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零食下肚,6岁男孩拉10次酱油尿:这病往往无法根治


一包零食下肚,6岁男孩拉10次酱油尿:这病往往无法根治



前不久,惠州6岁的小男孩乐乐吃了一包蚕豆零食后,不仅出现面色发黄、呼吸急促、无力等症状,还拉出了深色尿液。


家人慌忙地把他送往医院抢救,经确诊,乐乐患上了蚕豆病!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蚕豆病是一种遗传病,而中招的往往都是儿子!


一包零食下肚,6岁男孩拉10次酱油尿:这病往往无法根治

(图片:孩子发病时,家属在家中接的尿液)


更吓人的是,乐乐的小便颜色越来越深,呈酱油色。


医生表示,由于乐乐吃了不少蚕豆,溶血性贫血比较严重,所幸的是经医生连夜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


一包零食下肚,6岁男孩拉10次酱油尿:这病往往无法根治

(图片:医院治疗后尿液的变化)


经过一周的对症治疗,乐乐的病症逐渐减轻,已康复出院。


看完这个新闻,局长决定先给大家恶补下生物课!(懂的妈妈可以直接跳过,往下看)


遗传病,其实就是我们的遗传基因发生了变化导致出现了一些疾病上的缺陷。


其中有一种遗传病属于伴性染色体遗传。


简单点说,就是致病基因存在于性染色体上。表现为“重男轻女”。


如果这个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就叫做X-性连遗传病。


一包零食下肚,6岁男孩拉10次酱油尿:这病往往无法根治


对于男性来说,只要X染色体上出现了致病基因,就会患病!


而对于女性来说,必须得是两条X染色体上都出现了致病基因才会患病,如果只是一条X染色体出了问题,那么只是健康的携带者。


到底那些遗传病更重男轻女呢?跟着能量君一起来看看吧!


蚕豆病


危险指数:★★★

前面开头我们说的蚕豆病就是很典型的伴性遗传病,蚕豆病又称作G-6-PD缺乏症,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


一包零食下肚,6岁男孩拉10次酱油尿:这病往往无法根治


每年的3-5月蚕豆成熟季节,这类遗传病患者吃了蚕豆或者餐豆制品会发病,出现溶血性贫血,拉酱油色尿液等。


蚕豆病比较重男轻女,这是因为G-6-PD基因在X染色体上,如果妈妈是G-6-PD缺乏症携带者,那么儿子就会有50%的概率是患者,而女儿则是有50%的机会是携带者。


目前男女发病率大约为7:1。


值得注意的是,蚕豆病在我国还有明显的地域性,主要呈现南高北低,像是广东,广西,云南这些地方都是属于高发区域


防范措施:

尽管现在的医学很发达,但依然无办法根治蚕豆病。


所以,平时我们只能去规避致病因素,蚕豆宝宝完全可以正常生活。

1、做好婚检产检;

2、宝宝出生后做好新生儿筛查,做G-6-PD酶的活性检查;

3、母乳喂养的妈妈避免吃蚕豆以及餐豆制品;

4、就医问诊时记得告知医生病情,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尽量别吃;

5、日常生活中远离蚕豆、蚕豆制品、还有樟脑丸。

红绿色盲


危险指数:★

相比大家都不陌生,平时我们体检视力项目时,体检医生都会让我们做一个色盲的检查。


一包零食下肚,6岁男孩拉10次酱油尿:这病往往无法根治


患有红绿色盲的人是没办法分辨红色和绿色这两种颜色,是最典型的X-伴性隐形遗传,这是因为色盲主要存在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是基本不存在的。


通常女性是需要出现一对致病的等位基因才会患病。


这个遗传病,虽然并不会危及到健康,但是却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比如我们考驾照的时候,日常过马路


防范措施:

虽然孕期检查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仍然很难避免发生。


秃顶


危险指数:★


秃顶同样是不会危及到健康,但却是人类颜值的克星。


一包零食下肚,6岁男孩拉10次酱油尿:这病往往无法根治


但好在,秃头大多是传男不传女,如果你生的是女儿大可放心,但如果是儿子,那一切来得真的有点秃然!


男性的脱发主要是雄激素性脱发为主,具有遗传性,一般多数在40岁之后才开始慢慢显现。


但秃顶和红绿色盲或者蚕豆病不同的是,它不是由单一基因控制,并不存在显性还是隐性的问题。


但能够确定的是,儿子们更容易秃顶。


不过,要注意哦,不是所有的秃顶都和遗传有关,据统计,熬夜和压力也会引起脱发,所以,儿子们如果有秃顶,也别把锅全往爹上面甩!


防护措施:

如果发现自己有脱发的可能性,尽快去看皮肤科医生,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血友病


危险指数:★★★★★


这种疾病属于伴X连锁隐性出血疾病,通常由母亲携带,它的遗传方式具有隐性遗传、隔代遗传的特点,往往都是男性发病,女性很少患病。


只有当父母双方都是血友病患者,他们所生的女儿才有可能是血友病患者。


一包零食下肚,6岁男孩拉10次酱油尿:这病往往无法根治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轻微的磕碰擦伤不算啥大事,然而对于患有血友病的人而言,真的是生活处处要留心,稍微一个不注意,磕碰到了便会流血不止。


严重的甚至会因为出血过多而死亡。


这是因为他们的血液里面缺乏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以至于他们天生自带易出血的体质。


因此血友病患者又被称为“玻璃人”。


防护措施:

1、有家族史的父母做好产前检查;

2、注意饮食安全,少吃抑制血小板凝聚的食物、纤维物质丰富、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消化道,引起消化道出血;

3、药物干预治疗,定期注射凝血因子;

4、适当的运动锻炼,提高肌肉强度,保护关节,避免关节损伤。


遗传病在很多情况下是无法避免的,平时我们除了要正视这些疾病之外,还要注意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血友病   遗传病   重男轻女   携带者   蚕豆   色盲   秃顶   染色体   尿液   隐性   酱油   美文   零食   基因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