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高校太憋屈,曾以中国二字冠名,改名后常被当成野鸡大学

教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比30年前我们国家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都有了十足的提高。就拿前段时间人口普遍结果来说吧,根据统计我国14多亿人口里,大学生就有2.18亿,差不多每7人里就能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因此,现在高考的关键,已经从考大学,变成了考进好大学、考进名校。

这所高校太憋屈,曾以中国二字冠名,改名后常被当成野鸡大学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那些令人唏嘘的“野鸡大学”了。这类学校无论从校园规模上、教学质量上还是生源水平上看,都无法令人满意。

当然由于录取条件比较低,对于成绩不好的同学来说,能够读个大学、好歹毕业后也是个大学生,所以也一直有其存在的意义。只是相比好的高校,在众人的印象中就逊色多了。

这所高校太憋屈,曾以中国二字冠名,改名后常被当成野鸡大学

儿子考进211高校,被亲戚当成野鸡大学嘲笑

陈同学是上海某211高校的学生,现在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很满意,不过想起当年拿到录取通知后被亲戚群嘲的经历,还是气不打一处来。原因是小陈同学之前的高中在当地属于不错的。

即使是排名中等,走个一本大学还不算难事。可当他举办升学宴时,几个亲戚言语之间却嘲笑他去了个“听都没听过”的学校,不会是班里倒数吧,连父亲也有点挂不住了,“不懂就别乱说话”。

这所高校太憋屈,曾以中国二字冠名,改名后常被当成野鸡大学

这所高校太憋屈,曾以中国二字冠名,却因改名“衰落”了

小陈就读的就是东华大学,提起这个名字可能不怎么关注高考的人,确实会陌生,尤其是北方人离上海比较远,听到这个校名可能还以为是个压线就能去的末流院校甚至是野鸡大学。可是了解的人就会完全相反的态度了。

第一,历史悠久、曾以中国冠名

东华大学早在1951年就建立了,当时称作“华东纺织工学院”,如果追溯起历史起源则远至近代实业家创办的纺织染传习所。后来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

这所高校太憋屈,曾以中国二字冠名,改名后常被当成野鸡大学

第二,211重点高校

上海市及周边的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可能东华跟一些名校比还是差一些,不过作为211、双一流大学,该校的教学水平依然是优等的,录取分数也不低。学校目前已经有59个本科生专业,包括文史类的经济学、文学、教育学等,理工类的材料、化学、环境科学等。

这所高校太憋屈,曾以中国二字冠名,改名后常被当成野鸡大学

第三,特色学科

看了东华的历史我们不难猜到,纺织科学与工程是这里的特色,获A+学科资格,在全国来说都是领先水平。因此该校的服装学院,特别是服装工程系和服装设计系,算是“优越感”十足了,学生还有免费去上海时装周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在相关领域属于响当当的级别。

这所高校太憋屈,曾以中国二字冠名,改名后常被当成野鸡大学

第四,校园环境优雅

东华的学生宿舍受到很多同学的好评,每当有人提问大学宿舍哪家好,我们经常能看到东华的校友推荐本校。而学校对校园的硬件建设不会止步,我们看看新建的书店。

今年3月份延安路校区的“文绮书店”开放了,这个占地500多平米的书店,给学生们提供了新的阅读、讲座等课余活动的场合,而且还寄托着对一位纺织实业家兼教育家的纪念。

这所高校太憋屈,曾以中国二字冠名,改名后常被当成野鸡大学

报考大学不要被校名迷惑

东华大学是一所不错的重点院校,包括明星龚俊就是这的毕业生。更名后有了“衰落”,并不是学校的教学质量出了问题,而是这样的名称另很多外地人误以为是不好的大学。

而相反其实不少真正的野鸡大学,反而更愿意在校名上面“造势”,喜欢与一些名校起差不多的名字,实际上根本不是一回事,考生还需留意。

这所高校太憋屈,曾以中国二字冠名,改名后常被当成野鸡大学

据说以前还出现过一种靠录取通知骗学生就读的案例,我们知道每个大学发录取通知的时间不一样,有的野鸡大学为了生源可能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得了考生信息,假发通知书。

如果刚好遇到报考的大学没被录取,考生又不那么心细的话,可能就会上钩了。所以对待高考录取一定要再三确认,出现任何疑虑可以找班主任咨询,不能马虎。

话题:你还知道哪些高校被名字“拖后腿”吗?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了解更多高考及高校信息,可点击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野鸡   中国   高校   实业家   大学   憋屈   生源   东华   美文   上海   名校   考生   同学   书店   通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