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善鸿讲道德经》是悟道的智慧之作,距离真正的道,还差多远?

齐善鸿说:“以道看世界,生命如同一个容器;生命的本质,就在于往里面装生命;命运的秘密,就是你装进去生命,你就会成为什么!

齐善鸿是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一大串的名头就不一一列举,他用了三十年寻道、悟道和行道,他将中国道学智慧充分融入到自己的的生活和生命之中,可见其对道的领悟已经达到了让人叹为观止的高度。

《齐善鸿讲道德经》是悟道的智慧之作,距离真正的道,还差多远?

提到《道德经》,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部道家的经典。是道教的祖师爷老子所创,一部《道德经》是每一个悟道之人必备的读物。

有一首歌唱出了道心,也唱出了道德经在修道之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对,这首歌就叫做《道心》。

上善若水道人家,道德经卷伴香茶,斋醮不为名和利,笑看红尘如烟霞,剑胆琴心抚诗画,青灯一盏亦芳华,苦尽甘来道缘下,方知世间几造化,道生万物乾坤大,阴阳玄机伏八卦,天人合一日月明,道法自然心无暇,恬淡心境似莲花,羽衣如蝶游天涯,济世利人善为乐,尊道贵德莫浮夸。

这首《道心》唱出了道德经在修道之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也唱出了道德经的精髓所在。

《齐善鸿讲道德经》是悟道的智慧之作,距离真正的道,还差多远?

归纳起来,道德经的智慧并不是晦涩难懂,归纳起来就是八个字:上善若水,大道至简!

齐善鸿研究道德经,写出了一本《齐善鸿讲道德经》,他把道德经里的八十一句话,分为八十一章,进行精讲,拆解了老子的智慧,从读懂到会用,并用之解答现代管理、教育理念以及日常生活的困惑。

很多人认为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和我们老百姓没有关系,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本道德经,已经走出了国门。

在西方,除了《圣经》之外,《道德经》的发行量最大,而它作为中国人的经典,却是很少被人奉为经典之作,甚至用晦涩难懂来给自己找到不读的借口。

其实,现在很多高端人士在功成名就之后,都去研读《道德经》,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这本道德经当中的智慧,越是成功人士,越能理解其中的奥妙。

很多人都在解读《道德经》,但很多人都没有看到道德经的精髓之处,而这本《齐善鸿讲道德经》,这个版本,深入浅出,通过他的个人感悟,以及他的丰富知识,讲道德经的智慧,通过通俗的语言表述了出来,很容易让人理解,让人融会贯通。

《齐善鸿讲道德经》是悟道的智慧之作,距离真正的道,还差多远?

有人也许会问,道德经到底讲的什么?可能有人会回答,当然是讲道德了。

这个回答不算错,也不算对。

因为此道德非彼道德。

现在我们所说的道德,往往是指道德品质的意思,就是一个词汇,而道德经的道德,却是分为两个词,道在先,德在后,什么是道?就是万物之规律,这就是道。

而按照规律做事的规律就是德,有道才能有德,无道自然无德。当然,你硬要是理解为现在所说的道德品质,也不是不可,也含有这方面意思。

为什么《道德经》被奉为道家经典,这是因为这是一本可以让你悟道的书。

我认识一个老道,他把《道德经》倒背如流,讲起道德经来头头是道,而且,旁征博引,告诉你修身做人的道理。

《齐善鸿讲道德经》是悟道的智慧之作,距离真正的道,还差多远?

正所谓,修道之路很长,要从知道、信道、修道、悟道、行道、得道,这六个”道“展示出来。

《道德经》一共区区五千字,也许只有老子才能解释清楚这部书的所有涵义。

修道之人研究它,是为了得道成仙;古代帝王研究它,是为了寻找治国之道;很多成功人士研究它,是为了寻找人生智慧,悟出人生道理;很多学者研究它,是为了感受这部经典的精髓所在。

但是千百年来,没有一个人敢说,他将这部道德经融会贯通,全知全解了。就连齐善鸿这样的大师级别的人物,也不敢妄言真正领悟了《道德经》的真意。

不过,有一句话叫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会看得更远。

作为同修身份的人,会从他人的身上吸取营养,《齐善鸿讲道德经》分享了他学习、修行和领悟《道德经》的感受,来和修道之人做一个交流,这样一来,同样是钻研《道德经》的人,就会相互对照,相互感悟,从而悟出更多的道。

《齐善鸿讲道德经》是悟道的智慧之作,距离真正的道,还差多远?

齐善鸿读完《道德经》之后,有六点收获如下:

第一,突破了自满与傲慢。

第二,把嘴巴上到功夫用在做事上。

第三,摆脱魔鬼般的冲动。

第四,摆脱自私自贱的魔咒。

第五,超越与低层次人的无效恶争。

第六,升级自己的人生模式。

这是齐教授的理解和收获,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通过和老道交流道德经,他们的理解,我想还是更为深刻一些。

老子认为无是天地之始,有是万物之母,从无到有是一个过程。

有人说无中生有是一个贬义词,但在这里却是一个基本规律。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道法自然的问题,道可以让你从无到有。

《齐善鸿讲道德经》是悟道的智慧之作,距离真正的道,还差多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所以说大道至简,只要你悟道了,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你就坚守了自己的道,有了自己的道,才会慢慢积累,悟道其中,走出自己的一条独特的路。

没有谁对谁错,只是每个人的道不同而已,不是有人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吗?

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坚守自己的道,也就是悟道了。没有对错,只有信念的不同而已。

道德经的首句只有区区几十字,确实开篇经典,尤其是最后一句,我想基本上没有人能解读清楚。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门后是什么?是道理?是精神?是向往?或是修仙之路?

众说纷纭,就算是有说对的,也没有人给凭证,所以,只有各自理解不同罢了。

但在和老道交流过程中,他对众妙之门后的世界有着很深的感悟。

《齐善鸿讲道德经》是悟道的智慧之作,距离真正的道,还差多远?

道家是修仙之道,追求长生,他们相信,只要修行到一定的深度,悟道了,就可以成仙的。

虽然我们普通人没有看到成仙的例子,但真正成仙之人尤其是我等能够看到的。

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的,但你看不到的也未必是假的。

当然,这些事那老道所言,真假如何,自己体会。

对于《道德经》的解读,每个修道之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只有真正悟道的人,才知道道德经到底讲些什么,不过《齐善鸿讲道德经》这本书已经给你指明了一条路,让你在悟道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毕竟,他的理解,他的悟道已经是顶尖的层次,如果你站在他的肩膀上,进一步的去悟道的话,可能会看到不同的东西。

所以,想要悟道,就不得不看这本《齐善鸿讲道德经》,它给你打开一扇门,让我们去看玄妙之门背后的风景。

【慧思】齐善鸿讲道德经 南开大学教授三十余年精研道德经 ¥77 购买


我是专注感情生活每天分享不一样的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道德经   贵德   智慧   道学   多远   道法   融会贯通   老道   道家   美文   精髓   万物   老子   规律   道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