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寨村加快推进红杏基地灌溉工程,解红杏之“渴”,解百姓之急


北寨村加快推进红杏基地灌溉工程,解红杏之“渴”,解百姓之急

南独乐河镇北寨村位于平谷区东北部,地处燕山余脉南麓沟谷地带,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三面环山,环境优美,山林覆盖率达95%。北寨村以规模种植特色果品“北寨红杏”而声名大噪,现已拥有近百年的红杏栽培历史,红杏栽培面积达万亩,是著名的“中国红杏第一村”。然而众星捧月的北寨红杏也有自己的烦心事——缺水。

北寨村多为山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造就了红杏果色黄里透红、绵软酸甜的口感,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一直以来,红杏产业发展所需的灌溉用水却十分受限,山上无天然水源,山下的湖水和井水又用不了,农耕期降水又极为有限,红杏产量和品质难以保证,北寨红杏结构性缺水成了产业兴旺路上的拦路虎。

北寨村加快推进红杏基地灌溉工程,解红杏之“渴”,解百姓之急

“我们家的杏树都种在山上,每到开花坐果期,就怕天不下雨,杏树旱了。没办法,只能用三轮车一箱箱往山上拉水,有的地方山体太陡,车上不去,杏树就得旱着,只能靠天吃饭。”杏农刘兴文说。

为破解红杏缺水难题,进一步保护北寨红杏地理性标志产品的口感,提升果品质量,助民增收,镇村两级坚持党建引领,提前谋划,经上申请与多方努力,2021年3月17日经平谷区研究通过《北寨红杏基地提升项目方案》,以北寨村为试点探索山区节水灌溉新模式,为不误农时,区财政先行拨付北寨村以奖代补资金300万元,用以解决山区红杏灌溉用水问题,确保今年红杏硬核期用水充足。

北寨村加快推进红杏基地灌溉工程,解红杏之“渴”,解百姓之急

镇村两级高度重视,北寨村民上下齐心,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红杏灌溉工程具体实施方案,最终确定用一树一库和水泵加水袋模式解决农户灌溉用水问题。村两委积极听取群众意见,严格履行“四议一审两公开”程序,实现采购过程的公开透明和全民参与。

为确保灌溉水源充足,村两委充分挖掘现有水资源,并实地勘察寻找水源,新增合适地表水源2处。为不误农时,节本增效,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树”的原则,以生产队为单位上报用水需求,标注用水点位,村两委组织技术工人组建工程队,铺设管道、安装设备。工程利用水泵把山下的水抽到几百米高处的水囊中,以奖代补鼓励杏农自行购置水泵就近取水,最终以小管出流的形式,将水输送到每棵杏树下。不过要在深山里施工,难度可不小,交通运输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通往山上杏林的路虽然是硬化好的水泥路,但道路狭窄陡峭,且道路有限,具体实施过程中,工人只能用电动三轮车把水管和水泵拉上山,再靠人工扛、抬、滚、搬到目的地。”北寨村党支部书记刘福东说。

时间紧,任务重,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北寨村克服重重困难,全力以赴抢抓工程进度。工程自2021年4月7日启动,经过2个月的施工,山下的水终于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山上的杏林里。

北寨村加快推进红杏基地灌溉工程,解红杏之“渴”,解百姓之急

“听村里说要启动红杏灌溉工程,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用上,真的是太及时了,眼瞅着杏要熟了,真不能旱了,正好赶上浇水,啥也没耽误,真是帮了大忙了!”杏农刘兴文一边给杏树浇水一边激动地说。

截止目前,北寨村集体一期购买水囊628套,储水罐4个,油机水泵8台,共建设储水点位27处,铺设水管30000余米,储水量2200余立方米,灌溉面积达2600多亩,实现红杏基地6大片区的临时供水全覆盖,基本解决今年北寨红杏硬核期用水问题,百姓主产区全部补水到位,全力保障今年北寨红杏稳产增收。

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南独乐河镇村两级积极探索山区节水灌溉新方法,高质高效推进红杏基地提升项目前期工程,得到北寨群众的高度认可,进一步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更好提升村级组织化程度提供有力保障。下一步,南独乐河镇将有序推进北寨红杏基地提升工程进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灌溉效率,强化示范引领,打造高效节水灌溉试点,搭建智慧果园平台,探索北寨红杏特色品牌转型升级路径。

文/李佳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平谷区   燕山   储水量   农时   基地   杏树   工程   高效   果品   水源   口感   水管   水泵   美文   山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