父母   孩子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邪道   不成器   尽心   美文   终生   注重   不好   老人   兴趣   习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