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舒适圈,成长自己 未来可期

#文化大拜年#

原创 文/晓斐


你是否掉进了自己的能力陷阱?或者换一个说法:你是否呆在自己熟悉的舒适圈里不愿出来?这段时间心里七上八下不能平复,总是感觉有一股气在上串下跳,可是又似乎找不到由什么事件引起的。每天清晨诵经打坐的一个小时里也会不由自主的想要找到答案,直到今天下午跟神仙姐姐的一番谈话似乎是戳中了我的心结。

跳出舒适圈,成长自己     未来可期

这些年在自己熟知的心理领域,运用自己熟悉的技术工作已经成为了自己感觉还不错的能力。而这种驾轻就熟的能力让自己在获得满足感的同时,也拥有了一种安全感。这种满足感和安全感是建立在因此获得的认可和肯定上。所以对于其他各种技能或方式总是会抱有自我的认知。

特别是对自己接触较少的,带有某些不了解因素的,超出自我认知的领域或项目。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会和我一样,对于某些领域带有自己的个人偏见。这个偏见范围是别人如何做都能接纳,唯独不能接纳自己做。内在会有一种应运而生的自我评判:别人做接纳是因为尊重他人的素养,尊重所有正当领域。可是如果自己做,就是违背了自己的原则,违背了自己的认知,是对自己人格的不尊重,是屈服于他人的象征。


跳出舒适圈,成长自己     未来可期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和我一样,把不愿突破自己的认知接纳领域的东西上纲上线为对自我的评判。只是能感觉到在自己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会觉得被困住和受限。因为,自己很清楚的知道,不被接纳的领域仍然有做的风生水起的佼佼者。那请问,我是在评判什么?是因为不能接纳他人操作的行为方式吗?还是因为这些方式方法是自己做不到?因为怕自己做不到,所以就以不屑去做的态度掩饰自己的不能。试图把不能转化为“不是不能而是不愿”。

跳出舒适圈,成长自己     未来可期


或许人在感觉无力的时候,总是会以阻抗的、回避的方式去应对让自己显得软弱的状态。用职场的说法:人总是习惯掉进自己的能力陷阱。当然,现代的说法各式各样,针对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也都会有不同的解释。而用过去人最简单的说法,那就是——懒。

懒于重新开始 ,懒于重新付出,懒于重新投入,懒于习惯了遵循自我的思维,而不愿了解他人思维的可能。因为内在有一个信念:一生把一门做专,做精,做好。在这个信念中,把一门的概念固化理解为仅此一项。而不知这一个门里,不是固步自封,是海纳百川。不是固化为一种相,而是万象归宗。

跳出舒适圈,成长自己     未来可期

在你开始打开接纳他人思维的大门时,其实也是开启了自己自我突破的门。要突破的绝非只是一项技能,而是真心接纳他人的容,是穿越突破自己的阈限,是虚心低头,躬身自理的谦卑,是收起自己自以为是的假清高,是探索各种助人自助的真实践行。

感恩宇宙,遇到了对自己不离不弃,不断引领的贵人。现实点说,哪儿有人愿意兜底的支持你实现自己的梦想?哪儿有人愿意支持你毫无挂碍的完成自己要做的事?而我遇到了,不仅遇到,一遇就是好几个。

跳出舒适圈,成长自己     未来可期

一个平台,和你一起奋斗、一起前进的伙伴;生怕你落后,用心念加持,用实际行动协助你的家人;即使有冲突,有纠结,有困顿的时候,此刻有你们真好!把握当下,做好现在。

跳出舒适圈,向更广阔的领域——前进!

~end~

(图片来自网络,原创者可以自行撤回或联系删除,感谢,感谢,再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阈限   万象   满足感   偏见   美文   认知   安全感   陷阱   信念   舒适   说法   思维   自我   领域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