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从战争中走来的临潭人

李炳文:从战争中走来的临潭人

在甘肃省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的抗日阵亡烈士纪念墙上,有两名临潭籍烈士,分别是许昌礼、郭兴顺。

《洮州的红色记忆》中,记录有四名临潭籍红军,分别是郭如岳、刘培基、李炳文、董振彦。

经过半年的寻访中,我们仅联系到了一名临潭籍老红军(李炳文)的亲属。寻访结束后,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会议纪念馆副馆长孟攀峰在临潭县图书馆的古籍阅览室找到了一张1984年9月5日的《甘南日报》。报纸三版头题是关于李炳文的报道,题为《踏遍青山人未老》(作者:罗乐)。

已故红军李炳文的长子李国胜是我们约访的首位临潭籍老红军亲属。

2020年6月18日,也是寻访活动的第一天,我们在兰州如约见到了李炳文老人的长子李胜国和女儿李胜芳。两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在李炳文夫妇生前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向我们讲述了父亲李炳文的一生,并将他生前用过的美式军毯和在兰州水车园小学讲革命传统课时校方赠予的一本纪念册捐赠给洮州会议纪念馆。

以下内容是在李胜国、李胜芳两位老人口述的基础上,参考现有资料整理而成。

李炳文,(1914-1986),临潭县扁都乡红崖村(现新城镇红崖村)人,1936年秋季,红二、四方面军长征途径临潭县,在新城、扁都一带宣传革命、扩充队伍。年方20的李炳文听红军讲革命道理,跟红军唱革命歌曲,看到红军官兵平等、善待百姓,便报名参加红军,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八年抗战中,他所在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刘伯承徐向前的领导下转战于山西五台山、太行山、冀中平原,并在山东胶东一带参加了很多战役战斗,数次立功。


夜袭阳明堡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从战争中走来的临潭人

夜袭阳明堡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为配合正面战场的忻口战役,在山西代县袭击日军飞机场的一场战斗。

1937年10月19日夜,八路军129师第769团在当地人民群众的协助下,趁着夜色,隐蔽地进入代县南阳明堡飞机场,突然发起进攻,经过1小时激战,歼灭日军100余人,击毁击伤飞机24架,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

夜袭阳明堡战斗,是继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切断日军交通运输线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一时间成为中外媒体的头条新闻 。

在罗乐的记述中,24架敌机是李炳文与战友们用手雷炸毁的。

消灭“红枪会”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从战争中走来的临潭人

阳明堡战斗后,李炳文随部队到太行山创立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组织武装。1938年十月,在抗日前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在河北省南宫、冀州一带有一股,“胡传魁”式的土匪武装,名叫“红枪会”。该组织投靠日本,屠杀同胞,破坏抗日。他所在的部队,奉命去歼灭该土匪武装。经过激烈战斗,红枪会被彻底消灭,李炳文的双腿被炸伤至血肉模糊。

伤未痊愈,他又报名上了前线。在冀中平原拆铁路、炸火车、攻碉堡、挖地壕、打伏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参加反扫荡战斗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从战争中走来的临潭人

1942年,抗日战争到了最困难的阶段,国民党的投降政策导致日军以主要兵力对付八路军开始了疯狂的大扫荡。在河北交河县,他所在的部队被敌人包围。形势非常危机,身为连队指导员的李炳文在率领连队突围时和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突围胜利了,他却再次受重伤:腰部和脖子上被敌人的炸弹皮深深地穿了进去。不省人事的李炳文被送到冀鲁边区根据地的老百姓家里养伤,伤愈之后,遍体伤痕的他已成二等一级残疾。伤愈后,组织上安排他在抗大学习了一年后分配到胶东军区后勤部工作,直到抗战胜利。

为解放中国再战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从战争中走来的临潭人

解放战争时期,他在陈毅率领的第三野战军参加了消灭国民党反动派的莱阳、莱芜、济南、临沂和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后,他又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上海的战斗。

在四年的解放战争中,他和战友们共尝战斗生活的艰难困苦,共享战争胜利的喜悦幸福,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

戎马倥惚13年,回到太平生活的李炳文于1950年接受组织的调配,到山东济南市华东工业部山东办事处报道,以军代表的身份参加了一个军工厂的管理工作。他没有文化,不懂技术,但年富力强、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和职工们一起将军工厂管理的井井有条。


投身家乡建设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从战争中走来的临潭人


跟随队伍时,只要有仗打,他就不要命。和平年代里,身处异乡,他念念不忘家乡的土房土路。

1956年,已在山东成家的李炳文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支援西北建设带着妻子儿女来到兰州。他在甘肃农具厂(现为拖拉机厂)、省物资局工作期间学会了企业管理,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李国胜记忆中,兰州与山东差距显著。但父母亲在工作中全身心投入,从不言苦,甚至很少照顾姊妹三人。在任职期间严以律己、光明磊落,从不以权谋私,婉言拒绝了很多亲戚朋友的求助,甚至自己儿女们上学、工作都是通过各自的努力获得的。

“爷爷受过很多伤,奶奶照顾他。他们生活朴素、待人和善,都是特别好的人。”离休后,李炳文夫妇在在甘肃省人民政府安排给他们的房子里住了七八年。如今,老人们相继过世,房子里的陈设还是他们在世时的样子。

在院子里,我们遇见了与他们一同生活多年的邻居张奶奶。耄耋之年的张奶奶说起自己与李炳文夫妇的交往,犹在昨天。

在《从战争中走来》一书中写道:“只有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才能称之为‘老红军’。”

李炳文老人走过长征路,打过日本兵,为解放中国、建设家乡付出了青春,能在太平盛世中淡泊名利、洁身自好,无愧于“老红军”的称号。

对比《甘肃日报》发出的讣告,李炳文老人于1986年9月17日在兰州去世,享年73岁。

相信在临潭还有和李炳文老人一样的“老红军”。我们在寻找他们的亲人,需要每一名潭粉的帮助!

(参考资料:《洮州的红色记忆》 《甘南日报(1984.9.5)》)


口述:李胜国、李胜芳

视频: 杨真

文字整理:王丽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临潭   冀中   淮海战役   太行山   甘南   胶东   抗日战争   临潭县   老红军   兰州   山东   日军   红军   美文   老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