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备考5阶段法,笔试想不高分都难「收藏」

引言:很多同学参加了很多次公务员考试,也花了许多时间去学习、做题,但是成绩都不理想。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一个科学、系统、高效的复习方案。我结合自己一个月复习备考154分的上岸经验跟十年来的教学经验,整理出一套8周五阶段科学备考法,相信能让你在公考路上少走很多弯路,尽快上岸。


公务员考试备考5阶段法,笔试想不高分都难「收藏」

第一阶段、摸底自查阶段

1、学习目标:

(1)了解考试:通过做题、听课,了解公务员考试的主要题型、考试方式、考试要求、考试时间等基本信息,对公务员笔试的行测、申论有一个基本认知与概念,做到知彼。

(2)了解自己:检验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了解自己擅长模块、薄弱模块,细致分析自己比较困难的考点、比较模糊的知识点,做到知己。

2、学习任务:

(1)了解考试的题型特点:认真看完这篇文章,了解最新的考试题型特点、备考计划、考试技巧。

(2)关注自己可以报考的岗位信息:上网搜索去年想报考省份的岗位情况,了解你条件符合的、你有意向的岗位,去年进面试的分数大概是多少,给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笔试成绩目标。

(3)真题模考,检验自己水平:完成2套最新真题,可以做2019年省考试卷跟2020年国考地市级真题试卷,严格按考试时间进行模拟考试,2小时行测、3小时申论(省考2.5小时),记录行测每个模块的做题时间与正确率,分析自己的薄弱项,确定自己要重点、优先学习的项目。分析时要具体到每个小题型与考点,比如判断推理要分析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逻辑推理每个小题型的正确率跟自己不擅长的考点。

3、持续时间:1周

4、实践经验:

(1)自己是在大学毕业前一年暑假开始了解公务员考试,我当时在厦门大学读书,一开始目标定的是国考考厦门海关或者厦门国税,看了前一年的分数,大概进面试需要考130左右(后面因为厦门没有岗位,就去福州了)。大概制定目标是行测努力考70,申论考60。

(2)11月底的国考笔试,我大概是7月开始着手准备考试。一开始就押时间做了3套国考真题,当时国考行测是140题,我在120分钟内差不多只能做完100题,我记得前三套试卷的正确率平均是45%左右,申论更别说了,5道题做了3题,后面两题公文写作跟大作文,完全没办法动笔写出来,非常痛苦,一度想放弃考公这条路。

(3)我分析了自己做题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做资料分析时候,计算速度太慢,一篇资料分析5道题我差不多要12分钟才能做出来,正确率还非常低,才50%;申论就不用说了,之前从来没接触过这种文章跟写作,一头雾水,不知道是神马鬼东西。其他几个模块特别是言语跟逻辑还不错,基本正确率可以达到80%。所以确定了接下去一段时间重点要解决的是申论跟资分,其次是数量、逻辑、言语。常识部分我觉得内容太杂太琐碎,没有必要专门花大量时间去专研。

所以同学们首先要学会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结合我多年总结的经验秘籍,找对目标、提高效率!


第二阶段、系统学习阶段

1、学习目标:系统学习公务员笔试行测、申论各个题型的基本考点、知识点、解题技巧,打好理论基础。

2、学习任务:可以购买一些教材或者是视频课来学习,如果是在职考生,建议直接购买网络视频课,提高自己学习效率,节省时间。听课学习要做好预习、听课、复习三个步骤,才能真正掌握解题技巧。

(1)课前预习:每天课前要把当天晚上直播课老师要讲的例题提前做一遍,带着问题来听课。

(2)课中学习:跟着专项强化课的直播课学习,学习过程中,有听不懂的或者有疑义的要记录下来;觉得比较重要的内容,及时做笔记或者先把课程截图保存下来。

(3)课后复习:

①解决疑问:课程结束后,对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在群里咨询授课老师或者在群里跟同学一起讨论,彻底弄懂课上知识与例题;

②做解析教案:试着去整理1-2题题目的解析,自己从老师角度去思考一道题目,写下来这道题的考点、技巧、正确答案的原因,错误答案的陷阱;

③整理笔记:整理自己的听课笔记,把重点技巧、公式、特殊字符写下来,背熟,感觉没听懂的地方,可以重新听一下录播

④做专项练习:从APP里找相关知识点的题目,用课上讲的方法做10题,做得慢也没关系,正确率低也没关系,关键要把技巧用出来。

3、持续时间:2周

4、实践经验:

(1)我在被公考真题试卷初折磨之后,痛定思痛,分析问题后,就确定了先搞定申论跟资料分析的方案。之后我就上网买了申论跟资分的教材,买了申论的专项网络课程。

(2)我花了一周时间研究资料分析,每天看2-3章教材内容,做笔记,把所有速算技巧的公式、特殊数值都背下来,那时候每天去图书馆看书,把公式写在手上,去食堂吃饭来回路上背公式,吃完饭就记住一个公式。

(3)资分教材啃完了,开始做一些专项题,一开始做题时候觉得很别扭,不会用学到的公式,速度还是慢、正确率还是低,甚至比之前还不如,感觉自己也蛮焦急的。后来调整了下心态,逼自己做每道题都要按学到的技巧去做,忘记公式、方法的,就重新去看教材、看笔记,照着笔记记得方法去做题,在做题中再加深记忆与印象,这样慢慢把方法掌握下来,我最后资料分析基本都能保证1分钟做题,正确率90%。

(4)申论我一开始也尝试啃教材,感觉实在是看不下去,效率非常低,也没看懂那些方法技巧到底该怎么用,实在没办法了,就去买了申论的网络培训课程,听完课程后,觉得还是晕,只记住了大作文“万能八条”,其他简答题做题好像都没有明确的方法和技巧,只是读了一遍材料说这是重点,抄,那是重点,抄。听的时候都懂,做起来就都不会了,感觉有点坑。

这个阶段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我对于很多常见的问题做了梳理和总结,点击卡片带你少走弯路!


第三阶段、专项练习阶段

1、学习目标:巩固理论技巧,通过大量的专项题刷题训练,强化知识技巧的记忆,让自己能融会贯通。

2、学习任务:

(1)针对自己薄弱考点,通过考试通APP的专项题库,行测部分每个考点至少刷100题专项题,注意,是每个考点!不是每个题型!在职学员要用好碎片时间,上下班路上、上班休息时间,挤出一切时间刷题刷题刷题!

(2)加强错题梳理,做好错题本,把做错的题目记下来。

(3)尝试选择几道错题,做专项题的深度教研解析,模仿老师做教案的方式,写下来这道题的考点、技巧、正确答案的原因,错误答案的陷阱

(4)申论学习每天【半月谈】公众号发的内容,熟悉热点、政策,积累规范用词,提高阅读速度

(5)申论一周保持一套真题的练习。

3、持续时间:2周

4、实践经验:

(1)行测部分没什么好说的,还是死磕资分,这个我其实是跟上一阶段的理论学习一起进行的,一边学技巧,就一边大量刷专项题,大概是做了100组,400题左右,速度跟正确率就一下子上去了。

(2)申论部分,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决定抛开市面上培训结构的教材、课程,自己专研一条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与写作方法。我收集整理了100篇人民日报的文章,选择了其中30篇做文章拆解,我“解剖”了这些权威文章,梳理文章脉络、框架、重点,归纳了“寻找材料关键词六大原则”(但是还不是“六原则”,只是雏形,是后面这么多年整理完善的)、“申论大作文公式法写作”(这个公式很好用,我到中央某部委挂职,给司领导写稿子也还是用这个公式)。

开始进一步深入学习之后,海量的内容需要掌握,可以跟着我的学习方法一步步进行,点击卡片领取!


第四阶段、套题题海阶段

1、学习目标:通过整卷训练,提高做题速度,让自己对整体题目有个完整的把握,确定自己的做题顺序,明白哪些题目可以放弃

2、学习任务:

(1)精做真题:完成至少5套行测+5套申论的真题练习,限时做题,严格按考试的时间限制、给自己一个严格的考场环境,确保能完整做完题目

(2)分析真题:对自己做完的每套真题,进行细致分析,统计每个模块正确率,分析自己错误的原因,记录错题;申论部分,要对照老师的详细讲解课,把每个关键词自己为什么漏了、老师依据什么原则找到这些词,写在材料上,大作文一开始不会写,可以结合话题,上网去搜“人民时评+XX话题”,找人民日报的一些权威文章来模仿着写,模仿人家的政策、观点、措施、表达,修改完善自己的大作文

(3)题海战术:行测再准备10-20套模拟试卷,可以是模拟题,可以是其他省真题,纯粹练速度,不一定去纠结正确率。

3、持续时间:2周

4、实践经验:

(1)行测部分:我在备考国考的半年时间里,大概是做了50套左右,除了近五年的真题,我还把市面上能找到的机构出的模拟卷也给做了。当时家境不好,买不起试卷,就跟几个同学一起一人买一套卷子去学校的文印店复印,把大张的试卷缩印成A4纸大小。其中真题十几套(包括省考卷)自己都认真分析,统计正确率,做了一个统计表,把每次用时、正确率、主要错误都记下来,错题也专门拿一本本子记,记下的错题,每天早中晚都会翻一遍,记住错题的陷阱。还有30套左右是模拟题,模拟题我就没有纠结正确率了,一般就是押时间做,做完统计下错了几题,把错题大概看一下,重做一遍错题,就过去了。我练习到最后,140题的国考行测,大概是110分钟全部做完。我觉得行测,你不需要每道题都会,遇到不会的难题果断放弃,确保每道题都思考过,是自己主动放弃,而不是因为时间来不及被动放弃,就可以了。

(2)申论部分:我只做了3套申论试卷,每套试卷完整的重复做了3遍,把每个关键词寻找的理由都想清楚了,把每篇大作文都做到“硬着头皮写-结合范文修改-模仿范文自己写-自己写”。

海量题目进击阶段,知识衔接不连贯、不模块化的同学可以领取我总结的超全资料包,在海量题目中找出规律,总结经验!


第五阶段、考前梳理阶段

1、学习目标:考前复习,整理知识技巧,梳理错题,调整心态

2、学习任务

(1)梳理知识点:把每个学科的主要知识、技巧、笔记再看一遍,可以把一些要点自己再重新写一下,加深印象

(2)梳理错题:把之前做过的错题,再重点做一遍

(3)梳理大作文框架:结合之前写过的大作文、写过的范文,整理属于自己的大作文写作框架,把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段、衔接句写下来,备好,这是你自己独一无二的体系。

(4)调整心态:考前会交流很正常,制定好学习计划,每天按照计划做,多跟考友聊天交流

(5)调整状态:考前再按照考场的时间安排,自己给自己来一次实战模考,调动自己状态

3、持续时间:1周

4、实践经验:

(1)考前2周会很焦虑,不想看书,想放弃,这很正常,都跟群里的小伙伴们交流,哪怕是闲聊也可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另外就是有个计划,按计划执行,自己心里也会很有底气。

(2)我记得考前两天,我每天晚上睡前都会闭上眼睛,把考场的流程在脑子里过一遍,模拟在考场做题的场景;然后抽空把自己的大作文框架默写好,到考场上大作文就结合材料的素材、话题,把内容往提前准备好的大作文公式套就可以了。

(3)我应届毕业的时候,参加了3次公务员考试。第一次是在9月份,参加了福建省秋季公务员省考,当时其实并不符合报考条件,只是复习了一个月,借这个机会去检验下自己的水平,熟悉下考场的氛围,这一次心态很放松,考的也不错,成绩总分200分考了154分,行测76,申论78;后面几次虽然复习更久,但是可能因为想赢怕输,有思想包袱,成绩都没有第一次试水考的好,不过也都比第二名多了十几分^_^。


希望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时间,给自己制定一份科学的上岸计划,并且能坚持按计划执行,争取在今年的考试中,如愿以偿的实现上岸理想,我等着大家哈。

欢迎收藏、点赞、转发、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阶段   正确率   申论   题型   考点   笔试   考前   美文   考场   公式   试卷   专项   题目   目标   技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