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大挂钟——《大机车》连载之十五

那座钟如今早已成了古董,虽然依然在走,却回荡着历史的声音……

在大连机车厂正门口有一棵老槐树,远远看去,它高大,硬朗,丰满,壮硕,盘根错节,直指苍穹。冬天里,它枝干挺拔,倔强地任凭寒风粗暴的肆虐侵扰;夏天里,它枝繁叶茂,温柔地倾听着鸟儿的呢喃、耳语;这棵老槐树已经默默地生长一百多年的时光了。虽然历经百多年的风雨,依然威武不屈。而一百多年前,最早陪伴在老槐树身旁的还有一个大挂钟,大挂钟产自日本,足足有一米多高。槐树陪伴大挂钟,伴着年轮不紧不慢地生长着,记载了太多这里曾经的沧桑往事。

但这棵老槐树最早不是用来给工人乘凉或者是遮风挡雨的,是为了惩罚工人时用来吊打、欺负、凌辱中国工人;而大挂钟也不是为了方便工人看时间,更不是用来装饰的,而是日本人侵略者用来给中国工人上下班打卡用的,是日本工头专门为监察中国工人订制的。在日本侵略者统治大机车工厂的四十年里,老槐树常常也被皮鞭打得遍体鳞伤,记下了那一幕幕悲惨场面,大挂钟也见证着那一段段中国工人辛酸史、屈辱史。正如一位老工人说过的那样:有朝一日人们若能破译植物语言,老槐树一定会向我们倾诉那一幕幕历史的悲剧。

1996年10月,大机车工会曾在老槐树旁设立了一个牌子,历史的见证:

“这棵老槐树是厂史中记载的工厂门前的三棵槐树之一。在日寇侵华的年代里,曾经有许多中国劳工被捆绑在树上,惨遭毒打和凌辱。为了使人们牢记历史,工厂将这棵老槐树保留下来,做为历史的见证。”

日俄战争后,大连地区沦为殖民地,日本把大连开辟为商埠,当时工商业发达,海关税收占全国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和天津,旅大地区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开发满蒙侵略东北的基地,对旅大地区当地人民施以高压奴役的殖民政策,“关东州”法律曾明文规定,对朝鲜人和中国人仍然施行笞刑,对中国工人血腥压榨,如蝗如蚁般的蝼食。

满铁在沙河口铁道工场建立了完整的管理机构和殖民统治政策,工厂员工有严格的等级区别,分为月俸者、雇员、佣员、临时佣员、见习工和徒工。场内有40余名巡警,13所守卫岗。员司由正门出入,终日开放,工人出入门只有两处,一处为中国工人出入门,一处为日本人出入门,只在上下班时间开放。中国工人出入的卡子门用管子拦成四条小道,每条小道只能走一个人,小道的中间有一个高台,出入时必须登上高台才能通过。

每天早晨,中国工人排队打卡进厂,下班又排着长队在很窄的通口处,上台阶被当成“小偷”搜身检查,稍有不舒服和怠慢,便被吊在厂门前那棵老槐树上用皮鞭子沾凉水抽打。繁重苦累的劳动没有时间限制,加班加点,通宵作业几乎是家常便饭。”工人们被迫做着如牛似马的劳动,只能吃橡子面和化学粉等。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

橡子面,半月光,草根野花度饥荒,北风吹,地不长,穷人瞪眼见阎王。

日本殖民者当局在工厂里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但大多是为了压迫剥削工人,特别是针对中国工人,设立了防卫第、劳务系等机构,镇压和监视中国工人,中国工人们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恶劣,每天工作少则10小时,多则达18小时,犹如生活在十八层地狱里一样,受尽欺负、凌辱、剥削和压迫。中日工人的待遇相差悬殊。中国工人工资待遇十分微薄,不足日本工人的四分之一甚至七分之一,伤亡事故几乎天天发生,工人的生命安全毫无保障,还经常受到日本工头的鞭笞和搜身。

当时沙河口铁道工场场长在1926年5月12日的一份报告中这样写到,“沙河口铁道工场的职工大体日本人和中国人各半,虽然技术上无大差别,而其平均工资日本是3元27钱,中国人是82钱,是四分之一的比例”。在工资差别最大的1930年,日本佣员是3日元,是中佣员是0.55日元,前者是后者的5.45倍。临时工的情况更为严重即8。1倍。日本统治者对日本工人的待遇远远高于中国工人,对中国佣员实行了民族歧视政策。日本人享受的住房和生活待遇中国工人根本享受不到。

由于日本当局的残酷统治,当牛做马的劳作使工人们普遍患有职业病,待遇低,居住条件恶劣,日本厂主和日本工人住在厂区东部的砖瓦房,而中国工人住在厂区西部被称为西官房的简易住房,或在附近用破木板和茅草搭成的窝棚,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瘟疫猖獗,日本当局以预防传染为借口,将所谓的病人拉出去杀害,当时在工人中间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你要打个肫,上山火烧埋”。

据曾经担任过中央候补委员、六大代表的唐韵超(又名唐宏经)八十年代回忆,他1917年进入满铁沙河口工厂学徒时,当时他在铆工车间当铆工,每天的工资只有三毛五分钱,仅够维持最低生活,中国工人根本没有地位,每天干活10小时以上,而工资比日本工人少好几倍,还经常受日本工头的打骂,没有一点人身自由,更不要说人权。

机车厂老职工于连杰曾经写过回忆文章《那座钟和我们的工厂》:

“那座钟是座大钟,挂在工厂正门里,足足有一米多高,上边走时,下边打卡,是日本人专门为监察中国工厂工人特制的钟。解放后很多年里,那座钟一直没有挪动过,机车青年经常被带到大挂钟前,听老师傅讲述那挂钟的故事,久而久之,那钟便成了永远的叙说,那钟的故事便成了历史的回声,叙说着那场战争,叙说着那段世界史,叙说着那段工厂史……”


敬请关注《今日头条》

跟我一起回望中国机车百年发展史

长篇报告文学《大机车》连载之十五

待续……


图1、2日本工厂主挂在工厂大门口的大挂钟

图3、“满铁”工厂电气部办公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挂钟   高台   机车   沙河   铆工   座钟   工头   大连   日本人   日本   工场   美文   中国   工人   工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