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旬阳|独孤印

退休赋闲的日子,鲁继亨常常不由自主回到旬阳县博物馆,转转,看看。他又回到博物馆,驻留在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仿制品)展柜前,凝目注视那枚多面体印章,心情一如二十九年前那个冬天般的激动。

二十九年前,即1981年11月9日,一个中学生模样的男孩找到鲁老,拿出一件物件,问是不是文物,有无价值。鲁老接过来仔细察看,初步断定它应是一枚古代官员用的印章。用卷尺测量,印面边长均为2厘米(有的因棱角磨损,只有1.8或1.9厘米)。通体高4.5厘米、宽4.35厘米。重75.7克。因年久侵蚀,印体表层已有多道横向裂纹。印面局部剥落,棱角略有残损,但基本保存完好。

魅力旬阳|独孤印

印章质地为煤精石,纵横各呈八棱多面体,共有二十六个印面,其中正方形印面十八个,三角形印面八个。在十八个正方形印面中,有十四个印面镌刻印文。分别为“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臣信启事”、“大司马印”、“大都督印”、“刺史之印”、“柱国之印”、“独孤信白书”、“信白牋”、“信启事”及“耶敕”、“令”、“密”。

印文为阴文楷书,书法雅键劲拔,含有浓厚的魏碑意味。捧着这枚多面体印章,直觉告诉鲁老,它一定有重要价值。仔细询问,了解到印章是这个叫宋青的中学生在县城东坛废墟玩儿时拾到的。鲁老知道东坛废墟靠近被大水冲毁的明代察院行署、布政分司行署、按察分司行署、汉中府行署及旬阳县署遗址,不远处还有被损毁的明代墓室。那么此印应是明代某人因一个偶然的原因,将其遗落并沉埋在旬阳的。鲁老告诉那个叫宋青的中学生,这可能是一枚特殊的印章,它是谁的、有什么重要价值,有待专家考证,希望他能将它交到博物馆。鲁老的分析、推测让宋青很激动,他没有一丝犹豫地把印章交到鲁老手上。按照当时文物征集规定,奖励他一支钢笔和一本笔记本。

1984年,旬阳县博物馆成立。刚成立的博物馆,条件极为简陋,没有专门的藏品库房,文物展览与藏品保管共处一室。也是这一年,西安文史研究馆的王翰章老师等省里一行专家来到博物馆,参观了馆里的陈列及保管室。

在展柜后的藏品保管处,王翰章老师看见多面体印章,忘形惊呼:啊!这是独孤信印章!

经过专家考证、鉴定,宋青交来的多面体印章即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为一级文物,被誉为稀世国宝!一时间独孤印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主人成为众多媒体、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

独孤印的材料与形状特别,集多面印文于一体的印章在中国玺印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独孤信早在公元六世纪已开始使用楷书印,而中国历史上大面积尝试使用楷书印开始于公元十三世纪的元代!然而,印的主人更为特别,他就是鲜卑族大贵族、西魏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将独孤信,其声名远播大河上下,长城内外。

独孤信有几个不同寻常的女儿。因为美男子父亲的基因遗传,独孤信的女儿们绝色美丽,绝世聪慧,且气度不凡,因此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三桩不同寻常的婚姻关系。长女是北周明帝的孝敬皇后,第七个女儿嫁给隋文帝杨坚,成了以节俭闻名的独孤皇后,第四个女儿嫁李昞,而李昞因儿子做了唐朝的开国皇帝被封为太上皇。不寻常的婚姻关系,成就了独孤信“天下第一岳父”的美誉。纵观古代中国,还有谁能像独孤信那样,三个女婿分别是三个朝代的皇帝或太上皇,而他自己又是一身维系西魏、北周、隋、唐四朝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旬阳县   西魏   多面体   旬阳   太上皇   北周   行署   展柜   楷书   藏品   印章   明代   美文   文物   博物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