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

题记:碌碌红尘,搁浅了谁的柔情?水墨丹青,勾画得太认真。锦缎上的流云,漂泊着谁的浮生?倚阑倾听,落花忧伤叹伶仃。望断天涯,烟雨楼楼上月沉吟。

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我一直都相信,月色里的时光,温柔而明净;月光下的故事,悠远而清明;月光下的人,多情而善感。

幼时居于小山村中,那时的月色,几乎陪伴了我整个童年。

月光透过整齐的瓦檐,流泻在石板小巷里,洒落在田野中,勾勒着远山起伏的轮廓。田埂阡陌间,有蛙鸣虫吟;依依深巷中,时有犬吠。

那时光阴无忧,那年的时光长得仿佛没有尽头,如同那乡间的月,清幽而悠远,永远遥挂中天,知晓千古事,看尽沧海桑田。

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


山月是一种童年

外婆只是一个普通的乡间妇人,她的一生,大多数时间或往来于菜园和家之间,或围着一方灶台忙碌,将灶火烧旺,为一家人烹煮三餐。

幼年,我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和外婆一起度过。每个黄昏,我和弟弟踏着晚霞,回到外婆家的小院。

她系一条旧色的围裙, 立于灶前,边细声叫我和弟弟洗手,边将几道小菜端上桌,干豆角烧肉、鲫鱼豆腐汤、青椒炒鸡蛋。柴火烧得喜乐,烟雾蒸腾,伴随着煎炒、咕嘟之声,响过小院。

炊烟袅袅,飘过黛瓦,漫过村庄,与不远处的山雾连成一片,落日隐于山的另一边。

围坐于小木桌旁,鼻间是食物的香气,耳边有外婆的絮叨,窗外一轮明月相照,庭前的桃花在夜色里开过,葡萄叶在乡间淡泊的清风里摇曳。

而后来,我离开了小院,被岁月放逐他乡,外婆,也一年年的老去。


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

山月是一种回忆

那年我十二岁,要去离家五公里的镇上读书。那是我第一次离家,第一次尝到想家的味道。

一次晚自习后,几个同村的同学邀我趁夜回家。明净如水的月光,透过树枝,将回家的路照亮,也让我们心生安宁。我们带着兴奋的情绪,一路聊着天,携着夜色山风,竟丝毫不觉得疲惫。

过去多少年,走过不同的城市,去过不同的山村,却似乎再也没见过那样皎洁温柔的月亮,再没见过,那满天闪耀的星子。


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


山月是一种温暖

对许多人来说,秋天,是寂寥的。而对我的童年而言,秋天,却总能让我见识世上人家的那般繁盛。远处斑斓的山,湛蓝的天空,田野里金黄的稻穗,各色的瓜果。

那是农人最忙碌的季节,父母总会在凌晨时便趁着月色起床,挥动一把草镰,将成熟的稻子收回家。

明月皎洁,清澈如水,淡淡的微风吹过,远处的山影,枕着潺潺溪水声,山间回响着此起彼伏的收稻声。夜幕下,世事安好,万物都有一种尘埃落尽的宁静。


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


山月是一种守候

在我年幼时,父亲便背上行囊,去往远方的城市,背井离乡,用双手换取妻儿更好的生活。

而母亲则守在小山村里,照顾老人和孩子,操持田地里的庄稼。父母唯一的联系方式,便是一封封长长的书信。

在一天的忙碌后,夜深人静时,母亲总会独自坐在一盏油灯下,给远方的父亲写信,说说家里的长短,问问远方的父亲是否安好。月色穿过小院的竹篱,灯火依稀的村落已陷入沉睡,时闻犬吠之声。

而因为通讯的不便,母亲不能知道父亲的确切归家日子。于是,在她收到父亲将归家的信后,每个夜晚,母亲总会徘徊于门外,直到父亲从村口的老槐树影里走出,头顶山月,脚踏夜露,缓缓归来。

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

小院竹篱,山色日影,流水人家,春花秋月,一切似乎还是旧时的模样。外婆仍在灶前煎炒时光,母亲在油灯下写信,父亲踏着月色归来。而我,坐在小窗下,煮一壶茶,与山月相对。

远处,山里的村庄依旧炊烟袅袅,黛瓦青墙里,是老去的时光,阑珊的月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竹篱   炊烟袅袅   犬吠   明净   油灯   小院   乡间   月色   美文   外婆   远处   童年   月光   父亲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