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沿听雨随笔:时间长河的过客

平时周一到周五,早上六点多起床,洗漱完毕,锁上门便去上班了——公司的早餐还是很丰富的。晚上下班回来,吃过晚饭或外出活动一下,或蛰在屋里看看电视玩玩手机视频聊天什么的,很快就到了该休息的时间。而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灰尘,因光线的暗淡而视而不见,被抛在了脑后,忘却了它的存在。

双休日,例行休息。早晨的阳光透过窗户的玻璃宣泄在餐桌上、地板上,将一应的物什照得通明,脱落的头发、细小的垃圾、似有似无的尘埃,平静地躺着,一览无遗。于是,挽起袖子,拿起抹布开始一处一处地收拾。

书桌上还有几本没拆封的书,放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于是撕开包装的塑料封皮,随手自后向前快速地翻了一遍,轻轻嗅了嗅随空气飘散过来的书香。忽然想起这个动作,是不是与古代书籍自右向左展开有异曲同工之处,虽然我认字的时候早就已经从左至右书写了,但下意识地还是右手托着书脊,配合左手把书体压成弧形,左手大拇指自封底经书口至封面滑动,一气呵成。或许我们祖先展卷阅读的行为、延续了几千年的行为,才是符合人体自然的。

不经意间从书中滑落一枚书签,对,就是书签。拾起一看,很精致的那种,配有名人名言文字和图片。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但肯定是改革开放之后,一些小商小贩背着个包,手里拿着些花花绿绿的长长的硬纸片,上面印着格言警句之类的东西,在学校里兜售。那时,才知道这玩意儿叫书签,是用来夹在书里标记读到哪里的。对于作标记,一直就是把那一页的书角一折,下次看的时候展平,然后在下一个地方再一折,折来折去,很多页便都有了折痕,有时已经分不清哪是自己折的,哪是别人留下的。

书签还风行过一时,被巧手们制作成工艺品一般,特精制、特漂亮,也还被同学们当作礼物相互交换作为纪念。

随着电脑的普及、电子书的普及,看纸质书籍的越来越少了,配合纸质书籍使用的、可有可无的书签自然也是越来越少。然而,对于喜欢读书的人们来说,在手机上、平板上读着电子书,总觉得似乎缺少些什么。

荷沿听雨随笔:时间长河的过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书脊   书体   折痕   封皮   小商   名人名言   封底   无孔不入   纸质   长河   美文   电子书   标记   过客   左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