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游记

孔府游记

文/余小芳

从黑虎泉出来后,接下要去的地方是孔府。

孔府·游记

称衍圣公府孔府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通过查资料以及导游的介绍

我知道:汉元帝封孔子十三代孙孔霸为“关内侯,食邑八百户,赐金二百斤,宅一区”。这是封建帝王赐孔子后裔府第的。宋至和二年(1055年)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宋徽宗时封为世袭“衍圣公”,孔府也就称“衍圣公府”。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包括厅、堂、楼、轩等463间,共九进院落,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有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说法。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孔子生前并不富有而且很穷,生活穷困潦倒,死后他的思想,有关道德、伦理和教育思想的言论对巩固统治者的地位很有益,得到帝王的推崇建孔庙祭祀,他的子孙后代世代居庙旁守庙看管孔子遗物,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已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在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封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

我们不能一一访游,只能在导游的引领下,从中路而入游一些主要的标志性的地方和房舍。孔府大门叫“圣府”

孔府·游记

大门前的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经导游提醒,我们发现富字少一点,“章”字下面不是早而十穿日,导游给我们解释说“富不能出头,富字出头穷断头”;章下十字穿日是说孔家文章好的冲天。传说有个故事,故事很引人回味,它不但是告诫孔子的后代,也在告诫世人,日子富了要想到天下的穷人,做文要做冲天的文章意喻做事要完美。故事可从百度网上搜到。这里给大家一个网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020/11/17132703_418348581.shtml

孔府·游记

通过大门, 穿过第一进狭长的庭院,便是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 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下有阀阅承托,门柱有石鼓夹抱。正门左右各有厢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封建社会,平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

孔府·游记

重光门 入圣人之门,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此门建于明弘治十六年,门为木构,四周不与垣墙连属,独立院中,类似遮堂门。屏门顶覆灰瓦。门楣因悬明世宗亲颁“恩赐重光”匾额,故称“重光门”。重光门因独立院中,把前院和后院隔绝开来,所以又叫“塞门”。在我们家乡叫门坊。据说这样的塞门一般官司宦人家是无资格建立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享受此荣。 很多游人在这贴有门神的紧闭的门坊前照相,导游说重光门,只皇帝来了才开,还说曾经周恩来总理来时,门开了,但总理没有从中过,而是从侧面绕过去,足见总理心细,虑事周密谨慎而今,我们宿民也就只能门前拍照留念。或许能沾几许丝光微亮

孔府·游记

然后我们走进 《衙署》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颁发的圣旨,或处理家族内事务的办公之地、申饬家法族规、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文。大堂中央有一绘流云、八宝暖阁,正中的太师椅上,披铺一张斑瓓虎皮,椅前狭长高大的红漆公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印盒、签筒。

孔府·游记

左侧陈列着各种刑具与责人夹棍,让昏暗的大堂略显森严,孔圣府大堂有冤屈之灵嘛?想到此,不觉心生寒气,不敢久留。接着跟着导游走一通廊,廊两旁有长长的红漆木凳椅,有些走累的我刚想坐下休息下,导游立马说,不要坐,这是冷板凳。我只好挺了挺身子继续跟导游走,导游边走边说:为啥叫冷板凳,原来通廊里有一条大长红漆凳,称“阁老凳”。据传明代权臣严嵩被劾将要治罪时,曾到孔府来托其孙女婿衍圣公向皇帝说情,孔府主人未允。此凳系当年严阁老坐候之物。因此,也有人称做“冷板凳”,到孔府二堂最好不要试坐此凳。

孔府·游记

孔府二堂也叫后厅,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及受皇帝委托第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室内正中上、下挂着“钦承圣绪”和“诗书礼乐”的大匾,两旁立着几块石碑。其中慈禧太后手书的“寿”字碑、“九桃图”、“松鹤图”等,是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衍圣公孔令贻及其母、其妻专程赴京为慈喜祝寿时赏给的。二堂两头的梢间,东为启事厅,西为伴官厅。

孔府·游记

孔府·游记

二堂门外正对有一假山。这是取开门见山之意,衍圣公希望来找他的人不要拐弯抹角,有事直接开门见山,能够知无不言,这也显示了衍圣公秉公办事。

孔府·游记

二堂之后有个不大的庭院两棵冲天挺拔的苍桧并列两旁,6个石雕盆内各立一块奇形怪状的太湖石此院的北屋即三堂。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也是他们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此院的东西配房各有一进院落,东为册房掌管公府的地亩册契,内为司房掌管公府的总务和财 务;西为书房,为当年公府的文书档案室。 三堂之后,便是孔府的内宅部分,亦称内宅院。有道禁门---内宅门与外界相隔。此门戒备森严,任何外人不得擅自入内。清朝皇帝特赐虎尾棍、燕翅镗、金头玉棍三对兵器,由守门人持武器立于门前,有不遵令擅入者“严惩不贷”。

孔府·游记

此门神是一四不像,此动物贪淫无度,地位、名誉、金钱与享受无所不要,告诫孔府后人做官不要贪。最进入内宅门   为了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在内宅门专设两种传事的差役,一种叫差弁,一种叫内传事都有十几人,轮番在门旁耳房内值班,随时向外和向内传话。门的西侧还有一个露出墙外特制的水槽--石流,府内规定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把水倒入槽内隔墙流入内宅。可想而知。封建王朝等级森严,官民有别,谈何为民。

孔府·游记

前上房

孔府·游记

墙壁正北迎面就是正厅7间,名叫前上房。这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客厅,也是他们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株茂盛的十里香树,每当春夏相交时节,洁白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房前有一大月台,四角放着四个带鼻的石鼓,是当年府内戏班唱戏时扎棚的脚石。清末孔府养着几十人的戏班子,主人一声令下,马上开锣唱戏。 前上房内,明间敞亮,正中高悬“宏开慈宇”的大匾,中堂之上,挂有一幅慈禧亲笔写的“寿”字。

孔府·游记

最后面是孔府的后堂房和后花园。后堂房是孔子77代孙孔德成的住宅,也曾是1936年他和孙琪芳结婚时的新房,里面有当时权贵和美国驻华大使赠给的沙发等时新用品和照片,是这个旅游点里最后的家族定格品。

孔府·游记

我的身后就是孔子77代孙孔德成的住宅,也曾是1936年他和孙琪芳结婚时的新房

孔府·游记

很多人围着从窗户往屋里看,导游说是孔子的母亲---大美女的画像,可我们没能看到。只得在十里香下休息和听导游瞎掰孔母之美,孔子如何丑陋,看我们随行永州九凝山风景区房地产老板若有所思之态,看来对他今后的开发会大有其启发了。下次旅游之地----江西,途径九凝山看他们又有什么传奇的故事明掰哩!

   到是77代孙孔德成的住宅,通过窗户往里瞧,还能看到室内家具精美,文物古玩,琳琅满目。东侧间,陈列着乾隆皇帝送给孔府的荆根床、椅。桌上放有同治皇帝的圣旨原件。还有色彩鲜艳、花纹古朴的明代“景泰蓝”。房间中间桌上摆设着一大套满汉餐具。器皿上分别雕有鹿、鸭、鱼等,可按其形盛菜。据说长期以来,孔府形成了一种精细独特的菜肴---孔府菜。各种菜制作讲究,取名典雅,如绣球鱼翅、珍珠海参、神仙鸭子、诗礼银杏、玉笔虾仁等名菜,色、香、味、形俱佳。 西里间,为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签阅文件的地方,桌上放有文房四 宝,书架上还陈列着儒家经书和孔氏家谱。 导游告诉我们前上房院的东西两侧各有五间配房,是孔府收藏日用礼器的内库房和管帐室。穿过一成不变道门 走进后花园。孔府后花园,后花园相当大,种植有“五柏抱槐”等名树名花。真是繁花竞放,古树参天,绿葱葱像似走进了南方的森林公园,让你忘记了这是北方的孔府。

十树抱一心,俺孙女也蛮喜欢这一景 ,可就不愿意跟奶奶我抱一心哟。她说:奶奶对她要求太严,总说来过孔府就要好好读圣贤书,金榜要题名。

孔府·游记

这幅画从那个方向看都是大路朝着你,于是名为路路通,不能不留个影

孔府·游记

孔府·游记

出了孔府走向孔街逛逛金榜题名不能忘记

孔府·游记

孔府菜要好好品尝 一顿,才不旺前行

孔府·游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孔府   塞门   内宅   孔子   冷板凳   府第   宅门   上房   院落   明代   大堂   美文   后花园   导游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