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被忽悠上战场的青年,面对死亡的恐惧,也麻木了

 “我们都已不再是青年了。我们不愿用突击的方式去攻取这个世界。我们却在逃跑。我们在自己的面前逃跑,在我们的生活面前逃跑。我们刚满十八岁,刚刚开始热爱世界,热爱生活,而我们却不得不把它打个粉碎。那第一颗炮弹,那第一次爆炸,在我们的心头炸开了。我们被切断了跟行动,跟渴求,跟进步的联系。我们再也不相信这些东西了。我们相信战争。”——雷马克。

《西线无战事》这是一部反战小说,作者雷马克利用业余时间,仅仅六个星期就完成了这部自传体小说,引起了全世界的共鸣。

《西线无战事》:被忽悠上战场的青年,面对死亡的恐惧,也麻木了

作者控诉了罪恶的战争,控诉了反动势力,当然,因为这部小说引起了某些人的恐慌,甚至被这人视为禁书进行焚烧,他们不愿意让人们看到真相,看到事实,他们挑起战争,就为了所谓的“纳碎”精神。

书本里告诉我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事件,但谁能想到,仅仅因为这次贵族刺杀事件竟然牵扯到1000多万士兵阵亡的战争浩劫。

在这场战争中,无数的青年被驱赶上了战场,开始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死亡的恐惧让青年们麻木了,这荒谬的战争理由,荒谬的战争过程,只留下累累白骨,谁来为战争中死去的青年负责?

本书的开端,学校里到处都在鼓捣着所谓的爱国热情,他们把上战场比作为国家出力,是爱国情怀, 他们把热血的学生当成傻子一样的忽悠,只要把他们忽悠到了战场上,他们就是想离开也做不到了。

青年人的痴狂和爱国是值得赞扬的,但是战争是为了什么都还没有搞清楚的青年,这是热血上涌,还是被忽悠的瘸了,真的值得商榷。

《西线无战事》:被忽悠上战场的青年,面对死亡的恐惧,也麻木了

但结果无疑是很多青年都踌躇满志地上了战场。

可是,看到战场上滚滚的硝烟和一具具破碎的尸体时,他们才发现,这和自己想象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他们头脑里以为这是他们参加的最伟大的爱国活动,他们对战争有着过分的幻想,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支持”,使他们放下手中的课本,锁上放有诗集的抽屉,穿起那身不合身的军装,扛起那杆沉重的枪。他们以为他们前往的是一场盛宴,而不是战争。

直到他们听到了枪声,看到了坦克大炮,看到了一个个身边的朋友接二连三地倒下去,再也回不来的时候,战争狰狞的面孔开始在他们面前显露出来。他们意识到“在炮火底下,他们谆谆教导我们的那种世界观土崩瓦解了”。

然而,想要回头真的是太难了,因为只要战争开始了,就没有回头路,摆在面前只有一条路,就是直面死亡,一往无前。

在战场上,他们看到了残酷,看到了生离死别的不舍,看到了战火纷飞的场面,人麻木了,也变得傻了。

《西线无战事》:被忽悠上战场的青年,面对死亡的恐惧,也麻木了

肚子破了的战马,被自己的肠子绊倒了又站起来;中了毒气的病员,把烧伤的肺一块块地咳出来。公墓里的棺材和尸体被炸得到处都是,死人又被杀死了一次。

作者雷马克通过主人公保罗和他的战友们的眼睛,沉静而又悲痛地描述着眼前的景象。

战场上不会让人思考,因为你没有思考的时间,你也没有选择生存和死亡的权利,一切都靠着上帝的眷顾,开枪,杀人这一系列的动作都在麻木的进行着,因为你部按照这个步骤行动,敌人就会按照这个步骤杀死你。

书中没有伟人,没有将军,只有普通的热血青年在战争中的所见所闻。

死在战场上的朋友和同学,一个个倒下去,活下来的幸存者也只是苟延残喘,其实,他们 已经在战场上死去,活下来也是生不如死。

《西线无战事》:被忽悠上战场的青年,面对死亡的恐惧,也麻木了

雷马克在书的前言中写下:“这本书既不是一种谴责,也不是一份表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尽管躲过了炮弹,但是还是被战争毁掉了。”

这部小说被成为经典,因为《西线无战事》这本书成功地将小人物的心理描述写得十分真实,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悟。

保罗算是幸存者,但是他回去之后,又回来了,因为他回去看到的依然是自己先前经历过的事情,看到那些热血沸腾的青年和别人对于不上战场鄙视,还不如战死沙场来得痛快,因为战争,让人失去了理智,让人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力。

他知道自己走后再回来,自己的战友不知道还有几个能活着,他们都死了,自己独活还有什么意思。

《西线无战事》:被忽悠上战场的青年,面对死亡的恐惧,也麻木了

在前线,没有亲人,没有烦恼的课本,却又生与死的较量。保罗和他的战友们,那些青年人们,没有太多的控诉和绝望的呐喊,而是用青春不羁的口吻和独特的视觉来陈述和观察。

他们用啤酒打赌敌我双方谁的飞机会取得胜利,他们在梦里以为地方的炮火是花园宴会上绽放的烟花,他们在营地里讨论“如果有和平,我们会干什么?”他们幻想一通后,沉静了下来,阿尔贝特最后说了一句:“战争把我们一切都毁了。”

战争把一切都毁掉了。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在用战争去讨回一切,而是希望不再有!

战争带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身体伤痛和心灵的创伤,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我们这里没有战争,有的只是生活更美好,但很多人还是闷闷不乐,还是心存不满,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西线无战事》:被忽悠上战场的青年,面对死亡的恐惧,也麻木了


通过读完《西线无战事》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战争可以改变一个人,让人把生死看淡,但是和平年代也可以改变一个人,让他把人生看得太重。

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

是为了创造美好世界,还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现在很多人不愁吃穿,不会面临生死考验,但仍然觉得自己不快乐,那么,你有没有想到,那些曾经经历过战场杀戮的人,她们是如何思考人生的?

不,他们没有时间思考,因为,一个瞬间的失神都可能让他立刻丧命,活着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就好像中彩票那样的难得。

《西线无战事》:被忽悠上战场的青年,面对死亡的恐惧,也麻木了

作者雷马克说:“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地活着,因而我们不能背上感情这个重负。”

战争中,人连感情都算是重负了,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自怨自艾?

当你人生面临坎坷的时候,当你的思想陷入一个死胡同而无法自拔的时候,我建议你翻看一下这本《西线无战事》。

正所谓人比人得活着,货比货得放着。

也许有人会说,年代不同,想法就不一样,但是,世界纷繁复杂,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面对人生的多样性,面对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你有什么资格说你心里压力大,说你自己已经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

《西线无战事》:被忽悠上战场的青年,面对死亡的恐惧,也麻木了

这部《西线无战事》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写的,“他于一九一八年十月阵亡,那一天整个战线是如此的平静和沉寂,所以军队指挥部的战报上仅仅写着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战争结束了,但作为书中的主角,却倒了下去,他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这个战场上,西线无战事已经与他无关,他把生命留给了战争,用来祭奠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用来讽刺那些为战争而失去生命的人,死得毫无价值可言。

所以,我希望活在盛世当中的人们也应该看看这本《西线无战事》,懂得战争的残酷,才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以为头脑一热就做一个愤青,那是无知在作怪,只有珍惜当下生活,才能拥有绚丽的人生。

如果有人想看看这本书,我可以推荐给大家,点击下面链接,就可以购买,当然,如果你不喜欢战争,也可以略过。

【当当】西线无战事 ¥30.75 购买


我是专注感情生活,每天分享不一样的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西线   萨拉热窝   保罗   战场   麻木   青年   爱国   炮火   马克   美文   热血   恐惧   面前   战争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