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漫谈|李文娟:指典列国之三——​大义灭亲

指典列国之三

大义灭亲

李文娟


国史漫谈|李文娟:指典列国之三——​大义灭亲


人物:

石碏、石厚

事件:

石碏(què)是卫国的大夫,儿子叫石厚。卫庄公有一子叫州吁(xū),在庄公的溺爱下,为人阴险暴戾,骄奢放纵,好谈兵用武。石厚和州吁臭味相投,交往频繁。

石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边劝谏庄公,要好好教导州吁,不能任其所为,否则早晚会闯出大祸,但庄公听不进去;另一边石碏严加管教石厚,每看到石厚与州吁肆意游猎,祸害百姓,便将他鞭打五十再关起来。

但石碏的良苦用心没有收到效果,石厚竟然越墙逃出家门,继续与州吁混在一起,后来连家也不回了,石碏已是无可奈何。

公元前735年,卫庄公去逝,州吁的哥哥卫桓公即位,石碏看到桓公生性温厚,懦弱无争,而自己也年老无力,就告老还家,不再参与朝政。

州吁与石厚发现再也无人能够约束他们,就开始谋划篡位。他们听说卫桓公要去觐见周王,便假意在城外为桓公设宴送行,桓公欣然前往。州吁与石厚在桓公饮酒之际残忍地将其刺杀,又让埋伏好的兵士胁迫众人拥立州吁为君,就这样,州吁在石厚的帮助下成功夺位。

州吁即位后,国人并不买账,民间纷纷议论州吁杀兄篡位的恶行。州吁发现民心不稳,就让石厚帮他想办法平息民怨,以坐稳国君宝座。石厚没办法,知道父亲石碏一向极有声望,就去求父亲重新入朝辅政,石碏没有同意,但说了一个可以让州吁名正言顺做国君的办法。

这个办法是:让州吁和石厚准备厚礼去见陈国的陈桓公,因为陈桓公深受周天子信任,如果能请他去周天子面前替州吁美言,得到天子的册封和肯定,那卫国人就不会再与州吁为难了。

州吁和石厚听了石碏的建议后欣喜若狂,立即备礼前往陈国,他们没想到,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他们前脚刚走,石碏便写下血书密送给陈国的大夫子针,他们一向交往深厚。石碏托子针将书信呈给陈桓公,细数州吁和石厚的弑君罪行,请陈桓公帮助卫国擒拿这两个乱臣贼子。陈国很愿意帮卫国这个忙,所以一切准备好,只等二人自投罗网。

州吁与石厚到了陈国,大摇大摆去见陈候,还未来得及行礼,就被兵士拿下。石碏获悉二人已被囚禁,便派右宰丑和獳(rú)羊肩去陈国诛杀二人。

其实,石碏是可以为自己的儿子石厚开脱的,卫国人也建议从轻处罚石厚。但石碏没有这样做,因为在国家大义面前,他的儿子助纣为虐,他不能徇私;在国法面前,他的儿子犯下了不可饶恕之罪,他不能枉法,所以州吁和石厚最终伏诛。

两个作恶作端之人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后人因此称石碏为大义灭亲的“纯臣”。


延伸阅读:

人们对石碏大义灭亲的钦佩和称颂其实是对平等权利的朴素愿望。虽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两千多年后才被正式提出,但人们心中对于平等的渴望早已萌发。石碏的行为是对礼法道义的坚守和维护,他作为执法者,履行了最基本的法治平等义务,他是为义守法,为法灭亲。

在石碏大义灭亲的三百多年后,用法令条文和实际行动来兑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的是战国时的商鞅,

商鞅是卫国人,后来到秦国求发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变法强秦之路。商鞅变法过程中,秦国旧贵族集团的利益受到损害,太子赢驷两位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便是这个集团的代表人物。他们想方设法阻挠变法,二人纵容太子触犯新法,以为商鞅不敢对太子实施刑罚,这样商鞅就会失信于国人,从而破坏新法的推行。

商鞅查实太子犯法后,毫不犹豫地处罚太子,秦孝公“大义灭亲”,默许商鞅的决定。由于太子是国君继承人,按新法规定就由他的两位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代为受刑,并以墨刑(在犯人脸上刺字)严惩公孙贾。

公子虔后来再次犯法,商鞅不畏权贵,按律处之以劓(yì)刑 (即割去犯人鼻梁),公子虔闭门不出有八年之久。这大大震慑了那帮仍想享受特权的贵族、高官,老百姓拍手称快,从此再也没人敢轻易犯法了。

隋文帝杨坚也曾大义灭亲,他处罚的是自己的第三个儿子杨俊。杨俊的名声本来很好,但他逐渐变得贪逸享乐,生活极端奢侈。为了有更多的钱财供自己挥霍享用,杨俊不惜触犯法令放债取息,盘剥百姓。隋文帝知道后对他大失所望,立即令人依法查办,受牵连被治罪的有一百余人。杨俊被罢免一切职务,召还京师接受监督。

大臣们纷纷给杨俊求情,觉得处罚太过严厉。隋文帝却说:“法令不可违背。我是五个儿子的皇帝还是天下百姓的皇帝?照你们的说法,为什么不另外制定皇帝儿子遵守的法律?周公那样伟大的人还杀了造反的亲兄弟管叔和蔡叔,我比周公差远了,怎么能够破坏法律的平等呢。”在隋文帝的重罚和监督下,杨俊再也不能享受特权和参与任何国家事务,最后郁郁而死。

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人们在实现法治平等的道路上摸索前行,无数人前赴后继,为此付出了无法估量的代价。

从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开始,到公元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正式确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人们走过了漫长的三千五百年,这一切只是为了证明: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免责声明:本号所发布的信息均出于公众传播,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号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大义灭亲   国君   秦国   公孙   国史   兵士   列国   新法   法典   法令   美文   太子   公子   平等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