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关键词 - 焦虑

2020年的关键词 - 焦虑

文/老C


1、

用一个词描写大家在2020年的心情,也许就是“焦虑“这个两个字了。

焦虑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不安。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

2020年,还没有过去一半,但我们经历了太多。1918年的瘟疫、1929年的失业和经济危机、1930年的贸易战、1946年的铁幕演说、1968年的黑人骚乱、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在这半年都体验了一把。

2018年”去杠杆“,那时企业界也很焦虑。当时我写了两篇文章:第一篇题目是《加税、社保和其他》 第二篇题目是《未来十年,我们应该期待什么》。两篇文章的主题都是,未来几年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

那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段子:“2019年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

大家可以百度一下 ”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这句话。这句话至少说了两次,一次是18年底,19年又说了一次。

现在看起来,2020年应该算得是惊涛骇浪了吧。


2、

现在几乎每一个阶层都很焦虑。

在2009-2017年这八九年加杠杆狂飙突进的那些百亿千亿的富豪们,从18年开始就焦虑了。财经新闻中时不时看到爆雷、违约、破产这些字眼。

中产也一样焦虑,白领金领的期望从升值加薪,变成了保住工作就是万幸。

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各大公司都在削减校招名额,不少人毕业即失业。

线下的实体经济,这次疫情哀鸿遍野。餐饮、零售、娱乐、培训,基本上倒闭大半。对这些领域,活着就是唯一的目标。

现在全世界唯一过的好的,就是反而受益于疫情的线上巨头们了。但他们也很焦虑。

中国人焦虑,外国人也焦虑。

中国、美国、欧洲、每个国家的人,特别是年轻人都陷入了巨大的焦虑之中。

去年7月,在写香港问题时,我写了这么一段话:”很多学生运动的导火索往往就是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青年学生需要发泄他们的不满和愤懑,学生运动成为他们发泄的一个渠道。至于所谓的导火索,不过是上街闹事的一个借口。“

这次弗洛伊德之死导致的欧美抗议浪潮,本质上也是一样。

年轻人心中的焦虑、不满和愤懑,通过一次偶发事件导火索而爆发。

但上街闹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香港是这样,美国也一样。


3、


除了焦虑之外,很多人都会感到一种无力感。

无力感在于,发现很多东西,是靠自己的努力完全无法改变。

比如,假设我是一家餐馆老板。以前我只要加倍努力,菜好吃,服务好,就能吸引更多的顾客。这些是我努力能达到的目标。但是,疫情这个东西,是靠我的努力完全无法解决的问题。

假如我是一个出口商,本来我只要做好产品,降低成本,发展更多渠道。但贸易战和加关税,也是靠我的努力完全无法解决的问题。

相信很多人,现在都有这种完全无能为力的感觉,完全找不到办法的郁闷。

最近,我公众号下面的留言中,表达负面情绪的朋友比较多。

这个也很好理解,因为现在确实情况很糟糕。大家都心里不爽,我也不爽。

我开始比较频繁的写文,也是在疫情期间被困在外地时。

心情不好,想骂骂人出出气,这个很正常。

4、

但是,焦虑归焦虑,压力归压力。骂骂人可以发泄一下,但什么也改变不了。

在美国,在香港,就算那些愤怒的年轻人,黑人,走上街头,打砸抢烧,但最终,他们也会无奈的发现,其实他们还是什么也改变不了。

一个普通人,在时代的大潮中,都是无能为力的。普通人的努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无法获得足够的回报。在历史的长河中,普通人的处境,大多数时候,都是很糟糕的。

工业革命之前,对普通人来说,填饱肚子,就是人生最大的梦想。而在权力和金钱全部靠血统继承的封建制度下,所以阶层流动就是个笑话。中国还有个科举制度,勉强有点阶层流动。欧洲、日本这些血统封建制国家,普通人是完全没有任何出头之日的。

工业革命之后,虽然生产力高速发展,但分饼极度不平均,普通人的生活仍然十分悲惨。

西方社会,普通人真正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还是到了二战之后。

两次世界大战,把欧洲国家原有的政治经济体制基本打破,而苏联在意识形态的压力,使各国在分配上更加公平。高达90%的最高个人所得税率,接近80%的最高遗产税率(美国),用一种近乎"持刀抢劫"的严酷手段,大幅降低了贫富差距,让大多数人都享受到了经济增长的成果。

但从1980年,特别是1991年苏联解体后,没有对立意识形态的压力,西方社会的分配机制再次倾向到了富裕阶层的一边。

在中国,过去四十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四十年。大家都习惯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社会一步步前进,事情都逐渐变得更好。但这个其实并不是历史的常态。

历史的常态是,进一步退一步,曲曲折折往前走的。

过去四十年,虽然一样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确实没有像今天这样,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5、

很多作家,在写小说时,会把虚构的人物,代入真实的历史背景。比如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福莱特的《巨人的陨落》三部曲。最近被美国左派批判的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也是这样。

了解真正历史进程的读者们,看这类小说,很大的感受就是,书中的人物在大时代浪潮中的无助与挣扎。

以《飘》为例,这本书描绘了一个美国南方的,白人庄园主“伊甸园”般的生活,被战争彻底粉碎的过程。悲剧,就是描绘一个美好的东西,然后把他彻底打碎。

“上帝给我作证!他们休想打垮我!我一定要度过难关,之后我绝不再忍饥挨饿,包括我的亲人!我不惜为此去撒谎、偷窃、欺骗或者杀人!上帝给我作证!我决不再忍饥挨饿!” 斯嘉丽这段有名的台词,就是无助和挣扎的表现。

为了生存,斯嘉丽抢了妹妹的未婚夫,开枪杀了北军逃兵。

有一本写二战后欧洲的历史书《野蛮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那本书中的战后世界的残酷生存,胜者对败者的惨烈报复,不亚于战争本身。

之前看《南渡北归》时,印象很深的一段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川南李庄的那段贫病交加、困顿不堪的岁月。中国最顶级家庭出身的公子小姐,靠着变卖细软勉强维持生计。

在费正清邀请他们去美国治病时,林徽因回信中写“我们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们不能离开她,假如我们必须死在刺刀或炸弹下,我们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

梁和林在李庄那段时间,其实也有抱怨。林徽因就在与友人的信里抱怨做不完的家务。但他们没有怨天尤人,他们在最艰苦的时候,还在坚持写作《中国建筑史》。

写战乱的诗词中,我认为写的最惨的不是三吏三别,而是韦庄的《秦妇吟》

”四面从兹多厄束,一斗黄金一斗粟。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东南断绝无粮道,沟壑渐平人渐少。六军门外倚僵尸,七寨营中填饿殍。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采樵斫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和平与发展,从来就不是人类历史的主旋律。和平与发展 只是战争和混乱之间的幕间插曲。

6、

今天,无论大家多么焦虑,多么无力,但实际上我们的生活远远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时代。

虽然美国的黑人抱怨种族歧视,美国的穷人抱怨贫富差距,他们的现在的生活,坦率的说,也远远比二战前美国普通人的生活要好上很多,美国过去也远比现在更种族歧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经济有扩张有衰退,人生有波峰波谷。

未来几年,对中国,和大多数中国人,都不会太轻松。

从国家的角度,要打破美国的遏制堵截,为中国的发展冲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中国崛起的这条道路上,命中注定是孤独的。中国的人口,超过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总和。在世界科技没有革命性突破的今天,中国的崛起,不可避免的要从其他发达国家的碗里抢饭。

美欧日三方,内部虽然也有自身矛盾。但三者都不希望,14亿人口的中国真正成为发达国家。西方国家都希望从中国身上赚到钱,但又都不希望中国真正崛起。

如果川普下台,换一个更有策略的总统,西方发达国家联合起来对付中国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越难的时候,我们内部越要放下分歧,团结一致。

1937年前搞搞“低调俱乐部”,算是言论自由,没啥大问题。

但1937年后,再坚持不懈搞“低调俱乐部”,就容易在大是大非面前站不稳立场,一不小心就搞到对立面去了。


7、

2020年,许许多多的国人都焦虑,都碰到了困难。但我们别无选择。历史大潮面前,我们也只能尽力而为。

2-3月份,在我们国家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抱怨,认为如果是西方发达国家,一定会做的更好。但最终的事实是,在面对这次的病毒,都没什么办法,中国已经算不错了。

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困难。对大多数中国人,赚钱肯定不会像以往这么容易,每个人都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改变不了的事情就不要多想。如果你是索姆河战役中的一名英国士兵,抱怨英国首相阿斯奎斯为什么要和德国打仗,英军司令黑格为什么要打这场战役,都是没用的。该想的就是怎么在这个绞肉机中活下来。

有些人总幻想手里有张选票,就能真的改变历史的大势,国家的走向。其实没用。

在一个意识形态高度分裂的国家,选票的作用不是弥合分裂,而是扩大。政治家靠着支持自己的所谓一半选民授权这个尚方宝剑,反而会加倍忽视另外一半人的利益和诉求。

二十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改良,靠的不是选票,而是两次世界大战对资本和劳动价值的再平衡,和苏联意识形态的竞争压力。让资本利益集团愿意去分享利益。

未来,面对中国的,即使不是一场冷战,也是接近一战前那种大国争霸的世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将会是竞争为主,合作为辅。逆全球化,已经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

未来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会比过去严酷很多。

对一小部分有国籍自由的国人来说,他们可以站队可以选择。

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抱怨解决不了问题,也别无选择,只能用我们的坚持和韧劲,挺过未来几年的艰难时期,做最坏的准备,尽最大的努力。

坚持和韧劲,是中华民族的特点。这个特点让我们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

我们要相信14亿中国人的力量和智慧,坚持就是胜利。

After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焦虑   欧洲   美国   意识形态   疫情   美文   发达国家   中国   普通人   关键词   压力   中国人   努力   战争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