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包拯到处得罪人,可26年内仍然升迁25次,只因靠山太强大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断忠奸。在人们固有的印象里影视剧中的包拯都是皮肤黝黑,头上有个月牙般的印记,他是古代著名的清官。民间有关他的传说也有很多,著名的有比如狸猫换太子、铡美案人们口口相传。这也能从侧面表现出包拯的清明廉洁,秉公执法,铁面无私让人拜服。

包拯是个勇于同权贵作斗争的好官,为了百姓他甚至去可以去得罪自己的上司,由于他敢为百姓们发声百姓们也亲切地叫他青天大老爷。那么包拯判案到处得罪人,26年内却仍升迁25次,究竟是为什么呢?专家说都是包拯的靠山太大了。

历史上的包拯到处得罪人,可26年内仍然升迁25次,只因靠山太强大

一、历史上的误解

历史上的包拯没有像影视剧里那样造型,影视剧里的形象只是为了迎合民间的需求。真正历史上的包拯不仅额头上没有那个月牙的形状皮肤也并不黑,是个白面书生。

历史上的包拯到处得罪人,可26年内仍然升迁25次,只因靠山太强大

包拯今安徽合肥人,字希仁。他在北宋时期多次升迁,宋朝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最不缺的就是人才,而包拯在他同年龄段里的人做官算是比较晚的了

包拯才华横溢,虽然28岁就考中了进士,但是由于父母也年事已高,包拯放弃了做官,回家赡养父母。直到父母双双亡故,他才重新回朝廷做官

历史上的包拯到处得罪人,可26年内仍然升迁25次,只因靠山太强大

此时的包拯已经38岁之高了,也确实和影视剧里一样,包拯这个人为人正直、直言不讳、办事秉公,受到了朝堂里的大臣称赞和皇上的青睐有加

包拯为人正直办事也秉公处理,他的直言不讳甚至还被欧阳修所指责过,说他说话太直,不给别人留情面,但这并不妨碍包拯和朝堂里的大臣关系很好

历史上的包拯到处得罪人,可26年内仍然升迁25次,只因靠山太强大

同年中,包拯就和宰相文彦博是儿女亲家,两家亲近如水,而包拯本人也是和宰相韩琦也是私密之交。同年的意思是在宋朝同一年科考登第的,就可以称之为同年。几个同年之间大部分关系都相当的好,互相相亲相爱就像兄弟一样。几个人相互扶持,有时甚至会累及子孙后代,使他们同样交好。

历史上的包拯到处得罪人,可26年内仍然升迁25次,只因靠山太强大

想在朝堂之中混得如鱼得水,不仅得到各位同事的支持,皇帝这位顶头上司的肯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拯的这位顶头上司宋仁宗,可所谓是包拯最大的一个靠山了。

史学家认为宋仁宗可能是中国历史上脾气最好的一个皇帝,为什么说他脾气好呢?宋仁宗身为皇上高居万人之上,对包拯的直言不讳却十分纵容。即使有些时候包拯的话会让他非常不高兴,宋仁宗也不会因此而迁怒包拯的官运,更不会一纸诏书让包拯人头落地

历史上的包拯到处得罪人,可26年内仍然升迁25次,只因靠山太强大

二、幸运的为官者

包拯不仅有真才实学,他还从不献媚。面对包拯的咄咄逼人,宋仁宗即使在气头上会训斥包拯一顿。冷静下来思考后,他还是会听取包拯的意见

宋仁宗思维开明不计较小事,包拯也直爽敢在皇帝面前说真话,不服权贵的压迫。对于包拯这个直来直去的性格,宋仁宗也十分放心。这个君明臣贤的搭配,造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历史上的包拯到处得罪人,可26年内仍然升迁25次,只因靠山太强大

不得不说,包拯真的是太幸运了,在官途上不仅有朝中好友们的支持,就连皇帝都站在他这边。像他这种追求真相、耿直办案的人,得罪了那么多权贵,损害了那么多人的利益,却依然能够纵横官场26二十六年,升迁25次,实在是令人惊讶。

包拯一生中事业的高光时刻,其实还是在他在宋仁宗手底下担任谏官的时候。要知道,这个官职在古代可是个高危职业。这个职业的使命就是弹劾大臣和向皇帝及时上谏,纠正皇帝的错误

历史上的包拯到处得罪人,可26年内仍然升迁25次,只因靠山太强大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更别提要让你指出皇帝的错误,所以这个职业可能是古代朝中最得罪人的职业之一了。如果戳了别人的老底,不仅大臣们会十分反感。就连皇帝都可能在盛怒之下直接下令杀了他

幸好包拯这个顶头上司宋仁宗本身性格就是很宽厚,仁和。在包拯任职谏官的时候,给予了包拯很大的支持,基本包拯只要开口他就会照办。

三、强大的后援团

包拯也非常重视培养和朝中大臣的关系。据记载与包拯同一时期进朝为官的进士,被提拔的约一千多人。这一千多个人里面,身居高位的高级官员更是很多。包拯为官期间,可以说是这一千多人都和他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

历史上的包拯到处得罪人,可26年内仍然升迁25次,只因靠山太强大

这个庞大的后援力让包拯即使因为秉公办案得罪了权贵,也可以在官场中“横行”,包拯判案从来都是说一不二,很不怕得罪人,即使牵扯出了朝中的某些王公贵族也会直言回报。

虽然这种举动让很多人不满,但是却无可奈何,毕竟就连皇帝都站在包拯这边,他们还有什么办法呢?皇帝和同事的支持很重要不假,但是百姓的爱戴更加重要。

古话说得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的力量连一个朝代都能推翻,如果包拯真的是那种假仁慈真狠心、假清廉实贪污的坏官,百姓也绝不会允许。

历史上的包拯到处得罪人,可26年内仍然升迁25次,只因靠山太强大

和咱们看的影视剧一样,包拯在担任开封府尹的时候,根据历史记载。包拯下令,在衙门口设立两面鸣冤鼓。百姓若有冤情告状,随时都可以击鼓鸣冤,在击鼓鸣冤的时候任何人都不可以阻拦。无论什么时候他都会起来办案,不会被任何事情所耽搁 。

这一举动甚得民心,击鼓鸣冤这一做法不仅能够成功防止百姓要申冤还需要提前贿赂官员的行径。还给那些为非作歹的人敲了个警钟,世上是真的有为民着想的好官存在的不要太过放肆继续欺压百姓!

历史上的包拯到处得罪人,可26年内仍然升迁25次,只因靠山太强大

四、总结

官场就像一潭水,有的为官者在其中浮浮沉沉找不到出路。有的为官者搅弄风云将潭水搅得混乱不堪。而包拯则是最后一类人他从始到终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初心,他要做一个真正为民生着想的好官,成功地脱离了这潭水跳到了岸上。

民间的传说都是根据历史所改编而来的,既然民间真的把包拯传得神乎其神,那也证明包拯在宋朝时真的是一位清廉的好官。通过那些民间所流传出的奇案,我们不难看出,包拯的断案手法之高明,两袖清风。又能在朝堂之中独善其身,落得善终,包拯真的是不得不让我们感到敬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得罪人   谏官   潭水   顶头上司   直言不讳   权贵   靠山   宋朝   官场   大臣   美文   影视剧   年内   皇帝   强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