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股头山寻找“十二股头”

文/肖行

在十八股头山寻找“十二股头”

仅凭网上驴友的一张照片,要想在连高德、百度地图、轨迹等都不好使的山上找到这个地方,并非是件易事;而要想在一个没有任何标识,荒无人烟的“十八股头”山上寻找到这堆“股头”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在十八股头山寻找“十二股头”


周末,跟随着几个老驴驱车来到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西苑乡“十八股头”风景区。说是景区,其实仅有当地政府刚刚在路边立起的提示牌而已,其他的什么都没有,甚至连景区线路图都没一幅。将车停在凤顶村的九座寺旁,顺道参观了一下这座著名的寺庙。九座寺,建于唐代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正觉禅师(法名智广)倡建,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据当地县史记载,该寺共占地达1.5万平方米,由于九座舍院彼此相连,规模宏伟,因而得名“九座寺”,其鼎盛时期僧人竟多达五百余人,是唐代仙游地区最大的禅林宝刹。据说,宋代端明殿学士蔡襄曾到此赏景,亲手写下了“太平院”三个大字。宋时名人余象、刘后村等也曾到此题过诗。明嘉靖六年,寺庙曾被大火烧毁,万历十二年,僧人意空又修复了大殿,一直保存至今。

在十八股头山寻找“十二股头”

参观完九座寺,沿着古寺后的一条小溪径直往“十八股头”山进发。路过溪边一石头砌成的房子时,房前正有一农妇在菜地里干活,她见我们沿溪而上,好心地告知我们去“十八股头”山要从她家屋后的机耕道走。谢完了农妇,我们一直沿着其指引的方向往前赶,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一有铁皮房的岔路口。老林他们已做过了功课,已计划好了从铁皮房的右边上左边下完成对“十八股头”山的圈越任务,于是,按原定计划沿着右边的山路直往上走。

在十八股头山寻找“十二股头”

大约走了一个小时的山路,就看到了一组巨大的石群。这组石群由几个小石群组成,藕断丝连的,每一块石头都布满了大小不一的沟槽,凸处宛如利剑,凹处又如人工打磨过一般的圆润平滑,全都纵向排列,底部略向外倾斜,像小孩子滑的滑梯。石头奇形怪状,形态各异。有的像观音娘娘的莲花宝座,有的像面包房里的“毛毛虫面包”,有的像大海里的鳞波,有的像“骆驼负重”……块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在十八股头山寻找“十二股头”

转过这群石阵,不远处便是“十八股头”山的最高峰,另一个石群---乱石岗了。在乱石前方不远处,一座巨大的长方形巨石临渊而立。巨石顶端有十几道石槽如人工斧凿,平行向前横亘着,似海浪翻滚。石沟的深与宽大约50厘米不等,沟中可容一人平躺。数一数共有18股,如猪的股头般,世人称之为“十八股头”,此山也因此而得名。

在十八股头山寻找“十二股头”

在十八股头山寻找“十二股头”

乱石岗的石头除十八股头外,其他的基本上没有什么沟沟槽槽。它们或立或卧、或危卵累叠、或唇齿相依、或狭隘通幽、或临渊独傲……每块石头都像是浮华落定,千帆过尽般静静地矗立,累叠而成高约百米的巍巍山岗。乱石岗威严、挺拔在山顶,有一种君临城下之感,将自己的“臣臣子子”抱成团,紧密团结在自己周围,横七竖八地躺着。石间有众多的缝隙,或成“一线天”,或成“蜘蛛洞”……乱石岗的每一块岩石都充满了灵性,有的像大象拱石,有的像蛤蟆问天,有的像石兔吃草……石头缝里坚强地生长着一些松柏和杂树,像是刚被园艺工人修剪过一般。驻足在每一棵树木跟前,你都会情不自禁地慨叹大自然这只硕手之神奇,造化之神奇。观赏完每一块石头,无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神来之作。

在十八股头山寻找“十二股头”


老林带着大家在乱石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找了老半天,翻遍了整个乱石岗也没找到照片里的那堆“股头”,心情有些失落,后见对面山头还有一些奇石,于是,大家又带着些许期待继续往里走,便来到第三个大石群。其中,最神奇的是二石相叠,从正面看如一皇冠,褶皱分明,形态逼真,在金色阳光的照射下熠熠发光;从侧面看去又像一仰天长啸,欲振翅高飞的雄鹰。

在十八股头山寻找“十二股头”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尽管一路上的奇形怪石让我们大饱了眼福,拍案叫了绝,叹为观了止,但照片中的那堆“股头”依旧还是没有着落,略带遗憾,我们开始从左边下山了。一行人一路狂奔,来到了一小石群。这组石群与刚刚才见过的几组大石群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大小都不可同一而语,但其中的一块石头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只见石头中间长着两颗比碗口还粗的树,像一对恩爱的老夫妻相互偎依着,一起野蛮生长。大家纷纷议论开来,有的盛赞树的极强生命力,有的夸树比石坚,有的因此设喻“情比石坚”……大家匆匆留影后又马不停蹄地往前赶。刚转过一个弯,大家都被眼前看到的所惊呆了。

在十八股头山寻找“十二股头”


只见一体型硕大,憨态可掬的石龟正引颈窥视,似乎在路口迎接八方来客,又似在低头俯瞰幽谷中那片花红柳绿,这就是驴届传说的“闽中第一龟”了。而石龟底下通道的崖壁间,整横亘着大小不一的数根“石条”,像极了猪的肋骨,粗粗一数,12根,不多不少,一字排开。这不正是我们一直在苦苦找寻的十二股头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在十八股头山寻找“十二股头”


在十八股头山寻找“十二股头”


带着欣喜匆匆与十二股头留影之后,大家来到了其后的一个小山洞,山洞四周的岩壁早已积满了厚厚的灰层,像是在告诉世人其历经的沧桑,岩洞上下全是落差大约10米的“槽壁”,洞口相当隐蔽,这就是传说中的“贼营”。相传唐代时九座寺的“五百僧众”曾在此练过功;清朝时一些反清复明的“红花会”义士也在此活动过。望着被烟熏火燎过的“贼营”,仿佛看见了一群身着灰衣长衫的“武林高僧”正在漫山遍野布满沟沟槽槽的石群里时而打坐练功,时而腾挪闪跃;仿佛看见了金庸、梁羽生笔下的一群红花会义士在郁郁葱葱的山林里舞枪弄剑、飞刀走石……

在十八股头山寻找“十二股头”

在十八股头山寻找“十二股头”

青山不老,岁月无痕。置身于山林,放下了世间的纷扰、世俗的烦恼,见过了苦苦寻觅的十二股头与“贼营”,人格外的轻松、愉悦,山林的宁静、山风的清新让人任督二脉顿时觉得全被打开,大家仿佛一下子就成了一功力大增的武林高手,下山时身姿分外轻盈,走路还带着风,踏碎一路夕阳,卷起从树上飘落的黄叶,朝着炊烟轻笼的山脚下的村庄飞奔而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仙游县   沟槽   义士   乱石   花会   农妇   铁皮   僧人   景区   巨石   山洞   唐代   美文   石头   神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