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向宁王借8万大军,并说要与他平分天下,当上皇帝后怎么做的

明朝是我国史上第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毫无以为是一位传奇的皇帝,其乞丐皇帝的称呼也阐述了其一路创业的辛劳。明朝是我们中华民族接触外部势力最为频繁的时代,甚至形成了世界对中国的初印象。明朝共十六帝,除朱元璋之外,还有一人不得不谈。

朱棣向宁王借8万大军,并说要与他平分天下,当上皇帝后怎么做的

朱棣是一个历史上绕不开皇帝,无论是其雷厉风行的手段还是嗜血成性的残暴,都是中华儿女耳熟能详的事迹。但在其发家之前,作为一个普通藩王的日子,人们大多不甚了解。朱棣曾经向宁王朱权借兵八万,答应与宁王平分天下,在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一、反叛的准备

1399年,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依靠前期充分的兵甲与粮草的准备,挺过了由耿炳文带兵出征的第一次北伐。但是在这之后,还有建文帝朱允炆派出的,由李景隆率领的五十万的精兵,向着北平发动突袭。面对这样的部队,朱棣虽然有所准备,身边有着诸多的大将,率领的军队又是常年驻守边疆,战斗经验丰富的亲信。

朱棣向宁王借8万大军,并说要与他平分天下,当上皇帝后怎么做的

但是部队的规模相差巨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朱棣还是毫无疑问地处于劣势的。按照常理这是朱棣应该更多的侧重防守,在北平等重点城池消耗李景隆的部队。但是朱棣却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东西,觉得应该主动出击,随后前往东部,找到宁王朱权去求援。

朱权是朱元璋的第七子,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来到了边疆。十年间在边疆养精蓄锐,不仅本人作战十分的勇猛,手下更是练就了八万精兵强将。

朱棣向宁王借8万大军,并说要与他平分天下,当上皇帝后怎么做的

其中还有由蒙古人组建的朵颜三卫,打起仗来更是勇猛非常。并且朱权所在的地理位置乃是辽东与中原的咽喉,如果能够联合起来对付朱允炆,那一定是一股能够左右战局走向的力量

当时朱棣身边的文臣纷纷劝阻朱棣,认为他很难拉拢到朱权,一方面军中将领多次与朱权并肩作战,了解他是一个有自己的想法与智慧人。另一方面朱棣能够开出的条件也很难吸引到朱权。

朱棣向宁王借8万大军,并说要与他平分天下,当上皇帝后怎么做的

可是朱棣认为在削藩的前提下,朱权必定对朱允炆也心有不满,未必会及时配合朱允炆的行动,当时朱权确实也害怕朱允炆召唤其返回京城是要将他软禁,而朱允炆也担心朱棣与朱权联手,进一步强大彼此的实力。

就是在这样三方各自勾心斗角的时间节点,朱棣带兵闯到了朱权面前。但是面对朱权,朱棣一时间也不以武力相要挟,也不谈及共同对抗朱允炆。而是与朱权倒起了苦水,说道自己绝对无心谋反,其中存在很多误会等等。

朱棣向宁王借8万大军,并说要与他平分天下,当上皇帝后怎么做的

二、狡猾的阴谋

此时同样被削藩,处境与朱棣类似的朱权,自然感同身受,感到十分的愤慨,于是当即为朱棣写下谢罪的文书,为朱棣争取朱允炆的宽恕,并且派人加急送到朱允炆的手中。

朱棣向宁王借8万大军,并说要与他平分天下,当上皇帝后怎么做的

二、狡猾的阴谋

在宁王这边,朱棣便住下了,每天喝酒作乐,与朱权兄弟二人又是叙旧又是切磋,日子过得十分快活,仿佛朱权已经忘记了朱棣是带兵前来,并从后山发动突然袭击来到自己面前的。

朱权与朱棣在宁王府中相处的这段时间,朱棣完全没有闲着,反而多方运作,收买了包括宁王府中护卫将领在内的一系列人等,为朱权设计了一个翁中捉鳖的“套”,将宁王府中上下悉数打点明白,随之展开了行动。

朱棣向宁王借8万大军,并说要与他平分天下,当上皇帝后怎么做的

朱棣因战事紧急向朱权辞行,朱权原本打算将弟弟朱棣送出城便返回,但是在出城之后遇到了朱棣设好的伏兵埋伏,又看到了自己的侍卫等统统在城中内应,便明白了自己中了朱棣的计谋。面对这样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情况,朱权自然答应了朱棣借兵八万的要求

而朱棣为了掩盖自己设计陷害兄长的事实,也对朱权说在事成之后将一半的国家分给朱权,二人共分天下。虽然嘴上这样说着,但是朱棣还是将朱权的财宝与家眷通通接走,成为他手中的筹码。自此,朱棣成功地向朱权借兵八万。

朱棣向宁王借8万大军,并说要与他平分天下,当上皇帝后怎么做的

这八万精兵,不仅大大增强了朱棣的军事实力,在《明史》记载中是冲锋陷阵多三卫兵,成祖取天下自克大宁始,就是指的这八万精兵在战场上的重要作用。在四年的征战之后,朱棣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建文帝自此之后失踪,朱棣派两支队伍寻找几十年都未找到。

三、成功后的诡辩

而在几次推选帝王而朱棣不就的表演之后,朱棣成为了明代的第三代皇帝。而朱权作为一个聪明人,见到朱棣上台之后的一系列残暴政策之后,也明白当初的平分天下只不过是随口的戏言,在如今形势下提及毫无疑问是自取灭亡。

朱棣向宁王借8万大军,并说要与他平分天下,当上皇帝后怎么做的

于是朱权退而求其次,想要在分封的时候,得到一块富足的地方,于是向朱棣请命,将自己分封在苏州。朱棣不允,朱权退一步又请求钱塘作为封地,朱棣也没有同意。而是提出了几块偏僻贫瘠的土地,表示任朱权挑选。

朱权也就明白了朱棣对于自己不信任,于是最终封至南昌,在这样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朱权心中自然是郁郁不得志,拥有无限苦闷的。但是面对残暴的朱棣,面对成王败寇的历史规则。朱权也就将自己全部的精神寄托在山水花鸟当中,做了一个闲云野鹤般的人物。

朱棣向宁王借8万大军,并说要与他平分天下,当上皇帝后怎么做的

四、总结

再之后,朱权还拜了张天师为师,入了道家的门,余生精细研究戏曲、茶艺等功夫,写出了《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私奔相如》等著作。虽然朱权没当成一代显赫的君王,但也在史上留下了灿烂的篇章。

万万不得与虎谋皮,这是中国古人为我们留下的智慧。而朱权的经历仿佛是对这句话生动的阐释,面对人生中无奈的选择,要审时度势;面对之后的无奈的境遇,要及时转向。如果朱权面对朱棣的威胁,死板的恪守所谓信条,那结局自然不会出现书法家朱权;如果朱权面对朱棣的失信郁郁寡欢,抱憾终生可能才是他的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大宁   北平   皇帝   明朝   天下   精兵   贫瘠   边疆   残暴   勇猛   将领   王府   美文   部队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