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途末路之前,幸有好友相伴,柳宗元,你的山水有人懂

《小石潭记》作为中国山水游记的典型代表,历来都被很多名家名人品读。也是一篇优秀的文言文,更是历来被人所称道。学习本文,我们看到了一位被贬谪远走他乡的柳宗元,告别首都长安,老母陪伴远到湖南永州,告别亲友,故土难离,水土不服,老母亲半年后就撒手人寰,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人生的巨变,王叔文改革失败,政治改良的失败,我们感觉他内心的心灰意冷,也感受到了他积极乐观面对人生的坎坷多舛,不言放弃的人生中年,虽然人生过半,但是还对国家有希冀,对待国家还是有作为的,但是远走他乡,只能在遥远的陌生地默默的祝福国家,祈祷国家国泰民安。山河无恙,江山依旧,可是昨日不再,我们都已经不再是昔日的谦谦少年,只能在不远的岁月的无痕青春依然健在。

有人认为文章的第五段应该删除,与中心无关,只是记录当天和他同行的人都有谁,对于文章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

但是笔者认为这是不对的,文章的第五段是不能删除的,文中一共有六个人参与了这次游览的全程。但是除了作者,其他人真的能删除吗?

第一类人:吴武陵 龚古这两个人都是作者的好友,尤其是吴武陵,他是作者的好友,而且同是被贬官到湖南永州的好友,他们两个都是饱读诗书的读书人,二人都被贬官,二人的处境和心境都是相通的,二人都是有报国之志却而没有报国之路的悲苦的读书人,就像苏轼和张怀民一样,二人都是贬官之人,在山水相通的湖南永州,二人心中不免多了一份苦闷和心急,多了一份对国家的担忧.这份知己难得,这份真情难获,这份真意难修。

第二类人:余弟宗炫,像我的弟弟的一样的亲人,可是说在异域他乡,谁能与我相伴,谁能常伴我的左右啊,原来只有亲人,原来只有至交,同族的弟弟,一袍兄弟,我们只能陪伴柳宗元在永州的山水中徘徊,畅谈,怅惘,在流恋的山水中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书写自己的济世情怀,在寂寥清静地之所寻一处安静雅居之所,在混乱污浊的时间找一所清流宜居之处,有亲人的陪伴,柳宗元的旅程不会孤单,家中老母亲陪同自己从陕西西安到湖南永州,不远千里,舟车劳顿,水土不服,老母亲半年就离开了人世,面对亲人的离开,老人的过世,人到中年的柳宗元只能寄情山水,原来山河无恙,祖国无忧,只有自己的亲人才能陪伴我们走完人生的前程,这就是人世间的亲情无价,愿一路相伴,此生足矣!

第三类人:崔恕己崔奉壹。在水土不服的他乡,我们无法知道柳宗元的内心是什么样的,是纠结,是愁苦,是伤感,是悲痛欲绝吗,我们不得而知,当事人的内心与心绪,他只能寄情山水,林荫树下留下自己的脚印;他只能移情于景,岸边溪畔镌刻自己的情怀;他只能推目特写,石畔竹中冥想自己的情思。呜呼,时也,命也,不曾远离也。走进山水,需要一位向导,游览名山大川,需要一位老乡的引领。恕己和奉壹的出现,看似不合情理,却是情理之中,因为二人都是当地人,知道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当地的人情世故。二人也知道当地的名小吃,名胜古迹,也知道当地人的生活起居。所以二人是不可缺少的,可以说柳宗元等人能在湖南永州遇到崔氏兄弟也是一种幸运,二人的坦诚相见,二人的周到服务,二人的关怀备至,给心伤的柳宗元心中多了一丝慰藉,给新到此地的柳宗元带来了一丝可贵的真诚。

真心羡慕柳宗元,在此地此刻留下人生的妙笔生花,在此等悲惨境遇中遇到自己的知己好友,老乡和同伴,真是信也,雅也!如此快哉,甚好。

潦倒人生家门丧,

浊酒一杯千里外。

老母陪伴罹患苦,

至今心伤有谁知。

幸得好友常相伴,

偶遇同乡不肯欺。

同游石潭山水画,

共赏祖国江山秀。

离心片片谁人知?

热情滴滴入溪流。

石畔清风游人醉,

游鱼细石空中游。

慰藉心中贬官苦,

本想一醉解千愁。

酒醒方知岁月忧,

人生再无颠簸苦,

皓首不忍离别伤。

两地悲苦此时休,

但愿后人能感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山水   好友   江山   远走他乡   穷途末路   水土不服   悲苦   读书人   慰藉   美文   祖国   亲人   内心   心中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